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独腿人生

2021-10-24 20:46 作者:天地虽大任我游  | 我要投稿

罗伟章/文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划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地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怎么走那么远?”

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

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刊于《微型小说选刊》2003年第20期)

(此文入选“改革开放40年《微型小说选刊》最具影响力微型小说”)

点 评

高明的作家就像一个高级厨师,什么样的食材烹制出什么样的美味,什么样的美味配以怎样的烹制程序,都有独具匠心的讲究。即便一盘小菜,也绝对讲究其色香味的搭配,不会苟且敷衍。《独腿人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让人读之过目难忘。

“我”应朋友之邀,去他远离闹市区的别墅议事,这就为三轮车夫的出场作了让人信服的铺垫,而朋友在电话里的细心的叮嘱:“若坐三轮,只需3元。”又让三轮车夫一出场就在形象上打了折扣。欲抑先扬,是作家们比较青睐的创作手法之一,但由抑到扬,起承转合要自然,不然就会给人以突兀甚至生搬硬造之嫌。这篇微型小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作家通过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这些外在形象的细节描绘,层层递进深入,进而挖掘出人物高尚的内心与坚强的品格,完成对车夫这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完成了对小说主题的升华。

“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容不得作家在这方舞台上施展十八般武艺,精湛的细节刻画犹如画龙点睛,担当着举足轻重的重任。此篇微型小说当中的几处细节描写,将一位身体残疾却顽强、乐观地笑对人生的独腿三轮车夫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读者的阅读情绪也随着作家情绪的几经变化而不断转变:由最初对车夫的疑虑到同情车夫的不幸,再到被车夫的坚韧所打动,进而敬仰车夫的高尚,被他的乐观与坚强所感染。

微型小说以其特有的文体特征被认为只能描绘“一雕梁一画础”,担不起宏大厚重的文学使命,但微型小说亦有着它的文学尊严。一个小人物,一件寻常物事,如果只流于表面故事的叙述,而不注重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探求,它便不再是一篇小说,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故事,甚至一段流水账似的记录。《独腿人生》除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独腿三轮车夫艰强昂扬的人生姿态之外,还似绵里藏针,含蓄地批评了社会上漠视甚至歧视弱势群体的人或行为。让这篇微型小说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意义与普世价值。

读《独腿人生》如同在四季的大地上行走,有冬的凛冽秋的萧瑟,那是现实生活中种种的磨难与波折,亦有夏的火热,那是作家一腔对生活对人生的乐观与热情,更有一份春风春阳般的温暖时刻笼人心头。含泪亦带笑,让人欲罢不能。


独腿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