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国演弈的棋谱记录方法
一般的玩家玩三国演弈棋不需要考虑棋谱,一是比较复杂,三国棋盘大小差不多是象棋的3.2倍,又是三方对弈,四种颜色,不好记;二是确实没太大必要,就象象棋,大部分人也只是玩玩而已。

对于喜欢研究棋局的玩家而言,棋谱却是个不可或缺的东东。
以前有线上平台的时候,采用的是一种比较个性化的棋谱,以魏蜀吴每方从右至左1至17的竖线为基线(汉与吴相同),将53个三国人物和棋子一一对应,自汉献帝即位的公元189年开始,每一回合代表一年,颇有点纪年的意味。下一局棋一般都要经历几十年,有的超过百年,也有碰巧到280年,和三国统一的时间一样。
比如下面的棋局,记录方式是这样的:
189年 [吴]太史慈进7
189年 [魏]荀彧 进9
189年 [蜀]赵云 进7
190年 [吴]甘宁 进11
190年 [魏]张辽 进10
190年 [蜀]黄忠 进2
191年 [吴]潘璋 平12
191年 [魏]庞德 平7
191年 [蜀]魏延 进2
192年 [吴]吕蒙 平12
192年 [魏]庞德 进11
192年 [蜀]周仓 平8
193年 [吴]丁奉 平8
193年 [魏]张郃 进5
193年 [蜀]王平 平12
194年 [吴]太史慈进8
194年 [魏]庞德 退3
194年 [蜀]诸葛亮进9
195年 [吴]甘宁 进12
195年 [魏]曹仁 平6
195年 [蜀]张飞 进7
196年 [吴]鲁肃 进9
196年 [魏]徐晃 平11
196年 [蜀]赵云 进8
197年 [吴]凌统 进9
197年 [魏]庞德 退6
197年 [蜀]关平 进1
198年 [吴]周瑜 平7
198年 [魏]庞德 平6
198年 [蜀]关平 进1
199年 [吴]程普 进2
199年 [魏]庞德 进9
199年 [蜀]马超 进11
200年 [吴]太史慈进10
200年 [魏]夏侯敦平11
200年 [蜀]张飞 平6
201年 [吴]周瑜 进10
201年 [魏]张郃 进6
201年 [蜀]马超 进10
202年 [吴]周瑜 平16
202年 [魏]庞德 进3
202年 [蜀]关兴 进9
203年 [吴]周瑜 平17
203年 [蜀]关兴 退10
204年 [吴]周瑜 平10
204年 [蜀]诸葛亮退11
205年 [吴]周瑜 退5
205年 [魏]夏侯渊进15
205年 [蜀]赵云 退10
206年 [吴]黄盖 进6
206年 [蜀]张苞 进9
207年 [吴]徐盛 平6
207年 [魏]夏侯渊退10
207年 [蜀]黄忠 平9
208年 [吴]黄盖 退4
208年 [魏]乐进 平10
208年 [蜀]马超 退11
209年 [吴]黄盖 平17
209年 [蜀]张苞 退8
210年 [吴]黄盖 进1
210年 [魏]庞德 退1
210年 [蜀]赵云 退9
211年 [吴]周瑜 平15
211年 [魏]夏侯渊平14
211年 [蜀]魏延 退2
212年 [吴]周瑜 平8
212年 [魏]徐晃 进2
212年 [蜀]诸葛亮进9
213年 [吴]鲁肃 退7
213年 [魏]徐晃 平17
213年 [蜀]赵云 进7
214年 [吴]黄盖 平9
214年 [魏]夏侯渊平17
214年 [蜀]马超 退9
215年 [吴]陆逊 进9
215年 [魏]庞德 平5
215年 [蜀]魏延 平10
216年 [吴]吕蒙 平10
216年 [魏]夏侯敦进6
216年 [蜀]马超 进11
217年 [吴]吕蒙 进9
217年 [魏]夏侯敦平17
217年 [蜀]马超 退13
218年 [吴]孙权 平10
218年 [魏]夏侯敦平5
218年 [蜀]马超 退11
……
……
这种记谱方法的特点是个性化、形象化、游戏化,比较好玩,但是需要将棋子与53个三国人物对应,具体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
魏:曹操9
车:夏侯渊5,夏侯惇13
马:张郃6,张辽12
炮:庞德6,徐晃12
相:郭嘉7,荀彧11
士:典韦8,许褚10
兵:曹仁5,曹洪7,于禁9,乐进11,李典13
蜀:刘备9
车:关羽5,张飞13
马:赵云6,马超12
炮:黄忠6,魏延12
相:庞统7,诸葛亮11
士:张苞8,关兴10
兵:关平5,周仓7,廖化9,沙摩柯11,王平13
吴:孙权9
车:周瑜5,吕蒙13
马:太史慈6,甘宁12
炮:黄盖6,程普12
相:鲁肃7,陆逊11
士:周泰8,凌统10
兵:徐盛5,丁奉7,韩当9,蒋钦11,潘璋13
汉:刘协9
车:吕布7,董卓9,华雄11
炮:皇甫嵩9
在线上平台,这种对应很简单,但是在线下对战中就不方便了。
那么,在线下对弈用什么办法比较好?
资深玩家邻家默小七借鉴象棋,提出了一种类象棋的记谱方法,目前应用较广。现在其基础上略作整理,推荐给大家:
1、 基本公式
棋子名称+棋子所在基线+移动方式(进、退、平)+目标基线或进退格数
比如上面开头的游戏棋谱:
[吴]太史慈进7 [魏]荀彧进9 [蜀]赵云进7
用这种记谱方式依顺序就表示为:
马6进7,相11进9,马6进7
若是研究残局,则用省略号代替,省略号后即为该走棋的一方。比如:
1……,马6进5,兵9平10;表示此时该魏国走棋,魏上右边马,蜀左平移中线兵。
2、 相同棋子的处理
如果同一基线上或不同基线上有本方多个相同棋子,则需要在棋子名称前标注相对位置,即:
相对位置+棋子名称+棋子所在基线+移动方式(进、退、平)+目标基线或进退格数
相对位置的标注主要根据相同棋子数量的多少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有2个相同的,分别称为前和后,远离本方为前,靠近本方为后。比如中线上(基线9)有两个兵,前面的左移一步,则记为前兵9平10;
第二类,有3个相同的,分别称为上、中、下,远离本方为上,靠近本方为下。比如中线上有三个兵,最上面的兵前进一步,则记为上兵9进一;
第三类,有3个以上相同的,用大写一、二、三、四……表示,离本方最远的为一,依次排列。比如一方杀汉后得三车,加上已有的2个车,共五个车恰好位于中线上,其中第3个车左移4格,则记为三车9平13。
分类的好处是在实操中根据盘面情况可以适当简化,如很多情况下可以省略棋子名称或初始基线。比如下图中:

红箭头移动可标记为前兵平8,绿箭头移动标记为上兵平8,即可以省略初始基线;
将上图拿掉一个兵,9和7两条线上都有2个兵,如下图,此时可省略棋子名称,只以基线来表示:红箭头移动可标记为前9平8,绿箭头移动标记为前7平8。

对于多个相同的棋子,简化的原则是,能用棋子位置(前后上中下)说清楚的,可省略初始基线;位置也相同的,可省略棋子名称,标记初始和目标基线。
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必须严格按照公式才能标记清楚。比如在两条基线上有两种以上的棋子数量相等且大于等于2。下图中蜀杀汉,灭魏收编魏子,假如棋子移动如箭头所示,应该怎么标记呢?

绿箭头移动为:上兵7平8
红箭头移动为:上兵9平8
黑箭头移动为:中车9平8
白箭头移动为:中车7平8
当然,也可以不用区分前后上中下,只要本方基线上有多个(大于等于二)相同棋子,即可全部按第三类的一、二、三、四……进行标记,这样定义比较简单,虽然标记繁琐了些,但基本不会出错。
3、 特殊标注
轮空:三国棋中由于有被将先走规则,当将上家时(吴将蜀、蜀将魏、魏将吴),会出现轮空的情况,此时被轮空的一方标记为“空”。比如,车7平17,空,士9退8。表示吴车沉蜀底线将蜀,魏轮空,蜀落右士解将。
困毙:根据上下家情况判定,如成立则标记为“困”。
还有一些特殊状态,可以用以下最常用的符号表示。
将军:用“+”表示;
将死:用“-”表示;
杀汉:用“×”表示;
结盟:用“÷”表示;
胜利:最终获胜者标注“胜”;
认负:主动认负直接用“#”表示;
和棋:对局结尾标注“和”或“@”。
例如:车7平17+,空,-;表示吴车沉蜀底线将蜀,魏轮空,蜀被将死。
再例如:1……,……,马16进17×;表示蜀马杀汉。
另外就是结盟的时候在除号后面是否需要加上结盟的国名?这个则是加与不加都可以,加上清楚些,不加简洁些,比如,1.……,……,马14进16÷吴;表示蜀吴结盟。
关于棋谱记录法应用举例:如果灭上家,这样表示(比如吴灭蜀),当前回合:吴的动作+,空,-。下一回合:空(因为吴不能连走两步),然后魏的动作,-(蜀一直这样表示,表示灭国状态)。
还有就是关于灭掉上家的同时下家认负的标注,以魏杀汉魏胜那局举例:车9退11,车15进1+,空;下一回合: -,胜,#
总结一下就是,胜的方式只有一种,即“胜”表示即可。败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被别人所灭,用“-”表示;第二种困毙,用“困”表示;第三种主动认输,用“#”表示。

还有棋友提出纯以横竖坐标来记录初始位置,不妨叫作坐标记谱法,即以横竖基线确定唯一的初始点,然后用进、退、平表示移动方向或步数。基本公式为:
左基线+棋子名称+本方基线+移动方式(进)+目标基线或进退格数
左基线即横基线,本方基线即本方所在的竖基线。如此,则:
吴棋子坐标由蜀基线和吴基线确定;
魏棋子坐标由吴基线和魏基线确定;
蜀棋子坐标由汉基线和蜀基线确定。
因汉并非对弈的一方,为便于标记,参照三方把汉方的基线也按自右至左1-17标出,此基线仅用于蜀方棋子位置参考之用,并无其它意义。

如此则蜀右车的初始位置为1车5,右马的初始位置为1马6,右相的初始位置为1相7;
同理,魏右车的初始位置为1车5,右马的初始位置为1马6,右相的初始位置为1相7;
吴亦如此。因记谱按吴魏蜀次序,故并不冲突。
如果蜀上右边马,则记为1马6进5;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张图中:

红箭头移动可标记为11兵9平8,绿箭头移动标记为12兵7平8。
至于其它特殊标记,如将军、将死、杀汉、结盟、轮空、困毙等,方法同上。
这种方法能准确确定初始位置,对所有棋子一视同仁,基线上有多个相同棋子也无需特殊处理,但记谱有些繁琐,不够简洁。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2ial1q34sAb-g6dRHz_57g
弈之易官方公众号二维码:

【后记】2021年2月1日,是极不平常的一天,就在今天,弈之易官方推出了新的棋谱记录法!非常荣幸的是,本人于4年多以前原创的棋谱记录法被官方录用!(即类象棋的那种记录法)官方略加修改后出台了新的棋谱记录法!从今天开始,本人所创的棋谱记录法升级为官方记录法,本人作为一名普通玩家,倍感荣幸!
(虽然本人在本站的昵称不叫“邻家默小七”了,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已经默认“邻家默小七”就是我,而且本人在其他平台直到现在也基本在沿用“邻家默小七”这个昵称,而并没有统一替换成“某科学的邻家索菲”,所以我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在本站恢复使用这个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