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题必考的阶段特征!你掌握了吗?(二)

2019-12-14 19:06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晚上好呀淀粉们

                       昨天开始给大家总结

                        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今天趁热打铁

       送上秦汉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中国古代史」

02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总特征】

政治: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 

思想:思想专制,服务政治;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具体史实】

1、政治上: 

秦朝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汉朝: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朝”、设刺史、实行“推恩令”;实行察举制选官。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2、经济上:

农业:重农抑商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牛耕逐渐普及全国;汉代田庄;行“泰半之赋”农学;著作《氾胜之书》;西汉发明犁壁、耧车、耦犁等先进农具和代田法、垄作法;水利:漕渠、白渠、坎儿井和东汉王景治黄河;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有休耕和两年三熟制;

手工业: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煤炭作燃料;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商业:秦汉统一了货币,但又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运活跃,对“市”管理严格,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分开,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外贸发展: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3、文化上:

秦朝“焚书坑儒”;汉初“无为而治”。汉武帝时形成以“大一统”、“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并确立正统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1)思想专制,秦朝 “焚书坑儒”, 汉初“无为而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罢黜百家…,仁政和纲常),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科技、文化、教育、绘画得到很大发展,奠定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形成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天文学(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讲的天文观测工具,地动仪)、造纸术的发明、《氾胜之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技的巨大贡献。秦小篆,汉隶、楷书;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的“汉赋”成为主要文学体裁。绘画门类丰富,壁画、帛画;《夫妇宴饮图》是杰作。太学出现、察举制。 

0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589年)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总特征】

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形成;北方各族封建化,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

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思想: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具体史实】

1、政治:

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形成;北方各族封建化,初步形成三省体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选官:九品中正制;

2、经济:

农业:《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杰出农书;出现间作、套作的复种技术,绿肥种植是耕作技术一大成就;三国时马均发明翻车(灌溉工具),北魏均田制、三国屯田制推行;耕耙耱技术形成,直到今天人们基本上都沿用。江南得到开发,开始赶上北方。

手工业: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成熟白瓷;

商业:社会动荡,北方商业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其相关税种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南方商业有所发展,出现草市和草市尉。

3、文化:

(1)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但吸收佛、道精华取得新发展——“三教合一”;士人群体的形成

(2)科技文艺: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和绘画: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草书成熟、晋代盛行行书,书法家王羲之和《兰亭序》;绘画理论精辟,顾恺之“以形写神”,士大夫画家活跃,文人画注意以形写神,画家顾恺之和《女史箴图》;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伴随着佛教的兴起,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也显示了辉煌的雕刻艺术成就。敦煌莫高窟开始出现。

哇一口气看到这

是不是对这俩阶段特征更加掌握了呢

下一期我们将带来

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不要错过哦

大题必考的阶段特征!你掌握了吗?(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