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艰难谈判 最后为大清而战

在122年前的今天,1900年10月11日(农历1900年闰8月18日),李鸿章开始与八国联军的艰难谈判。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在俄兵百人卫护下抵京,寓贤良寺。下车伊始,即向廷雍下达手谕,告知联军将开往保定,“务祈严谕将士,勿轻用武挑衅”,“可派弁目执白旗相迎”。同时,先后拜会赫德及各国公使。赫德在数日前已拟定专约4条以候李鸿章。4条为:“一、中国自认围攻使馆之大误,应许以后不再发生如此之事。二、所有此次应行赔偿之各事各款,中国即全行认赔,由各国派人查明开单送交照办。三、日后贸易交涉事宜,应由各国择定如何办理,由中国照行。四、所定之专约,系中国与各国通行之大纲领,此外另应由各国将此事之详细与中国分定某国之分约。”

虽然李鸿章在当政过程中犯下了许多错误,但是也决不能以“卖国贼”对其盖棺定论。人总是矛盾的综合体,迫于时代的局限性,李鸿章身上有着诸多的过错,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外交上对旧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百里外吊民残”,李鸿章在悲怆中死去,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士大夫,他仍然在乱局中竭尽全力地保留了民族大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