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基础与解法全集(涵盖所有)|长期更新|从零开始拯救所有学渣!通俗易...

1.交集∩取值范围:大于最大的 小于最小的
2.※狄利克雷函数 偶函数 无单调性
D(x)值域{1,0}
x为有理数值域为1 x为无理数值域为0
①函数
1.如有x的0次方 x不能为0
做抽象函数(定义域
):↓
2.f(x) 括号内整体的取值范围不会变
如f(x)=√x x≥0
f(x+2)=√x+2 x+2≥0

3.求值域
(1)一次分式 对分母使用换元法推出x 再参数分离

(2)二次分式 将式子整理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因为每一个值域中的y值都有一个对应的x值 所以x一定存在 所以△≥0

(3)同次根号(根号里面未知数次数等于括号外面未知数次数)将整个根号换元推出x

(4)三角换元法 一个常数减去一个未知数开根的时候用

(5)均值不等式 出现对应形式的时候

(6)数形结合

(7)单调性 复合函数、求导
4.单调性
f(x)随x增大而增大为增函数
f(x)随x增大而减小为减函数

求单调性
(1)定义法
f(x)为分数 设对于任意x1、x2 有0<x1<x2<1

(2)图像 可画出图像时

(3)复合函数
(4)导数
5.最大(小)值
最小值只需将图中≤改为≥

6.奇偶性
(1)奇偶函数定义域都关于y轴(原点)对称
(2)奇函数:对于定义域内每一个x都有
f(-x)=-f(x)
偶函数:对于定义域每一个x都有
f(-x)=f(x)

▲若定义域包含0 并且是奇函数 图像一定经过原点

7.函数平移
左加右减自变量 上加下减常数项
8.对称性 f(x)=f(t)对称轴x+t/2
▲题目出现有如f(ax+2)≤f(x-1)的问题 就是比较两函数到对称轴的距离
(两个f()想加是一个常数时考虑对称性)

9.周期性 f(x)括号内有负化正 有分化整
(两个f()括号里的数之差一个常数时考虑周期性)
①双对称轴的周期结论
(1)如果函数f(x)有两条对称轴,则f(x)一定是周期函数,周期为对称轴距离的2倍
(2)如果函数f(x)有一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则f(x)一定是周期函数,周期为对称中心与对称轴之间距离的4倍
(3)如果函数f(x)有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对称中心,则f(x)一定是周期函数,周期为对称中心之间距离的2倍

10.函数解析式求法
(1)换元法
当f()=? 求f(x)则令括号里的整体为t

(2)待定系数法
已知是什么类型函数 求解析式

(3)方程组法
f(x)与另一个f(为倒数或相反数)
则将f(x)变为f(倒数或相反数)

(4)特殊值法 有多个未知数时

11.指数幂运算


▲有多个根号时 按从外到里的原则算
12.对勾(双勾)函数y=x+k/x(k>0)
值域 (-∞,-2√k]∪[2√k,+∞)
单调区间(0,√k]与[-√k,0) 是减区间
[√k,+∞)与(-∞,-√k]是增区间

13.反比例函数 y=k/x (k<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 单调区间为增区间)
定义域{x|x≠0}
值域 (-∞,0)∪(0,+∞)
单调区间(-∞,0)∪(0,+∞)两个减区间
14.幂函数 y=xⁿ (n为变量)
▲所有幂函数都过点(1,1)
▲n=a/b a为奇数时为奇函数 a为偶数时为偶函数
▲幂函数的图像一定经过第一象限 不可能出现在第四象限
n<0时 函数有单调递减区间
0<n<1时 在(1,+∞)的增长速率比y=x慢
n>1时 n越大在(1,+∞)增长速率最快

15.aⁿ (a>0且a≠1)(a为变量)
定义域R
值域(0,+∞)
0<a<1 在R上是减函数
a>1 在R上是增函数
▲所有指数都过(0,1)
▲在n取得相反数时 函数为偶函数

(1)比较大小
①底数相同时
a>1时 指数n越大y越大
0<a<1时 指数n越小y越大
②底数不同时
a.底数与1比较
b.

16.对数函数 y=log(a)X (a>0且a≠1)
定义域(0,+∞)
值域 R
▲过定点(1,0)
▲底数互为倒数时 图像关于x轴对称(y互为相反数)
(1)对数运算法则

换底公式

将底数和真数的指数提到前面(在图片最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