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进阶·构成】


【海钓·进阶】-清晨五点零九
【海钓进阶·构成】
一条鱼为什么可以切成四种形状?这些鱼饵怎么贵的如此离谱?
看到有人在钓组上挂了一大串辣椒?听说一口咬下去就是一千?
这都是些什么奇怪的钓组!这个海钓怎么搞的那么复杂?玩不明白...
不明白?没关系!工具人队长正在待命~
【序言】

大家好、我是清晨五点零九。
今天给大家带来第二期-【进阶版·海钓攻略】,旨在解析海钓钓组的构成,解答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给大家带来的困惑。
距离上次的【三日初解】分享已过去了七天,距离海图发布也已过一旬X(截稿时已经是两周多了...,没关系、好饭不怕晚~!)。
(在这里要说声抱歉,本文的起始日期是4月16号,原以为17-8号就能发出来,所以命名为“一旬”。但近几日个人状态不是很好,测试钓组的玩法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熟练度肝不动、游戏更新BUG等、一些节奏负面内容影响心情,所以码字整理慢了。)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搞完了,所以言归正传、这就开讲!
本期的主要攻略内容:
关于各项钓组和技能(辅助)的延申解析,各类钓具配件的选用建议,海钓实践应用内容的进一步分析。这些内容我会根据钓组的解锁进度在各个配件分析中一并表达(不分章节)。

【海钓进阶(各类钓组的构成及应用解析)】
“工欲善其事...,先要会组装!”
上一次的初解篇,我将海钓涉及到的所有主要钓组进行了基本介绍;
所以这次,开篇的内容就是这些钓组的近一步解析,以及它们所涉及的辅助技能解析。
所谓辅助技能,大家可以理解为一种被动强化型技能;当你解锁了它以后,可以对你原有的钓组进行强化,让钓组可以装配更多的配件及功能;作用嘛,当然是用来钓更多更大的鱼啦!
本篇章除了解析技能以外,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会同时分析解锁这些辅助技能后,它们所能添加的配件的具体作用及选用建议。希望本文的内容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可以配置出你喜爱的渔具套装、充分体验海图的乐趣。
【海钓配件及应用、钓组和技能(辅助)的综合解析】
开篇之前,我先上传一张上期【初解篇】分享的钓组天赋树图,还是和上一篇一样,以此为基础将海钓相关的钓组配件和应用以及技能分为两个篇章进行讲解。

《状态类·钓组篇》

此前的【初解篇】因为测试内容和编辑时间等原因,对于钓组的具体分析并不详细,
所以这次就钓组方向进行一些补足,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选择。
【柳叶亮片钓组】
起点还是从柳叶亮片钓组的基础开始,正如【初解篇】所预测分析的那样,在这两周的游戏进程中,此钓组确实成为了大多数玩家升级熟练度、蹲星、搏巨物的首选钓组。所以依照顺序,这一次我们还是从它开始分析。
柳叶亮片钓组,就目前版本攻略至今的个人感受,我想将它定义为:“贯穿海钓所有阶段玩法的,浅层-中层作钓的主要钓组。”没错、这短时间的测试,我的感受就是,只要不钓底,综合能力最强的钓组就是它!
下文开始具体分析:
【柳叶亮片钓组的构成分析】

【鱼竿、渔线轮】这些初解篇已经说过了,在这里就不占篇幅了。
【震子线的作用和选择】
震子线在游戏中是必备的(你无法裸主线装配配件),它的长度固定为2米。
它在海钓钓组中的主要作用是链接各种钓组配件,包括状态类和海底钓类都是如此。


【柳叶亮片(主饵)】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主饵-柳叶亮片,其实也就是咱们现实海钓中的铁板;
在俄钓4目前版本中,它总共有10个系列、共计191个。

关于柳叶亮片和它的钓组在海钓中的定义:
首先!当然是作为主饵、用它(单指亮片)钓鱼。(废话)
其次,你也可以不当它作为鱼饵,而是将它作为钓组中控制水层用的配件(配重),将串钩(倒钓臂、75%解锁)上的三套副饵作为主饵,用它平衡和调节整个钓组的下沉速度。
所以、大家可以自由的更换主饵的大小来控制它下沉的速度;慢的下沉速度适用于你期望自沉接口的玩法、增加浅中层的搜索时间;更快的下沉速度更适用于你快速切入指定的水层,操纵状态诱鱼;极重且形状合适的主饵能给你带来最快的下沉速度。
当你选用重量大小偏轻的主饵时,钓组会以缓慢下沉的方式搜索浅水层,这是捕钓浅层鱼种的不二选择;适当加重主饵的重量,浅中层的作钓更可以自沉+状态一气呵成。
当你选用重量和形状合适(偏重)的主饵时,会更容易快速的刺破水层直达你想要的水层,然后操纵状态诱鱼。在拖钓模式中选用更重的亮片,调整好饵的入水角度,通过抬竿和侧拉鱼竿的方式,也可以将整个钓组控制在指定水层诱鱼。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柳叶亮片拟饵的形状也会对它的下沉速度造成影响。具体来说就是:“直柄造型的比弧度造型的下沉速度更快”。大家在调控钓组下沉速度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一因素。

我也在解读官方为什么会将它翻译成柳叶亮片,大概率是因为确实有些弧度造型的拟饵很像“柳叶”,然后俄罗斯那边也经常将它们称作“柳叶”的缘故。部分带有曲线造型的饵,会在水中呈现出特别的泳姿,以达到更好的诱鱼效果。
然后是关于柳叶亮片的大小型号对应鱼种大小的选用建议:
微型-小型鱼类(70-150)举例:沙丁、竹刀、蓝鳕、鲭鱼、鱿鱼等
中型-大型鱼类(200-250)举例:鳕鱼类、鲽鱼类、狼鱼类等
大型-海怪(300-450)举例:大西洋鳕、庸鲽以及海怪(月鱼、蓝旗、剑鱼、鲨鱼等)
海怪(500-1000)举例:嗯、就是海怪,克拉肯、克苏鲁、克尔苏加德那种。
就目前版本我的鱼口实测而言,柳叶用到500鱼口已经是极慢的了,巨型柳叶的鱼口会很差。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是Bond系列,我个人比较偏好Hunter系列,具体应用哪一款还需要看鱼种的开口情况。在一个系列中挑选哪一个具体型号,我个人的测试、通常都是以套装颜色的色系为起点去选择,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方式。
当然更直观的是抄作业,哪个口好用哪个,所以此后我也会放缓钓组的测试和玩法开发,将精力放在作业配置的测试上。
-----------
【鱼片】


鱼片总共分为四种大小,小鱼片-鱼柳-大鱼片-巨大鱼片(鱼头),此外还有死鱼(饵鱼/整条)。它们分属三个鱼种,其中绿青鳕类和大西洋鲭类玩家是可以通过捕钓该鱼类后自己制作,鲱鱼类在目前版本中并未实装到游戏中,需要通过金币购买。
在柳叶亮片钓组中,鱼肉并非主饵,而是一个搭配主饵(柳叶亮片)的引诱配件(主饵中鱼后会产生消耗)。
你可以这么理解,主饵中只有一个饵(柳叶亮片)能够中鱼生效,其次你往上装的八爪鱼也好、鱼肉也罢,都是引诱配件(吸引成分)。
我们可以根据亮片的大小和需要捕钓鱼种的大小,来选择鱼肉的大小。
目前的选择主要就是鳕鱼和鲭鱼两种,鳕鱼在鱼口方面的增效更多,以后或许会换口。
-----------
在这里、柳叶亮片钓组的主饵部分基础构成就讲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对逐步解锁的辅助类技能的作用效果和选用方式进行分析。
【柳叶亮片钓组”的完全体构成】

构成概览:
1、主饵-柳叶亮片;
2、辅助钩-(50%熟练度)(海钩);
3、吸引成分-荧光棒 (40%熟练度);
4、吸引成分-荧光管 (40%熟练度);
5、鱼肉-主饵的引诱(随主饵消耗);
6、串钩配件(辅助技能-倒钓臂·75%熟练度)、可同时添加三组配件。
-----------
【柳叶亮片钓组·吸引成分(40%熟练度)】

【柳叶亮片钓组的吸引成分】
共分为两个部件:基础·部件和钓钩·部件;前者有三类选项,后者有两类选项。
它们在钓组中的主要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诱鱼,说白了就是增加鱼口的。效果无需多言,很有用,这个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
【吸引成分-(基础)】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部件是作用于震子线中-主饵的尾端。

它总共有三个装配选择:荧光棒、海洋珠(海钓用的挡珠)、响珠。


这里顺便讲讲本次推出的海图-挪威海的水层深度,从地图上我们即可很清晰的得出一个结果:0-215米(少数具体区域最深可达230米左右),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它们以每50米作为一个分界线,分为四种深度;以此来搭配出一些配套(主要是重量与下沉速度)的钓组配置;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如果钓组配重不合适,漫长的等待换来一条小鱼真的很难受。
关于海水能见度和深度的之间的关系,我查了一些资料,因为游戏数据的简化,我们不需要考虑太多例如藻类,近海泥沙之类的因素。再结合游戏中的实践测试,初步应用建议是,正常天气下(白天),50米以内搜索都可以直接选用海洋珠,50米以下可选用荧光棒,狼鱼为目标时可以选用响珠。如果是阴天或晚上的话,可以直接无视水层,除了狼鱼响珠以外、一律荧光棒。
关于颜色的选择,我的建议是跟着主饵的颜色走,找相同色系即可;大家应该也能够发现我之前分享过的两套配置中基本是这样的配色方式。当然如果你想要玩些另类的,例如红配绿、黑加白,那也是很有个性的...。
-----------
【吸引成分-(钓钩)】
吸引成分-(钓钩)总共有两种装配选择:荧光管、八爪鱼。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部件作用于主饵(亮片)的鱼钩上,作用不必多说,肯定还是诱鱼用的。
首先讲出建议的前提因素-“作钓深度”,在我的测试中,当吸引成分装配为八爪鱼时,下沉速度会慢于荧光管,大家可以自行尝试,感受还是很直观的;所以这一点一定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并掌握,灵活的运用到你的选择中(自沉接口或打指定水层)。
关于这两者该如何选择,我能给出几个方向上的建议:
第一个选择,在使用轻的主饵(亮片)时,同时选用“荧光管”更快的下沉速度,更快的切水直达指定的水层进行状态操作。
第二个选择,在选用的主饵(亮片)因重量下沉速度过快时,选用八爪鱼来减缓下沉速度,保证饵在自沉时的中鱼几率。
第三个选择,纯粹浅层打浮的玩法,选用轻的主饵(亮片),加上最小的八爪鱼,慢速以自沉的方式来搜索浅层区域,简单来说就是拉小鱼摆烂。
其次关于颜色的选择,我的建议也是跟着主饵的颜色走,找相同色系即可;关于八爪鱼型号的选择,通过颜色,或者直接跟着你副饵(串钩-倒钓臂)上的八爪鱼走是最简单的。
当然还是那个当然、“当然更直观的是抄作业啦...”。
-----------

【柳叶亮片钓组·辅助钩(50%熟练度)(海钩)】
辅助钩是什么钩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辅助钩是“海具”中的部件-海钩;它的作用就是加鱼口!
先讲重点,经过这些天的实测,辅助钩对主饵(柳叶亮片)诱鱼/中鱼的作用很大,很重要!但如果你主要使用的是串钩(倒钓臂)上的副饵,它并没有影响。
关于辅助钩除了鱼口加成以外,会不会直接中鱼?这些天的观察下来,我没有发现鱼会咬在这个位置上,并且没有出现任何辅助钩部位(的钩子)有磨损情况。
关于辅助钩的选择,我的建议就是:钩子大小和主饵的三本钩一致,质量挑最好的。
顺便在这里简单串讲一下海钓所涉及到的所有鱼钩。
【海钓鱼钩】

目前版本的海钓中,总共涉及到了六种钩型。
海钩(单钩):用于柳叶亮片钓组-辅助钩以及串钩(倒钓臂)上;
它也是海底钓组中,经典海底钓组、链斗式钓组、天平钓组、死鱼钓组的专用鱼钩。
双钩(响铃钩):目前版本中它只应用于响珠钓组。
三钩(三本钩):安装在柳叶亮片、巨型软饵、死鱼铅头钩上。
铅头钩:它作为‘软饵汲钩钓组’和‘鱼肉汲钩钓组’的主饵鱼钩。
死鱼铅头钩:用于‘带鱼巨型汲钩钓组’,需在钩子上再装上两个三本钩。
弓角钩(Gummi Makk):不需要购买,弓角钩自带在橡胶管上;下文细说。
【关于海钓鱼钩的拉力】
目前我们所需要的拉力主要在于中船竿搭配181kg的尼龙引线,所以我对海钓相关的钩子做了初步的测试,下面放图给出拉力大于181kg钩子的数据图,让大家简单参考一下。
(因大家都暂无法使用重船竿,中船我建议181kg尼龙,190kg-205kg数据后期我再补)







-----------
【软饵和鱼片-汲钩钓(JIG)组的构成】
在【初解篇】我已经简单带过关于汲钩钓组的介绍,它们的操作方式和柳叶类似,不过相较于柳叶的固定水层(可选)打法而言,它们更适合钓底。当然,软饵和鱼肉在浅层与中层也是有效果的,在搭配上串钩以后可以作为水层玩法之一。
关于两个汲钩钓组的构成方式,它们的主饵构成部分不同于柳叶亮片钓组,汲钩钓组更加简化、只需选择合适重量及大小的铅头钩即可。后续解锁的倒钓臂功能和柳叶亮片钓组是一样的,它们的操作方式也和柳叶钓组一样,同属状态类钓组。
此外,我个人非常建议大家在解锁柳叶亮片钓组的辅助技能(前文中的吸引成分和辅助钩)之前,也就是熟练度在50%之前,优先选用这两个JIG钓组进行海钓,会比柳叶钓组(非完全体)的体验好很多。
因为很多内容在前篇和本篇前文中都进行了相关的介绍,所以我们在下文的钓组构成方面简单过一下,就不占用更多篇幅去讲其他内容了,大家只要记住它们很适合钓底就行啦。

【普通(软饵)汲钩钓组-(30%熟练度)】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它普通软饵,因为后面还有一种巨型软饵,在这里为了方便区分。
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是手工泡沫(小型)系列,中型的7/9/120系列,在大型的应用中
新出的V1和咸鱼的鱼口都有不错表现,具体应用哪一款还需要看鱼的开口情况;初步选用时,我还是比较建议根据整个钓组的套装颜色去搭配。
关于“软饵(普通)”的型号大小选用建议:
微型-小型鱼类(小型软饵);中型-大型鱼类(中型);大型鱼类-海怪(大型)
-----------
【鱼片汲钩钓组 -(35%熟练度)】

前文中有讲到(引用):
鱼肉总共分为四种大小,小块鱼片-鱼柳-大块鱼片-巨大鱼片(鱼头);此外还有死鱼(饵鱼/整条)它们分属三个鱼种,其中绿青鳕类和大西洋鲭类玩家是可以通过捕钓该鱼类后自己制作,鲱鱼类在目前版本中并未实装到游戏中,需要通过金币购买。

关于“鱼肉”大小的选用建议:
微型-小型鱼类(小鱼块)
小型-中型鱼类(鱼柳)
中型-大型鱼类(大鱼块)
海怪(巨大鱼片“鱼头”)
-----------

【倒钓臂(串钩)(75%熟练度)】
首先请允许我在后文中(包括以后的介绍中),都以“串钩”这个名词来称呼它,因为这个“倒钓臂”的翻译让我感觉十分拗口,虽然它不是现实意义中的尾部加坠子的串钩,不过我们把主饵当作坠子就很像了。
“串钩”技能,可以说是目前版本海钓玩法的半个灵魂,状态类钓组都会因为它的解锁产生质的飞跃;所以对于海钓的技能熟练度而言,75%就是第一个门槛。
-----------
【串钩的意义和作用方式】
当你解锁串钩技能后,可以同时装配除了主饵以外的三套副饵,每一套中的拟饵都可以对鱼口‘单独生效’。
换一种形容方式:
大家可以理解为我们同时摆了四根海竿(例如飞德149),挂着四个相同或者不同的鱼饵(例如各种面团),同时作钓;但是不同的是,目前版本的游戏中并未实装多飞(同时中几条鱼)这种功能,所以我们只能在这四根鱼竿中拉‘最先中鱼’的那一根、只能获得那一根鱼竿上钓到的鱼;鱼入户以后相当于我们把四根鱼竿都收起来了,然后再次重新(同时)抛投四根鱼竿。
关于主饵以及串钩、这四套饵之间的鱼口会受到影响吗?我能给出的答案是“不会、但也会有”,这个不矛盾哈。
整个钓组的搭配会影响了下沉速度,下沉速度会对鱼口有影响。
但是我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下沉这个影响以外,它们之间的鱼口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它们会各诱各的鱼;具体大家可以同装几套大的副饵,其间装一套小副饵,就能够明显的感受到鱼会使劲的咬那个小的。
所以在钓组中,串钩各套副饵的选用决定了玩家钓鱼的成果,关于串钩四个鱼饵的大小组合方式,本节的末尾(讲完串钩的鱼饵内容后),我会进行一些个人解析和推荐。
-----------
【目前版本串钩·可以强化的钓组】

**柳叶亮片钓组**
**带拟饵汲钩钓组**
**带鱼片汲钩组**
**链斗式钓组(2023-4-18更新后添加)**
-----------
【目前版本串钩·可以配备的拟饵】
目前版本串钩可以配备的拟饵总共有四种(链斗除外、结尾另说),分别是‘软饵(普通)’、‘八爪鱼’、‘虾’、‘弓角钩’。
这里先提前加入一个前提:当你使用串钩配件时,钓组的下沉速度将会被放慢(在后文中我会具体分析)
【软饵(普通)】

通过串钩功能,我们可以将最多三组软饵加入到上述的三个钓组中(链斗不可以),作用自然还是软饵原先的作用,不同的是,下沉速度的放慢加大了自沉接口的几率,但同时也降低了你钓底的效率。
关于应用这一段就直接摘用前文的内容了(细看过的可以略过),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是手工泡沫(小型)系列,中型的7/9/120系列,在大型的应用中新出的V1和咸鱼的鱼口都有不错表现,具体应用哪一款还需要看鱼的开口情况。
关于“软饵(普通)”的型号大小选用建议:
微型-小型鱼类(小型软饵);中型-大型鱼类(中型);大型鱼类(大型)
【八爪鱼】

它总共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三种不同的大小(第一种除外、它还有格外的小、中、大三个型号的荧光色款)。
我个人有个想给它们别名的建议(主要是因为其中两款拟饵名称的数字重合了,容易混淆),这里只是在配图中附带上我的建议,该怎么叫还是随大家,怎么方便怎么来。



八爪鱼就近一周的测试表现来看,不论是小鱼还是巨物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暂时可以定位串钩主力鱼饵;之前鱿鱼开过红色和黄色的八爪鱼口,目前在搏巨物的颜色中粉色最为突出,以后肯定会根据鱼口周期轮换其他的颜色,本篇分享旨在原理和构成上的分析,所以具体应用还是根据以后的鱼口情况再行测试和推荐。
三种八爪鱼的鱼饵大小也是不同的,整体来说:章鱼<鱿鱼<乌贼
不过实际上它们都能够发挥出对应大小的功效,所以不必在这里纠结选择问题。
关于“八爪鱼”类拟饵的型号大小选用建议:
微型-小型鱼类(小型八爪鱼);中型-大型鱼类(中型);大型鱼类-海怪(大型)
【虾】

虾总共分为两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两种不同的大小。
截至目前的测试结果而言,虾的定义主要是用于捕钓微小型到中型的鱼种,它的诱鱼效果非常的好,各种颜色在几天的轮换测试中都发挥了很惊人的效果;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感受是,它对于大型鱼种和海怪的诱惑力并不是很强;所以我们可以选用小型虾作为蹲星钓小鱼和打频率(升级技能熟练度)的选择,选用中型虾作为中小型鱼种的蹲星选择。
(当然这也并非绝对,在我4月17日分享的75米刷熟练度配置时,有个老哥竟然同点位配置用7.5的小虾米钓到了目前绝对榜1的189kg月鱼)。
目前的鱼口已经呈现出颜色和点位轮换的机制,所以具体应用还是根据以后的鱼口情况再行测试和推荐。
关于“虾”类拟饵的型号大小选用建议:
微型-小型鱼类(小型虾);小型-中型鱼类(中型虾)
【弓角钩·80%熟练度】

在目前版本中、弓角钩的总分为两种配色(纯色和拼接双色),每一种又根据自带弓角钩子的大小分为四种大小(6-8-10-12)。
讲到这里,首先还是和大家统一一下关于这个拟饵称呼,现实中人们通常叫它“弓角钩”,简称“弓角”。这种钩子一般都会在外侧包裹硬塑料或者橡胶,饵和钩子是一体的。
队长建议以后大家就这么称呼它吧,这几天直播间总有水友问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名词,例如那个“弯弯的仙女棒”、“大管子”等等,让我很不知所措...。

或许是因为弓角初始鱼钩就很巨大的缘故(最小的弓角强制装配了巨六的鱼钩),所以它似乎对微小型鱼种的吸引力非常弱,可能鱼很难吃的下去。不过从鱿鱼这种大小的鱼种开始,它们的表现就开始突显出来了,上周、也有国区的老哥使用10号大小的弓角斩获了星鼠鲨;在我截至本文撰写时,仍未通过12号大小的巨型弓角捕获到合适的鱼种。
所以对于弓角的鱼口测试还算顺利,综合表现很不错,我曾也有通过串钩三弓角打鱿鱼破千的小时(13条鱿鱼中弓角占了大半,几次测试中都有弓角中黑鲳的情况):

所以,我们可以选用它们来搬砖、以及捕钓一些稀有鱼种,甚至捕钓海怪。
关于“弓角”类拟饵的型号大小选用建议:
小型-中型鱼(小型弓角);中型-大型鱼(中型);大型-海怪(大型);海怪(巨型)
串钩的构成部件解析就到这里了,下文再进行一些综合问题的补充:
【串钩钓组的特例】
在前两天的更新中(2023-4-18),链斗式钓组的副饵解锁归为串钩(75%倒钓臂开启时解锁),链斗式钓组的串钩无法装配软饵,但可以装配海饵(鱼肉、海虫、虾、贝类)。
实测最大的价值是用来钓底,但是如果选用八爪鱼或者虾的效果远不如使用状态类钓组的自沉+打水层有效;相比之下使用链斗串钩时,我更建议选用海饵。
【关于串钩各套副饵的组合方式】
选用更加合适的配件会决定玩家的钓鱼成果,所以关于串钩四个鱼饵的大小组合方式我进行一些个人解析和推荐。
首先就是在刷熟练度的场景中:
当我们想要刷熟练度或者蹲小鱼星时,我们可以选用小(70-100柳叶)+小小小(最小的虾或者八爪鱼)的组合,打最快的鱼口频率。
在蹲星时(以蹲鱿鱼为例):
当鱿鱼在20-35米浅层时,我们可以选用“小(70-150柳叶)+中中小/中(中号的虾、八爪鱼、小号的弓角)”的选择。当鱿鱼出现在50-60米左右深度时,可以选择“大+中中小/中”的调整方式,将柳叶直接加重(注意一定要适用于鱼竿测试重量),作为快速下潜到指定深度的选择,将副饵作为主力。
当我们要抓捕海怪时:
目前主流的配置就是之前推的那套粉红色猛男套(中+大大大)组合,组合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榜上的海怪基本都是那些出的;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也可以适当调整一下这套暂时固有的组合方式。
例如你可以减小主饵,来进行20-40米的打浮;或者加大主饵,搜索更深的水层。
如果不想罚站,在副饵里加一个“中”,搞成(中+大大中);或者希望搬砖同时也能碰瓷,搞一套(中+中中大)的组合在保证鱼口的前提下去碰碰运气。
说不定你原本想钓个“鲨”,结果钓了个“钓”;原本想钓个“钓”,结果又钓个“鲨”。
这种满意的结果总会让人不那么鲨钓的罚站、不是么?~
上述这些都是以举例的形式分析给大家的,希望大家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维,灵活的搭配和运用自己的钓组;兄弟们加油,等大家的举一反三,让队长可以抄到爆爽的作业!
【关于串钩配件与下沉速度的影响】
下沉速度对比:虾=八爪鱼 < 软饵=弓角 < 无串钩配件
当你使用串钩配件时,钓组的下沉速度将会被放慢(因为浮力的原因?),不过这并非不利影响,因为这些副饵非常适合在自沉过程中进行诱鱼。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主饵(亮片/铅头钩)的重量或者副饵的选用来调节我们所需要的下沉速度。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当我使用‘虾’或其他副饵作为主力打深水层(50-80)的鱿鱼时,或者当我想使用串钩搭配三组“软饵(普通)”钓底时;为了减少钓组在浅水层下沉的时间,我可以选用较重的柳叶亮片作为主饵,用它作为使钓组快速下沉到指定水层的配件、而非主力鱼饵。
当我使用‘八爪鱼’或者‘虾’作为主力,但主饵鱼口也好、所以也不能变换大小时,可以选用一根弓角作为配重,略微增加钓组的下沉速度。
【关于串钩的其他问题】
关于串钩每套配件在钓组中的排列顺序:(主饵-副饵1-副饵2-副饵3-竿稍)
我在实测中多次变换了不同副饵的排列顺序,结果是对副饵的诱鱼效果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大家随意组合即可,不需要考虑排列的这些细节。
最后是关于串钩配件里海洋珠颜色的选择,上文中也提过了;我的建议是跟着串钩副饵的颜色走,找相同色系即可;大家应该也能够发现我之前分享过的两套配置中基本是这样的配色方式。当然如果你想要玩些另类的,例如红配绿、黑加白,那也是很有个性的...。
-----------
【巨型软饵(JIG)组和巨型鱼肉汲钩钓(JIG)组-(85%熟练度)】
【带硅胶巨型汲钩钓组/巨软】

首先吐槽一下、相比这个拗口的名字,我还是更愿意叫它巨软JIG钓组,简称“巨软”。
这个钓组的意义非常直观,它就是软饵JIG钓组的巨大化版本;它虽同属状态类钓组,但无法装配串钩。它的钓组结构非常的简单,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人造拟饵钓组’+鱼形饵去理解,一个饵上装两个三本钩。
这个钓组目前的使用感受是,不愧是巨型软饵,钓底的效果真的很强,我想不管大家认可不认可这个钓组,庸鲽一定非常认可...;
除了钓底,试了中层接口和状态也会中鱼,但是相比跳底而言还是差很多;可以说全系列的巨软都比较针对大型的底层鱼种,也具备碰海怪的机会。
关于巨软的个人初步选择建议:

首先吐槽一下、相比这个拗口的名字,我还是更愿意叫它巨软JIG钓组,简称“巨软”。
这个钓组的意义非常直观,它就是软饵JIG钓组的巨大化版本;它虽同属状态类钓组,但无法装配串钩。它的钓组结构非常的简单,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人造拟饵钓组’+鱼形饵去理解,一个饵上装两个三本钩。
这个钓组目前的使用感受是,不愧是巨型软饵,钓底的效果真的很强,我想不管大家认可不认可这个钓组,庸鲽一定非常认可...;
除了钓底,试了中层接口和状态也会中鱼,但是相比跳底而言还是差很多;可以说全系列的巨软都比较针对大型的底层鱼种,也具备碰海怪的机会。
关于巨软的个人初步选择建议:

目前版本的巨软虽然有九个系列在售,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可以简化的将它当作一个色系(共计14种颜色)、三个系列(M25、XL33、XL38);每个系列中有三个不同的重量(大小并未改变,只是重量),这个重量主要是用于调节下沉速度(因为巨软没有使用铅头钩、没办法通过选择铅头钩的大小来控制下沉速度)。
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是否需要直接钓底(同型号中更重的),或是兼顾中层的自沉接口和状态(同型号中偏轻的),是否想要搏更巨大的鱼(更大的型号)。
鱼口频率方面:M25系列>XL33>XL38;
特别补充:任意一款所附带的原装钩拉力都>181kg,可直接使用(这也是饵贵的原因)。
-----------
【带鱼巨型汲钓钓组/死鱼JIG】

再次吐槽一下、相比这个拗口的名字,我还是更愿意叫它死鱼JIG钓组,简称“死鱼JIG”。
这个钓组的意义非常直观,它就是鱼肉JIG钓组的巨大化版本;它和巨软JIG一样,虽同属状态类钓组,但都无法装配串钩(超重警告?)
这个钓组的结构也非常简单粗暴,死鱼铅头钩+死鱼,所以下文我会就这两个部件的使用感受分别给出一些应用场景的选择和建议。
首先是关于“死于铅头钩”这个部件,我简单说一下我对它的个人看法:

首先它虽然在渔具中被划分为“鱼钩”,但是其实并没有起到以往概念中鱼钩的作用;它并不承载拉力,拉力需要通过加装的两个三本钩承担,磨损速度很快(我打一晚上可以掉3%),在目前版本中有五种颜色可选,这说明了它们更多的是承担了诱鱼的效果。
关于死鱼铅头钩大小的选择,我认为它们并不会太多的影响鱼口(不是绝对的不影响),更多的意义是在于重量和下沉速度的选择。那条睡鲨就是150g最小的型号上的,此外如果将型号拉到最大极限(750g的)挂上两公斤多(2200g)的死鳕,即便是重船(测试:400-2500)也会超重爆红。
所以、我个人更建议你选择时考虑作钓海域的深度、和所需要的下沉速度即可。
例如如果你是为了尝试浅层(20-50)接口并且打打状态,你可以选用小型号的;
如果你是为了快速下沉钓底,可以在不超重的情况下直接拉满;
如果你是为了拖钓模式保持固定水层,也可以在不超重的情况下直接拉满。
特别补充:任意一款所附带的原装钩拉力都>181kg,可直接使用(这也是死鱼钩贵的原因)。
其次是关于使用死鱼JIG钓组时,“死鱼”这个鱼饵大小的一些个人实践感受:
小型死鱼的鱼口不错,中型的虽然不快、但是也还不算罚站,大型的基本上就是罚站。
通过这几天的测试结果,我将死鱼的大小分为下面三档:

对于它们的应用和初步感受是:
小型的死鱼鱼口和大块鱼肉差不多、适合小到中型鱼种;
中型的死鱼鱼口介于大块鱼肉和巨大鱼肉之间、适合中到大型鱼种;
大型的死鱼鱼口比巨大鱼肉还要慢,只适合蹲海怪。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中的死鱼JIG钓组限定了可用死鱼的长度,不得小于25CM。
-----------
状态篇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一下海底类的钓组

《海洋底部类·钓组篇》
关于海底钓组,目前个人感受的几个钓组并没有不如预期中的强,相比状态类钓组缺少了主动性,拖钓的鱼口表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不过优势也挺明显的,至少对你的右手和鼠标右键很友好,摆烂嘛、很重要!
在操作方式里、除了拖钓外,沉底后顺着洋流漂和原地抬竿这两种方式也能诱鱼;我也尝试了浅层和中层的拖钓测试,但是除了天平以外、其他的钓组不是特别理想。
先来个海底钓组通用的钓组结构分析:

【鱼竿、渔线轮】没啥说的..
【震子线】

和状态类钓组一样,海底钓组的震子线也是必备的(你无法裸主线装配配件),它的长度固定为2米。它在海底钓组中的主要作用是链接沉子,然后通过沉子转接海引线,海引线上再装配各种配件。
【海沉子和海响珠】

海沉子适用于除了“响珠钓组”以外的其他海底钓组。
它的选择并不多,两种无色无荧光的,四种有色有荧光的,没有飞德鲤鱼竿的沉子那么多花样。除了在很浅的坑里作钓以外(估计都一样),遵循越贵越对的原则和对荧光的需求,我们直接在后面四种有色荧光的沉子里做选择即可,至于该选什么颜色,跟着鱼口的具体情况来。
海响珠只适用于“响珠钓组”和“死鱼底部钓组”。
它的选择更简单,狼鱼的介绍也是深水鱼,荧光色优选。
【海引线】


海底钓组除了需要震子线外,还必需要装配海引线,海引线与震子线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选择长度(40-250cm),这一点也是这个配件唯一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在官方的指南中这样写道:“引线的长度取决于船漂流的速度,如果船漂流速度快,你可以使用长达2或2.5米的引线。”
首先是理解“船漂流速度快慢”这一点,结合我们能操作和调控的空间,当我们在顺风的情况下,开启拖钓模式船速最高可达4节,这应该就是最适用于2-2.5米引线的场景;逆风时最低为2节船速,在折中的选项中为1-1.5米;在停船完全靠洋流飘动的时候,40-80厘米作为原地的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你将海引线作为最薄弱环节时,只会损失该组海引线和它所装的配件(例如两根海引线的环节, 哪根弱断哪根),这一点还是比串钩的一炸一大串强一点点的。
【经典海洋底部钓组】与【带响珠的底部钓组】

这两个钓组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真的很像,钓组结构和可用的鱼饵基本都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沉子、钩子和吸引成分的不同,我个人认为目前响珠相比经典而言更胜一筹,不过技能点都是通用的,自行选择即可。
【海洋水底钓组·吸引成分(70%熟练度)】

就像柳叶亮片钓组一样,海底钓组也可以通过解锁“吸引成分”技能强化钓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强化三个不同海底的钓组,并且每一个钓组对吸引成分的使用权限还都是不同的(我也不确定这是开发组蓄意为之的钓组特点,还是又一种BUG,不敢随便判断,左右补丁横跳搞得我不自信了...)。
关于海底钓组吸引成分的不同之处:

本着事出反常必有妖的判断,我认为这里肯定还是有文章的,这样经典和响珠对比而言、响珠的优势又多了些选择。但是我对此目前的测试较少,暂时还没有关于吸引成分的明显结论,数据总量积累的还不够多,我后续还会跟进这方面的测试,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一起试一试,交流一下使用感受。
【底部钓组的第二根引线(90%熟练度)】

这个强化技能也比较容易理解,大家可以把它当作海底钓组里的“串钩(倒钓臂)”;
经实测感受它们的作用方式也是和倒钓臂一样的,相当于同时双杆抽奖,二选一中鱼。
不同之处在于海底钓的串钩只能额外附加一组配件。
原本链斗式钓组也可以被这个技能强化,但是4月18日的更新中已经更改为由“倒钓臂-75%”来强化它了。
它的作用就不必占用篇幅了,肯定是质变的;只是目前海底钓组整体不太强,没有凸显出像串钩那样的效果。
-----------
【底部死鱼钓组】
关于这个钓组我暂时没啥能说的,因为还没解锁,熟练度啊熟练度...。
不过死鱼JIG钓组我也试了几天了,暂时不能理解这两个钓组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如果单纯只是下沉速度或者拖底的话,‘底部死鱼’能办到的‘死鱼JIG钓组’也能办到。
我能从面板上看到的最大区别就是,13cm-24cm的死鱼只有“底部死鱼”才能用,结合这几天测试中死鱼越小鱼口越快的感受,我感觉用它蹲中小型鱼种的星应该会有很不错的表现(我对小号的死鱼印象挺好的,毕竟上来体验第一条就送了蓝冠、鱼口还很快)。
关于它奇怪的钓组构成:

总之感觉很奇怪,暂时不评价了,纸上谈兵没意义,贴个图。
-----------
【天平钓组】

天平钓组在海底钓中结构非常简单,它只能选用两种类型的鱼饵-鱼柳和面条虫(硅胶蠕虫),它也是目前版本的海钓中唯一可以使用面条虫的钓组。同时它也拥有专属的海钓渔具-长柄海钩(Aberdeen)、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发组没有将这个鱼钩单独分类,不过确实有在指南中明确指出此鱼钩适用于天平钓组。
在我的实测中,天平钓组的鱼口算是海底钓组中相对不错的,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鱼小,或许和鱼饵的限制有关。具体的操作方式中,个人感觉鱼口最好的就是拖钓-拖底。
此前、因为轻型船钓(海底)杆存在严重的损耗BUG,所以我没有推荐大家出以及使用它,现在部分玩家也拥有了中船,我建议大家可以在无聊的时候尝试一下这个钓组,用于摆烂蹲蹲小鱼星还是很不错的。
-----------
【链斗式钓组】

链斗是最后收尾的钓组,正好来作为两个篇章的总结。
它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底钓组,拥有沉子却又有状态类的串钩和拟饵可用(除了软饵),在能使用串钩的情况下,它又可以使用海饵(肉、虾、贝、虫等),算是一个究极的混合体了。
经历了一次改版以后,原本90%才能解锁的副饵也可以提前到75%解锁。不过目前版本的链斗钓组,在鱼口上并没有给我带来表现突出的感觉。在我看来或许是受到了海底钓组目前相对弱的影响;此外、链斗钓组的海引线也被限制了长度(仅限40-50cm),这也会间接的影响鱼口和操作空间。
但是乐观看待也还是可以体验的,毕竟大家都有一颗DIY的心,这种目前版本唯一的究极DIY钓组也正对胃口。

而且目前挪威海的鱼种还没有出全,和原先流出的资料以及钓鱼站的宣传海报而言,还差十几种鱼;就拿螃蟹来说,如果按照现有的钓组,我会认为哪个钓组最适合钓螃蟹呢?链斗!毕竟究极自助餐嘛~

【尾声】

好啦,到这里本篇【海钓进阶-构成】就结束啦!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本文自4月16日(上周日)起笔,原以为17-18日就能完稿,结果完稿时已是4月23日(这周日),大家看完是否感觉漫长?我写的感觉也很漫长...。其实倒不是说内容的多少,
相比前年的路亚攻略算是小菜了,;主要还是测试需要更多的时间,然后有几天状态很差停笔鸽子了。
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慢工更能出细活、好饭不怕晚!
希望这篇进阶版的攻略分享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熟悉海图,体验更多俄钓带来的乐趣;我也期待可以看到更多百花齐放的玩法和配置,队长等着抄作业了哈~!
无需多言,还是那个大家熟悉的工具人队长~,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