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旗》第九章 出征
2090年11月15日,淮海国维新政府成立,东方赤党为执政党,其他政党与东方赤党合作,毕林先生为第一任主席,国内武装部队改名为国防军,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向国联递交了加入申请,进行外交上的努力,但换来的却是几个国家的封锁和宣战,派往国联的代表左铭还被捕入狱。
由于淮海国缺少南北向的纵深,所以毕林先生担心南海国倒向侵略者后的军事政治影响,为了稳住南海国,他要求对方公开发出武装中立声明,但被对方拒绝了。南海国方面本来不想选边站队,但是当国联于2091年1月2日通过对淮海国采取军事行动,组建“国际联军”的决议后,大部分政客都选择向国联军低头,更有甚者想要加入国际联军。东方赤党在得知消息后展开了宣传战,他们将唇亡齿寒的道理和南海国政客的软弱本质讲给平民和士兵,号召大家进行坚决的抗争。1月3日,为了表示战斗到底的决心,淮海国国防军更名为震旦军,血旗成为了军旗,《保卫阿姆》又成为了国歌,《出征》成为了震旦军军歌。
《出征》:
淮海定,炎运兴,跨蹈东南聚列英,
北风动,征尘起,万千虎狼凶煞行,
一怒雄威鬼神惊,再怒摧朽天柱倾。
舍却头颅千百万,矢志同心何宇平!
投笔束汗青,乘风挽长缨,
男儿出塞不须还,愿将忠骨筑新关。
待乱戡,携手倚天裁神山!
毕林先生向东方世界发出了《东方总动员令》(第5号命令),向西方世界发出了《告西方世界书》。从1月3日起,淮海国就进入了紧急状态,大量平民有组织地疏散到北方的黄海国,工业设施也进行了转移离散,大量的工事被构筑起来。1月4日夜,淮海国任命罗哈为震旦军总参谋长,负责南征事宜,他们必须和国际联军争分夺秒抢夺南海国的控制权。但是当1月7日国联通过了对淮海国全境进行中子弹打击的决议后,南海国就彻底倒向了国际联军一方,在国联许诺将淮海国西部割让后,南海国正式加入国际联军。
1月5日傍晚,罗哈通过传送门来到薛静雯的后宫中,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女皇陛下,罗哈先生来了。”有人通报薛静雯,很快,衣衫不整的薛静雯将罗哈揽入怀中,她的背后,则是一脸羡慕的骑士男孩。
“我要去前线了,放心,只是去指挥而已。”罗哈自知这样的轻描淡写无法令人放心,可他又能做什么呢?
“你也放心吧,姐姐会幸福的。”
“也许这样说很过分,但我还是想说出自己的愿望,我希望能和姐姐生一对龙凤胎。当然生孩子很痛苦,我也尽不了一个父亲的职责,所以请你再找一个人扮演孩子的父亲。”
“这,当然可以。”薛静雯当然明白做母亲的艰难,她也犹豫,也恐惧。
“如果世界和平了,我就和你一起生孩子。如果在这之前我战死了,就只能让别人扮演父亲的角色了。”薛静雯听到这里转身又将骑士男孩揽入怀中。
“宝贝,你愿意和我一起养他的孩子吗?当然,我们之间也会有孩子的。”薛静雯吻了一下骑士男孩,弄得罗哈心中醋意升腾,而骑士男孩的占有欲也被激发了。可他们什么也改变不了,罗哈改变不了薛静雯的花心,而骑士男孩也无法违心破坏他们间的友谊。
“可以,我能把他的孩子当成我的孩子,但孩子们成年时要知道真相。”
那一夜,骑士男孩和罗哈共同服侍女皇,但天亮时,和女皇一同起床的只有骑士男孩,这时的她才号啕大哭起来……。
“女朋友答应给你生孩子了?”在地下室中,毕林问正在狼吞虎咽的罗哈。
“答应了,她的另一个男朋友答应做孩子的父亲。”罗哈倒看似沉稳冷静。
“你们还真开放,要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安排后事,我保证会有三倍的人为理想而战。”
“也许吧,另外我定下了下一次和她见面的时间。”
“什么时间?”
“胜利或死亡。”
“给我看看你女朋友的相片。”
“只有前5页的能看。”罗哈从心口处摸出一本相册交给毕林,毕林一看不由得赞叹连连。
“海伦值得全希腊再战十年,而她值得你再战一千年!”说着毕林又接着往后翻,他一下愣住了。
“别住后翻,那是留给我自己用的。”
……
1月7日,南海国加入国际联军,淮海国否定了南海国的政权合法性,拉开了岭南战争的序幕。
岭南战争的第一阶段是抢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占领关键目标,敌人一触即溃,经常成建制投降。1月14日,为了挽回颓势,国际联军总司令麦凯撒宣布将对南海国的被占领区进行中子弹打击,这一决定在国联会议上勉强通过,贪心的麦凯撒又试图通过对投降的国联部队进行战术中子弹轰炸以图提高士气,这一决议遭到了各国一致反对,他还因此落下了个“核疯子”的称号。1月15日中午,松江城被星国发射的第一枚中子弹命中,随后是河间、庐州……。尽管淮海国做了一定的防空准备,但是在短短14天内还是有357万人痛苦死去,为了缓解濒死者的病痛,医院向他们发放大量镇痛药物,立法委员会也紧急通过了《安乐死法案》。因为可怕的核战争到来,绝望的情绪蔓延到了每个地方,在前线,士兵们在作战时越来越轻视自己的生命,在后方的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自杀率居高不下,由于在后方男人稀缺,女性出轨和偷情成为常态,女性猥亵男性的案件激增,享乐主义充斥着每个地方,总之,这场绝望的战争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为了稳定民心,毕林先生面向全国讲话,“既然死神在等着我们,那就让他多等一会吧。在死亡来临前,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尊严,决不再让任何人践踏它,全国的工农兵和知识分子要团结起来,反压榨反剥削,最后的时光,我们要为自己而活!……”这段绝望而又真诚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八小时工作制也从此贯彻落实,职场不公正事件几乎消失,娱乐业被视为和工农业一样重要的产业,甚至在前线都专门设立了“士兵娱乐委员会”,大量的文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虽然这些措施降低了工农业产值,但也让崩溃的人民重新获得了凝聚力。
由于只有玄铁和寒武两国在暗中提供情报,所以淮海国能发现和摧毁的各国卫星数量很有限,在空天战中居于劣势,为此淮海国空军便将主要目标放在袭击敌方舰船上。但在2月17日庞大的各国联合舰队进入南洋之后,袭击就很少得手了。
国联第一混编舰队共有37艘航母,33艘两栖攻击舰,27艘战列舰,18艘巡洋舰,33艘濒海战斗舰,113艘驱逐舰,92艘护卫舰,23艘核潜艇,229艘保障舰船以及19个浮动码头组成,而淮海国只有三艘护卫舰可用。2月19日,第一支国联的援军登陆,随后的7天内,180万国联部队兵分三路向北进发,而淮海国方由于后勤所限仅能在南线部署120万兵力,而且装备训练上大大落后于国联军,常规的战法根本难以奏效,必须要出奇制胜。
“放手去干,不要考虑后果。”毕林先生的这句话给罗哈吃了颗定心丸。他命令自己的副将白杨去内陆集团军群,自己坐镇濒海集团军群,由于缺少卫星通信,临时指挥权被下放至旅团一级。2月26日,濒海集团军群遭遇了快速北上的东线国联军主力,战斗进行到第二阶段。国联军很重视侧翼防御,这让擅长穿插战术的震旦军很不适应,原定的诱敌深入作战计划失败,只能就地展开阻击交替撤离。
这时的震旦军上下早已将生死胜负置之度外,但罗哈做不到这点,因为他继承了震旦武君吾夷的记忆,知道先辈们2400年来的奋斗,他实在不甘心。
“下命令吧,大不了咱们同志死在一起。”
“没错,现在的日子生不如死。”
“吾夷(震旦武君)说过:存我三寸气在,无你一日安宁。我今天也要说:存在即威胁,存在即战斗,存在即胜利。”在会议上,罗哈说话了,“我们不能一心求胜或者一心求死,而应当做好长期抗争的准备。我们只要存在一天,就能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得不了一点好处,我们的枪可能打不过他们,但我们的嘴却有可能打败他们,要知道政治经济军事是分不开的,他们必须要为自己考虑。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还是有一丝胜算的。”见大家将信将疑的样子,他又补充道“这场战争中我们吊民伐罪,是正义的一方,一时胜负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我们是必将要胜利的!”大家稀稀拉拉地鼓起了掌,但气氛还是压抑得绝望。
“各位先分析一下战争形势吧。”
“西线我军依托山林地带有效地阻击了敌军前进,但中路我军在平原地区被突破,主力部队正在转进,东线我军遭遇了敌军主力,正拟撤往罗霄山和武夷山防线。空军方面敌方已经在南洋取得绝对制空权,我们的飞机再也无法袭击敌人的舰船了,在后方,敌人进行了毫无规律的中子弹轰炸,大家不敢轻易离开防空洞,我们的生产受到很大干扰。唯一的好消息是黄海国对外的海路运输还没有受到干扰,玄铁和寒武的物资还可以运进来,只是不知道能维持多久。”一位参谋介绍了目前的情况。
“我们的思想问题很严重,而解决思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打胜仗,如果我们再败下去,外国的援助可能就会断绝了,生产和战斗的意志也会动摇。现在已经有400多万同胞死亡,再输下去,我们真撑不住。”
“那大家能出个主意吗?”罗哈问。
“毕林先生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这里有一些前线撤下来的老兵,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建议。”一个师参谋长拿出了一份资料念道。“我们要尽可能接近敌人的阵地以减少空袭伤亡,这在城市地区是很有用的。敌方会在防守时部置大量处于自动射击状态的机器人,敌人还有带有潜望镜的重机枪,给我们反击带来很大麻烦,而且敌人的战车现在都在用无人炮塔,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给敌人造成杀伤。老兵们建议在找到解决方法前尽量不要反击。我们的远程火箭炮也会被敌人的密集阵拦截,建议给火箭炮加上分弹头增强突防能力,或者让其弹道更贴近地面。”
“嗯,很好,那大家想一想怎么破解敌人的防御吧?”罗哈心中想像着前线战斗的样子,又说“电磁和烟幕干扰对机器人效果怎么样?”
“机器人是线控的,电磁干扰很难奏效,而且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系统十分高级,只要敌人打上照明弹就能辨明我们了。”
“妈的,有这本事净研究杀人了,那伪装成其他东西接近可以吗?”
“不行,AI有三维地形图,就是扮作一块大石头也接近不了敌人,AI会在每次作战后更新由飞行器扫描的地图。”
“那大家想一想,怎样制作能自己移动的掩体或者假目标?”罗哈问。
……
“改装一下我们的作战机器人,在它的上面放上一个不断自动吹气球的装置,这样说不定能骗过敌人,而且还能作为移动的火力点。”一个秘书插嘴道。
“好点子!”
“值得一试!”众人纷纷称赞。
……
“我们还可以在烟幕中布置无人而且去掉炮塔的战车,这种战车前方装上一个巨大的滚轮,这样既能扫雷又能吸引炮火,普通士兵或者机器人也可以推着装满泥土的铁桶充当掩体,这样还可以填平壕沟。”
“把泥土换成需要雷管引爆的炸药怎么样?还能拆墙。”
“对,做成聚能炸药,或者加一个定向地雷阻止敌人反击。”
“太沉重了吧?”
……
不久,战术上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战略问题则是依据实际战术制定的,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想像力和执行力。
战斗的第二阶段,是内陆集团军群和濒海集团军群有序向北转进,等待后续的装备和人员,新研制的装备由于战略需要还不能投入战场。按照罗哈的预想,东线需要再撑30天,在这30天中,濒海集团军群将构筑起完备的“罗霄——武夷”防线。
3月8日,国际联军于武夷山东侧和东北侧登陆,试图威胁濒海集团军群的左后方,有海无防的震旦军一路败退。为了稳住局势,罗哈只得协调反舰导弹和远程火箭炮进行一轮打击,3月17日傍晚6时23分,“猎鲸”行动开始,83枚导弹和376枚火箭弹齐射入国联第二混编舰队,一举击沉敌两栖攻击舰13艘,驱逐舰15艘,护卫舰8艘,运输船35艘,击伤各类敌舰17艘。与此同时,震旦军在地面上也展开了进攻,空降到震旦军防线后方的6万余名伞兵被各部队分割包围成23股。
急于救援被困伞兵的麦凯撒强令联军向内陆挺进,双方展开了拉锯战,装备着动力外骨骼的国联军在战车和坦克的掩护下全线推进,而震旦军则选择主力围点、余力打援的速胜战法。罗哈并不知道敌军兵力有90万之多,他估计敌人只有40-50万,所以他让10万人守住战线,20万人围歼空降兵,20万人作为预备队。由于罗哈下的是死命令,士兵又早已不作生还之想,所以前线竟然打的有来有回。在一个名叫大松岭的阵地上,山头被火炮削低了5米,全山都是被烧焦炸碎的植被,驻守此地的3500名官兵击退了8万敌军的28次进攻,最终仅剩的23名战士端着刺刀向敌人发起了反冲锋,此时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没有给敌人留下任何物资。3月16日拂晓,为了打破僵局,国联军在钱塘城的外围空降了5万空降兵以图打通西进道路,罗哈没料到敌人会空降,而敌人也不知道有10万震旦军在城外修整,由于对空观察和情报工作的准备,震旦军占据着主动权。在这场遭遇战中,不少空降兵和物资落在了震旦军的阵地上,国联军三面包围着钱塘城,而震旦军又四面包围着国联军。有趣的是,双方都复刻了“零敲牛皮糖”战术,各线阵地反复易手。3月16日早,城内外震旦军火炮进行了一轮齐射,地面部队一举将敌人分割成三部。由于此前钱塘遭受过中子弹打击,所以百姓十分仇恨入侵者,在战斗中有35万百姓直接参与。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看向这里时,另一件事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