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守藏品】解读神学之《俄尔甫斯之死》

2022-06-19 18:36 作者:OVX-ScarletRex  | 我要投稿


注意:本文延伸了上一篇文章《基西拉信经》中的部分设定,若对其不了解,建议先进行阅读:[基西拉]

Hi,大家好,继上一次对《基西拉信经》船面解析了一下后,又来解明一下其续集俄耳甫斯之死》。本篇(其实上篇也是)将会涉及大量与希腊神话有关的神学知识,我想不会有多少人会看,因为从神学和基金会的角度,这篇都算探索得些许深奥,不易领略。望有意观文者与之。

所以……

《愚者史诗:俄耳甫斯之死》注

[题言]

《俄耳甫斯之死》之作最初发现于Nx-██“阿维内”的一个墓穴旁的墓碑之上。该碑文记载了俄耳甫斯史诗的结尾段,并且该文在各类谶念派文献中都有摘录,但该碑文对其保留最完整。所以墓主人或许属于破碎之神教会谶念派人物。

此处提及了一个比较陌生的教派,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谶念派

破碎之神教派的一个分支,谶[chèn]意为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最早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谶念”应意指预兆之念,或指带有预知力的神思/念想。根据整个机神教派来看,这应该是一个以“谶念”的方式寻找、理解、感悟神的教派。

到目前为止,破碎之神教派出现的分支已经有了巨匠派、古灵知派、东方派、灵知派、谶念派、金舟教、破碎教会、齿轮正教、麦克斯韦宗、降灵圣所

该史诗一般被认为著作者不祥,但有些文献中称是“愚者”所作,类似的还有《愚者史诗:缢王深殿里》(这个就比较出名,也为ej所作)。关于“愚者”,目前无法确定是一个特定的人物,还是该教派经文里常见的隐喻虚指,也未知其与墓主人的联系。

基金会曾经还开发过一个叫俄刻阿诺斯项目的东西,为一次基金会为对抗忘川事件启动的集体模因记忆恢复行动。而这个项目的研究员发现了该史诗的内容应与ED-K级“忘川事件”(即异常-3848,一类随机性失忆事件)有关,或许就是希腊地区最早关于其的记录。

(“Nx”指“枢纽”,也就是指有异常活跃并且存在常驻社群的区域/地带,一类有人居住且包含异常效应,人们还习以为常的地方,类似异常城市)

既然现在我们知道了关于此文的一个大致背景,我们再来看看本篇中心人物:

俄耳甫斯(Orpheus)

在希腊神话原作中,其为光明神-阿波罗文诗神-卡利俄珀之子,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年幼时,阿波罗把自己用的宝琴送给他,此琴制作精巧,他也能弹出魅力神奇的音乐,传说这琴声能使神、人闻而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帖耳。善弹竖琴的俄耳甫斯曾还顺利穿过了的女妖塞壬(一种人面鸟身的海妖,常在大海上飞翔并歌唱,善以歌声迷惑听者)居住的地方,因为他用自己的琴声压倒了塞壬的歌声。

不过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俄耳甫斯的父亲是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母亲是卡利俄珀,本作作者也延用的是这个设定。本文中所描述的故事大体与希腊神话中的原著故事相符,仅掺入了部分基金会体系的设定。

再来看看相关教派:

俄尔甫斯教,又称俄尔甫斯密教。该教派信仰人具有“属天”的「神性」及“属地”的「魔性」,他们认为人类带有「原罪」,灵魂将根据生前的善恶而分级转生;转生多次才得解脱(轮回),持守信仰和仪规的意在使人努力多得神性而摆脱魔性,还认为吞食神可以让信徒获得神性。简单来说,他们相信自己以前是神,遵循教义而死之后可以重新回归如神明般永世美好的生活。他们的神秘崇拜仪式包括洁净礼、祭祀礼、圣餐礼等,主张节制肉食/饮酒/爱欲,是对原始野蛮的酒神崇拜的一种改良,从狂热的肉体沉醉/纵欲提升为精神的满足。

俄耳甫斯主义(L’orphisme/Orphism),又称俄耳甫斯立体主义,在艺术上提倡以其抽象化结构以及对色彩效果的强调,而与立体派的其他趋向拉开距离。也就是色彩鲜艳的,由非具象的几何图形所构成的画面。


酒神-狄俄尼索斯(Διόνυσος/Dionysus)

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为神王-宙斯塞墨勒之子,亦是古希腊人和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持有缠着常春藤、杖顶缀着松果球的酒神杖,更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其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推动了古代社会文明发展并确立了法则,维护世界和平。

他也是植物神/繁殖神/欢乐神/戏剧神,护佑着希腊的农业、酿酒业、戏剧文化。古希腊人对酒神的祭祀是秘密宗教仪式之一,而在色雷斯人的仪式中,他身着狐狸皮,据说是象征新生。对于酒神,也存在着一些对其狂热崇拜的野蛮祭祀活动与节日。

关于基金会世界中的酒神,还有一个“酒神教”(在基金会体系中为一个与灵知派相对的教派)与之相联系。在上一篇《基西拉信经》中,提到在酒神派神话中对酒神、破碎之神亚大伯斯的记载。在其中记述了破碎之神名为“狄厄伊思多西斯”(διείσδυσις),不同于常规的麦卡恩。此文中的破碎之神将无心的亚大伯斯“浸润充溢”(Impregnate)使其诞生了许多劣质的神,而在“翻覆无垠”后,亚大伯斯与六统领一并撕碎了破碎之神的脏器(可能这个破碎之神具有肉体),以此让祂破碎。而在这一过程中,破碎之神将亚大伯斯抱入其身体中,为了逃离,亚大伯斯就不断吞噬那些劣等诸神来恢复力量,这些神之间也相互吞噬,其中就有狄俄尼索斯。他一度被撕毁分食,然后又复活,而人类则诞生于他的血和其他劣等神的肉之中。

由此可见在该体系下酒神还是推进人类诞生的一个重要神明,与欲肉教派有一定联系。


正篇开始:

白纱乘着清风
飘飞到潘加斯山
那诸神的殿堂
年轻的妇女们
提起迷人的芬芳
为她们的神明献上
蜂蜜、鲜果、新花还有珍藏

此处的“她们的神”明即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历史上,祭祀狄俄尼索斯的游行中最初只有妇女参加,她们举行诸多奇异而略显疯狂的活动来崇拜这位神。而在神话及此文中,因酒神掌有麻醉人们的能力,因为许多妇女为其所诱,成为酒神手下的狂女。

忽然,一个孤单的诗人
翩翩地向着石坛行走
哦,是哪个粗心的工匠
将他英俊的脸庞雕皱
是哪种沉重的磕碰
才能暗淡了他的明眸
不知道啊,不知道啊
妇人们惟见淡淡的忧愁
又觉得清光几束,于此滞留
恰如爱若斯的箭儿
射进了她们的心头

此处的“诗人”即俄耳甫斯,与众不同地登场。而此段末尾中的爱若斯(Erōs)为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又称“厄洛斯”,是爱神-阿佛洛狄忒战争之神-阿瑞斯之子,等位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他母亲一起掌管天下的爱情。但对于此神的看法不一,诗人赫西俄德认为他是一位原始神,为世界之初创造万物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爱欲和情欲的象征。但对于柏拉图来说,其被认为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儿子,一个手持弓箭的美少年,并且此后人们也接受了这一形象并延续至今。柏拉图《会饮篇》中有对其的记述。

而其也与丘比特一样,有一张金弓与会使人向往爱情且促进爱情走向婚姻的金箭与相反的铅箭,此文中以他的金箭喻指妇人心中的情愫。

妇人春意荡漾
趁热解开衣裳
走到了他身旁
可他依旧瞻仰
阿波罗的光芒
从未移开视线
从未有杂想

此段主要则记述俄耳甫斯抵住诱惑一事,文末则提及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阿波罗(Apollo)。其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神/预言神/音乐神/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月桂植物之神,亦是是人类文明保护神/迁徙、航海者的保护神。阿波罗被视为司掌文艺之神,主管光明、太阳、医药、畜牧、法规、诗歌、音乐等。他掌有诸神神能,比如:

作为预言神,他有一圣物,为发布预言用的三角鼎

作为音乐神,他又有一圣物,为七弦的里拉琴

作为诗歌神,古希腊有一系列抒情诗献给他。

作为驱除邪恶之神,他也是一位强力战神,主要标志为银弓,有时还带着金剑

作为治愈神,在部分地区,阿波罗被当作一位治病医者而被崇拜。

作为法规之神,在古希腊的城邦时期,人们认为他解释了宗教律令。

作为羊群、牛群的畜牧保护神,其在一个时段曾做过牧羊人。 

除此以外,我们也能从他的一些别称中看出其所带有的为人造福、为人除难的崇高形象。比如“卡尼伊厄”(Carneio,意指“公羊”,代表畜牧护佑神)、“费米尼斯”(Poimnios,意指“羊群”)、“灭鼠神”(Smintheas)、“帕诺皮乌斯”(Parnopius,意指“消除蝗虫者”)。

另外,许多人都认为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但实际上希腊神话最正统的太阳神是赫利俄斯,并不是阿波罗。其还是主掌光明。

回到文中,此处的光芒既是阿波罗所掌有/散发出的无尽光明,代表着快慰/聪慧/光辉灿烂,为俄耳甫斯所向往之物。

嫉妒的妇人们
便向她们的神祈祷
向珀瑟芬之子
基欧讷多的执教
那神秘而野性的
酒神狄俄尼索斯祈祷

这里出现的“珀瑟芬”珀耳塞福涅,为主神-宙斯农业之神-德墨忒尔之女,古希腊神话中的冥后。其先前为种子女神/管理谷物的农业之神,而后在被冥神-哈迪斯掳走后成为冥后。在原作中,其有二子女,为匝格瑞俄斯墨利诺厄,而在本文中,瑟芬之子为基欧讷多,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亚大伯斯。在《基西拉信经》中提及亚大伯斯于混沌中诞生,后在“智慧”的赋灵下成为血肉神,因此本文中的珀瑟芬应该是一个定位更高的始源神。

关于她与俄耳甫斯也曾有一段故事。俄耳甫斯之妻欧律狄克曾有一次被蛇咬伤而逝,但俄耳甫斯的歌深深打动了珀耳塞福涅,同意俄耳甫斯将他的妻子欧律狄克带回人间,但是珀耳塞福涅要求欧律狄克必须走在俄耳甫斯的身后,且在两人到达地面以前俄耳甫斯不准转身看欧律狄克一眼,俄耳甫斯当然也同意了这个要求。

不过此段主要还是在讲那些妇女向亚大伯斯与狄俄尼索斯祈祷,欲将酒神引来。因此这些妇女也应为欲肉教派酒神派信徒。

狄俄尼索斯听罢
就随手掷下金杯
山巅倾倒,大地泬泪
那荡漾的葡萄酒
像雨一样飘洒
像血一样迸飞
丝丝絮语
融成勒忒泉泉流
流到了诗人的身边
在其面前交汇

【泬泪】:即泪水从眼窝中奔流而出。泬(jué),意为水从洞穴中奔泻而出。此处喻指大地上奔泻着酒神倾下的葡萄酒。

勒忒泉(Λήθη/Lethe)即“忘川”、“遗忘河”,是冥府中五条河流之一,亡魂须饮此河之水以忘掉人间事。此文中其还暗指异常-3848

此处酒神让葡萄酒流淌在大地上并汇聚成了忘川,交汇在俄耳甫斯前,预示着酒神的到来。

从深红的波纹里
蒸腾出迷茫的雾气
宛如朦胧的镜中
凝现出酒神的影子

酒神-狄俄尼索斯  登场

影子扶着木杖,对他说道:
俄耳甫斯,俄耳甫斯
这天下最动人心弦的诗名
你的生活就是你的羽毛笔
在时光里洇出了无数歌行
可是,可是啊
这残酷的运命
玩弄着你的爱情
欸,你憔悴如此
我哀叹你的不幸
哀叹你被困于不幸

【洇】:读音[yīn],本义:液体在纸、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开或渗透;亦指水流。表示液体在纸、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开或渗透。不过在这里不指液体,而是歌行。

此处“残酷的命运”俄耳甫斯失妻一事。俄耳甫斯同意了冥后便踏上重返人间的道路,但就在他们即将回到人间时他还是忍不住回头去看他的妻子是否跟在他身后,结果因此永远地失去了他的妻子,死亡又一次将欧律狄刻拉回死国。

在此之后,摆渡人不肯将他渡往死地,于是俄耳甫斯便只能独回人间。

你可知不幸的根源
是往日阴霾的羁绊
你的记忆是痛苦之泉
你的灵魂是记忆之田
就算将悲戚之种
深深埋入心底里边
其却在光阴残响里
发芽、沉积与蔓延

在回到人间后,俄耳甫斯孤身一人在色雷斯的岩穴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此处的“往日阴霾”由他与妻子的悲伤经历延伸至他当下的悲戚生活。

且来,来尝浮兮斯的面包
饮下这泓勒忒泉的佳酿吧
忘了你的妻子
忘了你的父亲
忘了你的一切烦杂
麻痹灵魂,且去欢愉
和我的信徒们狂欢吧

“浮兮斯”(Phusis)一词带有有“自然”“本性”意,在吉尔伯特·西蒙栋《动物与人两讲》中称,动物即是自然天性,也即人类缺乏的“浮兮斯”,这一点,动物教会了人类纯洁,奉献,甚至是取胜的智慧。而在《早期的自然女神》的中也写到古希腊表示自然的词是phusis,强调生长(growth)。

同时,在西方神祇中,菲希斯(Phusis),为自然秩序女神。

而对于诺斯替教派(Gnosticism),“浮兮斯”指物质世界,但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邪恶的,并非至高神所创造,而是由低于他的一位“德谬哥”(Demiurge)所造。这类神又称“得穆革”、“巨匠造物主”,为邪恶又无知的劣神

至高神的本质是“心灵”,“生命”,“光”,而与物质世界“浮兮斯”相平行有一个实存的精神世界(也就是“灵性界”)。它认为人只有通过禁欲清修,重视灵性才可得救。

故此处的浮兮斯(φύσις)指的正是物质界,即“狭卵”,由亚大伯斯所创造。浮兮斯外形表现为“宇宙之卵”(Voru avgá),指一种宇宙时空未诞生的虚无存在,又称沃无(Voru)

而“面包”可不是什么食物,在这里即指酒神教神话中那些被撕毁的劣等神的肉。结合来看,这里的“浮兮斯的面包”指一些一些被撕裂出而降至物质界的诸灵因被蒙蔽而狂妄自命成为的伪神——的血肉。

此处酒神劝俄耳甫斯吃下“面包”,饮下勒忒泉水,应欲令其忘记自己的信念,沉浸于对肉体的陶醉中,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信徒之一。

俄耳甫斯忧愁地回道:
哦,四眼四角的能神呐
可我不愿手持缠绕
松果和葡萄藤的酒神杖
不愿迷醉彷徨地
走入伪名之愚盲
因我的灵归属普纽玛
归属于无尽的神明之光
源于自卵而出的法那斯
心中早已生出翡翠之叶
结出纯净的食粮

普纽玛(πνεῦμα),为古希腊词语,意思为呼吸;而在宗教背景下的意思为“精神”或“灵魂”。在古希腊医学中,普纽玛是生命器官的系统机能所必不可少的循环气体,若要直译Pneuma的话,那就是:“breath of life(生命的呼吸)”。其在《基西拉信经》中指“纯净之风”。此处指俄耳甫斯的灵性归于这种生命的呼吸/纯净之风,及由其所弥塞的“圆满”

 在俄耳甫斯教的神话中,最早由时间(Chronos,柯罗诺斯)孕育了“卵”(Egg),卵孕育出的原初之神便是诗中提到的法那斯。法那斯又称法涅斯(Phanes),为双性之神,时间之神-柯罗诺斯之子,从宇宙之卵以及象征无限的埃特尔中诞生,撕裂了原有世界的黑暗状态。其为第一位神王,高于万物者,在不同典籍中有对其不同的记述。

这个“卵”在俄耳甫斯教中代表着创世。俄耳甫斯心中所崇敬的也是法那斯这位神。

更何况,我的欧律狄克啊
她多么美丽,多么善良
教我如何忍心把她遗忘
而她也未曾把我遗忘
只恨世事难料,因爱而回顾
也因爱而徒劳一场
可若蒙住眼睛,假装
不曾发生便也不曾凄怆
岂非令我的努力和意义变为荒唐
罢了,生活的史诗啊连绵成行
浮沉于祸福间,哪会没有悲伤
毕竟,生命本就是曲折的乐章
将其破碎只能听到破碎的交响
忘却也并非阿斯克勒匹奥斯
所开出的万能药方

“我的努力”指俄耳甫斯与妻子他们默默走过了冥间路,出了死关,穿过幽谷、渡过死河,沿途一片阴森。

而段末提到的“阿斯克勒匹奥斯”即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医神光明神-阿波罗(Apollo)塞萨利公主-科洛尼斯(Coronis)之子。他持有一支缠有蛇的手杖,曾从蛇发女妖-戈耳工(Gorgon)右边的血管中取出能够起死回生的血液。后来宙斯因感到威胁便将医神以雷电劈死,但此后又让他升上天空,化为蛇夫座(Ophiuchus),成为了人类的庇护者。所以此处才会说阿斯克勒匹奥斯有开处“万能药方”的能力。

酒神挑扯着杖上的葡萄藤
叹道:俄耳甫斯,何必顽冥
若是你割舍不了旧日的感情
那就只好回到普路同的幽庭
可悲的人呐,你终究还是人类
终究无法挽回,已埋没的生灵

此段主要为抒情作用,酒神进一步要将俄耳甫斯拉入其信徒之列。

不若饮下美酒
你必得到解救
脱离此时的可怕痛苦
抛却此世的无尽欲求
和我一样重生
在灰烬之上再度受肉
众生皆来自于我重生时的血肉
所以啊,也当如我般拥抱今后
免使来世延续悲伤
发现不了新的美好
而永远忧愁

“受肉”一词在基督教中,指三位一体的神之子投生为人。而其通常意便是获得肉体,指一个灵体被授予一个肉体而复生的过程。此处酒神是想让俄耳甫斯抛弃旧的记忆和肉体,像那些妇人一样由酒神给予的血肉获得新的生命,然后随她们麻痹、狂欢。

俄耳甫斯正声回道:
我是掉入羊奶中的羔羊
我是大地和繁星之天的儿郎
当饮下的,是
谟涅摩绪涅的泉泽
当变化的,是
飞出神圣草地的天鹅
纵然属于人的肉体
出自你的残片
但不应忘记灵魂
与永恒的神相连

谟涅摩叙涅(Μνημοσύνη/Mnemosyne)是希腊神话里司掌记忆/语言/文字的女神 ,十二提坦之一,为天空之神-乌拉诺斯大地之神-盖亚之女。她也是俄耳甫斯教里最重要的神之一,记忆对于此教信徒具有特殊而根本的意义。

 摩涅莫绪涅执掌着冥国的两处泉水,一个是勒忒泉,一个是与之相对的摩涅莫绪涅泉,为遗忘泉记忆泉。记忆泉从摩涅莫绪涅所住的地方流出,如果喝了那里的水,亡灵们就能永远记住自己生前的一切,带着生前的记忆活在冥界中。

前文中说到俄耳甫斯不愿忘记他的妻子,所以此处他又说应当饮下记忆泉水。下一句中“当变化的是飞出神圣草地的天鹅”是在暗指俄尔甫斯在死后,因厌恶杀死他的女人而转生成天鹅。

此处俄耳甫斯的话语可能引用了《珀忒利亚残篇》里的句子:

“你要告诉他们:‘我是大地和布满星辰的广天的儿子,我是神的后代。这一点你们都知道。’”

我怎会选择
沉醉在须臾的欢快
而毁弃延续的自我
只为忘却悲哀?
纵使生命在
赫玛墨涅的车轮下
被所谓的命运碾碎
可阿南刻早已启明定数
我与欧律狄克的灵魂
也必将回归

此作最有代表性的一段。

赫玛墨涅(Heimarmene)在古希腊神话中为创力命运女神,法那斯之女,掌管宇宙全体命运的女神,代表着宇宙中一切力量、毁灭/创造之力,和无法抗拒的命运。

不过在这里其指的是亚大伯斯六统领中的“无常”,其乘坐命运之轮,将跌众灵一一碾碎,又将他们的碎片封锁于血肉之中,折磨众生。

阿南刻(Ανάγκη/Ananke)则是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天数和必然的神格化,必然定数女神,控制一切命运/宿命/定数/天数,亦是法那斯之母,超越一切的存在。命运可以打破,但定数必须遵守。

但在俄耳甫斯神谱《圣辞》中,阿南刻被视作为黑夜女神-倪克斯的三相之一,倪克斯同时拥有三种不同的身份,其三相分别是:必然定数女神—阿南刻(Ananke)自然法则女神—阿德剌斯忒亚(Adrasteia),以及因果命运女神—赫玛墨涅(Heimarmene)

关于俄耳甫斯教神话中的诸多神明关系复杂,且不同典籍中的记述不同,因此我制作了一张图表便于理解:

不久便化作氤氲醉人的

香气,飘散在空中
可当俄耳甫斯
转身向右的时候
却感到寸裂的苦痛
不是心灵在怅惘
不是双目浸入朦胧
而是妇人们在啜嗅酒味
变得无比疯醉
拉扯着将他撕碎
就像麦卡恩般破碎
抛其肢体到深林之内
教那野兽践踏他的健美
抛其身躯到色雷斯之北
教那蛮人污浊他的高贵

此处对应希腊神话原著中俄耳甫斯由于不敬重酒神,一说是因为惹怒了酒神侍女迈那得斯(Ménades),就被酒神手下的狂女杀害并将他的尸体撕得粉碎抛到荒郊野外的故事。

而麦卡恩即是破碎之神,因身躯破碎而在此处用于喻指受害的甫斯

而他英俊的头颅
则在双眼被挖出后
浸没在满溢的酒水中
浸没在酒泉所化的忘川中
忘川绵延且淙淙
将带走他的苦痛
同时带走他的记忆
以填充入浓郁的甜蜜

对应原著中俄耳甫斯的头颅随着海水漂到了列斯波斯岛,后来这里便成为抒情诗歌的故乡。此还写到他的头颅漂流在忘川中。

但他拒绝沉溺享受
毕竟那叫人迷醉的美酒哟
不过是葡萄陈年腐败而成
可它香甜的气息
诱惑的颜色
却令人忘了
那灵魂的常青藤!
但朽烂本是变质
又岂可言重生?

于是他开始歌唱
用仅剩的头颅歌唱
歌唱旧时的冒险与辉煌
歌唱不屈的精神与力量
嫩绿的葡萄枝从眼眶里生长
枯萎的灵魂叶片重新闪光
永恒之歌,怎能被冲刷埋葬
永恒之灵,不会堕入遗忘

俄耳甫斯开始在死后歌唱,用他的歌声打动诸神。

他的歌喉就是他的指尖
拨起科斯莫斯的琴弦
在遗忘之河里
漾出阵阵波澜
彷徨迷醉的灵魂们
虽把往日眷恋
悉数抛沉入水底
却忘不了那
莫名生出的伤感
而无心的风儿
也吹起旋律缤纷
将音符洒向天涯海角
轻敲众生与诸神的心门

“科斯莫斯”在此处指“有秩的宇宙”,或“规则之场域”(出自信经)

早期思想家们曾用“科斯莫斯”(κósmos/cosmos)一词表示“秩序”,后来毕泰戈拉学派开始提出科斯摩斯――宇宙秩序的思想,赫拉克利特又提出了逻各斯(Logos)的范畴。

所以可以将“科斯莫斯的琴弦”理解为“秩序之弦”。此处喻指俄耳甫斯的旋律融入宇宙秩序,直抵苍穹,打动诸神。

他的父亲,俄刻阿诺斯
那至大的净化者与原初的流水
听到那美妙而哀伤的歌声后
随着颤抖群星的指引
悠悠地看向忘川之内
却见一束跳动的火焰
在众多奄奄欲灭的荧光周围
灼穿了幽暗,蒸煏着波涛
那是俄耳甫斯灵魂的歌谣

【蒸煏】:煏(bì),意为烘干。此处指蒸干、烘干。

前面说过这里的俄耳甫斯之父是俄刻阿诺斯(Oceanus)。其为十二提坦神(Titans)之一,为水神/河流神/大洋神,诞下了几乎世上所有的海洋河流。其也为大洋河的河神。所谓大洋河,是希腊人想象中环绕整个大地的巨大河流,代表了世界上的全部水域。

此处俄耳甫斯的的灵魂在忘川中化为火焰,其父被其歌声引至于此。

俄刻阿诺斯将大洋河拍打
应着韵律开出每一朵浪花
浪花涨起高潮
在忘川上蜿蜒萦绕
唤醒沉睡的迷途灵魂
灵魂重新点燃自己的火焰
如群星倒影一般
它们托起歌唱的头颅
随着涨落的洋流脱离忘川
一路合唱至列斯波斯岛边

俄刻阿诺斯运起身为河神的神力,依俄耳甫斯的歌声打出有节律的浪花,将他的头颅送出忘川,直至列斯波斯岛。(即希腊的米蒂利尼岛)

岛民们与其母卡利俄佩
一同用花与琴声把他安葬
他们效法俄耳甫斯的事迹
在生命中处处歌唱
那里便成了诗歌的故乡
那里便成了世间的哀伤

卡利俄佩(Καλλιόπη)为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神王-宙斯忆神-谟涅摩叙涅之女,曾给予荷马创作《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的灵感。除了俄耳甫斯之外,她还有一个儿子名为利诺斯,是著名的乐手。

此诗节对应希腊神话中她费尽周折将儿子的遗骸收集起来葬在奥林帕斯山麓,因此,那里的夜莺拥有了比任何地方的鸟都悦耳的歌声。

倪克斯拉起夜幕
赫利俄斯掩面而入
群星一闪一闪,难以忍住
流下转瞬即逝的灿烂泪珠
月儿钩起淡白的轻纱
擦拭着不散的薄雾
而大能的宙斯
则拾起断裂的七弦琴骨
重新续上后
挂在苍穹深处
于是,俄耳甫斯的精神
便被赫尔墨斯引上天路
他随意坐在海托世之上
轻轻拨起永世的七弦
教那群星,一同歌舞
他的感情融入
世界的回声之中
随着梦幻的泡影
直达冥府

该诗节对应原著中宙斯可怜俄耳甫斯死得悲惨,便把阿波罗送给他的七弦琴高挂天空,点缀苍莽的天穹,而后成为了天琴座

前文已经提及,倪克斯(Νύξ/Nyx)是希腊神话中的黑夜女神,为原始神之一,夜的本体与化身。其位格崇高,也具有同时制约凡人和众神的强大力量。

赫利俄斯(Helios)即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为提坦神-许珀里翁忒亚之子。他拥有驾驶太阳战车的专利,以四匹火马所拉着黄金的日辇在天空中带着太阳升落,从东至西,将光明泼撒大地。

“倪克斯拉起夜幕,赫利俄斯掩面而入”描绘的正是夜幕降临的场景。

赫尔墨斯(Ἑρμῆς/Herm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商业/旅者/医者/盗贼/畜牧/雄辩之神,是神王-宙斯迈亚之子。其亦是众神的使者,着有带翅翼的鞋,可自如飞行,故成为了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还持有双蛇杖(Caduceus),象征着商业、贸易与运输。身为使者,他还负责接引亡灵,帮助死去的灵魂到达冥界,并陪同冥后-珀耳塞福涅出入冥间。此处他接引俄耳甫斯走向天路。

“海托世”(Hytoth)则是基金会体系中第二海托世教会的术语,指多元宇宙。

啊,俄耳甫斯,俄耳甫斯
你的悲剧永远被我们铭记
你的歌儿永远被我们传递
而世人呐,尔等莫被遮蔽
莫要再在忘川中沉醉迷离
跟随俄耳甫斯谶歌的启示
找出碎于轮回的太古记忆
寻回原初潜藏的人神之秘
修行灵魂永续自我的秘仪
由是经行生命的苦旅
守此终得与群星相依
而世人呐,也请牢记
不遗忘才会有历史
不遗忘才会有明日

【谶歌】:指预言未来事象的诗歌、歌行。

“守此终得与群星相依”意指“循此苦旅,直抵群星”。其本身为基金会于未来的一个探索计划,而此处可能用其“直抵群星”之意,表经历灵魂的修行令自身于重归完整中拥抱群星。

而全诗段中“不遗忘才会有历史”则化用了异常-3848之标题“不忘记才有的历史”


总结一下:

此篇为一部希腊化而非亚伯拉罕风格破碎之神教会神话。本文的设定部分延续了《基西拉信经》原型是俄耳甫斯教(虽然设定上相距有些远),也按其走了一些隐喻。

另外,本文中俄耳甫斯的父亲是俄刻阿诺斯,这样能和忘川系列的典故,以及直抵群星世界线,扯上联系,也能衔接好俄耳甫斯教那种记忆与遗忘、神性与人性、死亡与转生、灵魂与科斯莫斯(Kosmos)、诗歌与修行的关系。


本文遵循CC协议

本篇就到这里了,下期再见!

出处:守藏品财团华夏分会

原文作者:Etinjat 

作者:深红の王

<记录结束> 

【守藏品】解读神学之《俄尔甫斯之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