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明白什么道理后,你不再焦虑了?

2023-08-09 18:16 作者:成长阿毅  | 我要投稿

今日话题:在明白什么道理后,你不再焦虑了?

1.没有什么能真正伤害到你。在严重的焦虑状态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没有什么能真正伤害到你。那些令你焦虑恐惧的念头伤害不了你。那些人伤害不了你。他人的否定、不认同、贬低、中伤依旧伤害不了你。那些萦绕在你脑海中让你挥之不去的隐忧地、烦扰你的恐惧,对未来事情的焦灼、灾难性后果的预设、各种风险和极端的可能性,只是大脑对你的欺骗。它甚至骗过了你的躯体,杏仁核对身体发出了警报,让你误以为你正在面临很大的危险。其实你所害怕的事很大程度上不会发生。


不要焦灼。沉下来,安定下来,静下心来。呼吸。情绪来临的时候不去反抗,任它蔓延到你的躯体、大脑,去观察,去体验,你可以质疑它,但不要去回应它。感觉和体验很重要,智识、经验、思想不重要。活在想法和思维之中,生活会变成一个囚笼。思维会禁锢你,道理会捆绑你。不要用头脑去做事,用道理去活着。

巴菲特说过,“要尊重你的感觉”。情绪来临的时候,不去拼死抵抗,就让它像水一般流走。

2. 活在当下。生命不过是一场体验。人生不过一场体验,没有什么东西是非要得到不可的。人生永远处于得与失之间,你失去了什么的时候也会得到些什么,一切非得到不可的东西只源于你内心的执念。你执着于结果,历尽千辛却求不得,信念便会崩塌,随之而来就是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人生的意义,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就像三体中的叶文洁,满怀赤子之心,却缕缕被人性丑恶的一面耍弄、背叛,她一直以来认定的东西崩塌了,开始对人类悲观、绝望。走向极端…

就像那些发现物理也许不存在的火鸡科学家,最后也都选择一一选择自杀。

命运其实从不曾按你预想、和既定的轨道发展。把眼光聚焦于宇宙之间,方才发觉人类的渺小。个体之力微不足道。靠一己之力与之去抗衡,结果必定以卵击石。

所以,想要什么就去做吧,不管你能否得到,不管最后结果能否拥有,不管人生的愿景能否实现。这是接纳与臣服的力量。所有的委屈、不甘、痛苦、愤懑、怀才不遇、内在纠缠的结将被打开。然后你将被稳定的内核、平静如水的心、定于其中。

苏轼所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藏矣”,便是这个理。

顺势而为,不是让你无作为地缴械投降,而是在告诉你潜龙勿用。人在低谷时,最忌讳妄动。此时的你,做出的任何决定,必然都是急于冒进的,怨恨浮躁的。奋力挣扎,只会越陷越深;万念俱灰,紧接着就是破罐破摔。好好积蓄能量,才能东山再起。一切讲究时机,机运未到,你挖空心思也是徒劳。

你要明白,一切业力都是由众多因缘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认知有限时常常只能看到局限的片段。而变化常常不是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生的改变,而是在不经意中,行为和因果一点一点累积。一切皆是内因外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时机到了,变化渐显现。因此重要的是,聚焦当下,聚焦自我。积蓄能量,把注意力通通向内收回。少听少看少说,安住当下,就是活在此刻。


3. 关于烦恼 ,烦恼不需要被解决,只需要成长。成长到一定程度,认知维度打开,你会站在更高的视角看问题,很多困扰你的东西便不再是问题。

4. 一切只需向内求 ,凡事发生,必将利于我。这是和巴菲特、查理芒格所坚持的,我永远是幸存者,而非受害者。同一件事,弱者的关注点永远在于风险和损失,强者则看到机遇与成长。

5.做回自己,安乐常在。逍遥游里,庄子写过一棵大树。【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说这颗被称为‘’樗‘’的树,臃肿不直,歪歪斜斜,不可用尺量也。庄子的好友为此叹息: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做栋梁之材。庄子笑答,这树长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可以在树旁倚靠或寝卧于树下,不必忧愁它将被斧头砍伐,被拿去做【栋梁之材】。不为他人的价值框架约束,不被世俗功利捆绑。庄子的哲学核心与黑塞【悉达多】一书中,所讲的‘’法义‘’不谋而合。黑塞在书中说道,世间从不存在真正且唯一的法义。自我的法义唯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求索、深观和彻悟来获得。别人的法义终是别人的,不假思索地盲目趋从于他人的法义,不过被随世功名所捆绑,活在囚笼般生活中,长久而往,身陷囹圄,迷失自我。庄子和黑塞的哲学核心,都是【做回自己】。

6.生只是一场体验,不必用来演绎完美。慢慢接纳自己身上那些晦暗的部分,原谅自己的迟钝和平庸,允许自己出错,允许事与愿违,接纳无常,带着缺憾拼命绽放,这是与自己达成和解的唯一办法。荣格说,“追求生命的完整,而非完美”。当你一直主动发起与这个世界的撞击,你会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所有撞击带来的回馈,都意味着你在真正地成长。


在明白什么道理后,你不再焦虑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