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销量:“银十”成色不足,但新能源真的很能打

增量怎么来?答案是新能源。
翻开10月销量,最关心一个问题,“缺芯”解决了吗?
参考乘联会的说法,进入10月,汽车芯片供应有所缓解,但与预计中的供给量存在较大缺口,所以,汽车产能仍然受限。
趁着周末,笔者随机走访了一些4S店。基本的结论是,4S店的新车库存非常低,有些畅销车甚至连展车都卖空了,相应的,优惠幅度、宣传力度都在回收。
所以,“银十”成色不足,“造不出车”是症结所在。

具体看看各细分市场的销量情况吧。就车市大盘而言,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71.4万辆,同比下滑14.0%。
其中,轿车销量为84.1万辆,同比下滑11.2%;SUV销量为78.5万辆,同比下滑16.4%;MPV销量为8.7万辆,同比下滑18.4%。
但是,新能源销量达到了31.7万辆,同比增长38.1%。谁是车市的增量推手,显而易见了。

★车企销量TOP 10:比亚迪这么能打!
10月,车企销量榜单有一种“复古”的感觉。
好像回到了几年前的格局,但又有了本质上的变化。
一汽-大众排首位,上汽大众排第二,但两家车企的差距忽然缩小了,相差不足5000辆。
吉利汽车跻身前三,将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全都赶了下来,而且超过了10万辆。
上汽通用历经“三缸机”风波之后,正在慢慢回血,相比之下,东风日产可能也要经历类似的轮回。

细细数来,10月车企销量TOP 10榜单中,自主品牌增加到5个(含上汽通用五菱),占据了半壁江山,尤其是比亚迪的表现,非常耀眼。
再看TOP 10车企的同比变化情况,大家都在“哐哐”下跌,但唯有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亚迪逆势上涨。而这两家品牌,恰恰都有能打的新能源车型,一个是宏光MINEV,另一个是DM-i车型。
所以,增长的密钥找到了,新能源成了核心推动力。

★轿车销量TOP 10:凯美瑞、雅阁、天籁,集中发力了?
谈及轿车销量,10月车市,同样出现了“不易见”的奇观。
五菱宏光MINIEV冲到了榜单首位,逼近5万辆。这个成绩,不仅是轿车榜单冠军,也是所有车型榜单冠军,以及新能源车型榜单冠军。
毫无疑问,“三冠王”仍有望继续保持下去。

再往下数,仍是轿车市场的“常客”,轩逸销量超4万辆,朗逸紧随其后,英朗、速腾、卡罗拉等紧凑型轿车亦在榜单之列。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系三大中型轿车,凯美瑞、雅阁、天籁,纷纷进入榜单TOP 10。
这也是比较罕见的,前十“含中型车量”这么高。

“缺芯”这件事,就像打地鼠,这边按下去,那边又会冒出来。从榜单透露的信息可知,日系车正在缺芯危机中恢复生机。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计算,在轿车销量TOP 10榜单中,日系车有6款,而德系车只剩1款了,也就是“孤独的速腾”。
风水就是这么轮流转的。
★SUV销量TOP 10:哈弗H6夺冠,比亚迪宋冲击第二
至于SUV市场,恍惚间回到了更熟悉的场面。
哈弗H6勇夺销量冠军,而上个月盘踞第一的特斯拉Model Y回落到第13位。理由很简单,此非季度末,Model Y不必冲击交付量。
一路往上冲的还有比亚迪宋,已经升至了第2位。尤其在DM-i和DM车型的“双料”加持下,比亚迪宋系列正在稳步打开市场。

再往后看,是长安品牌的“双子星”,CS75和CS55。
CS75属于“惯性使然”,一直是SUV榜单前三的“熟面孔”。而CS55刚刚在9月份上新PLUS车型,矩阵更趋丰富,同样冲到了第4位。
不过,虽然自主品牌填满了TOP 4,但是继续数下去,仅剩博越一款自主SUV,尚居于榜单之中。

另一半江湖,谁在相互争斗?答案也很清晰,日系、德系。
芯片供应有所恢复,诸多合资品牌的销量也在复苏之中。本田XR-V、丰田RAV4、本田皓影、本田缤智,同比均有增加,而途岳作为大众“独苗”,姑且排在了第九位。
★新能源销量TOP 10:谁有走量车,谁就一枝秀?
最热的话题属于谁?新能源!
更热的一个词是什么?新能源渗透率。10月零售数据显示,新能源渗透率为18.8%,1-10月的渗透率也达到了13%。
有一个和大家直观感受非常接近的结论,究竟哪一阵营的渗透率最高?数据是这样的,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为36%,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为12%,但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仅有3.4%。

从新能源销量榜单,同样能看出这一趋势。自主品牌热热闹闹,而合资品牌却万马齐喑。
宏光MINIEV居首位,极低的价格,造就的独特市场,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大胆预测,后两个月,应该可以看到月销突破5万辆的宏光MINIEV。
比亚迪“全家桶”相当给力,秦PLUS DM-i单月销量达到1.7万辆,在轿车市场中,非常不容易了。宋DM、秦PLUS EV,以及汉EV,悉数打开了市场。

在整个TOP 10榜单中,几家传统车企也有“明星车型”入榜,诸如Aion S、欧拉好猫、奇瑞eQ。
不得不说,造车新势力的增势非常喜人,但在绝对销量面前,仍会面对传统车企的挑战。故而,在TOP 10榜单中,仅有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ONE在列。
毕竟,替代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仍需全行业的共同转身。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