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营销号是不会好好讲历史吧?那我讲一段西夏历史来给它们做个示范

2023-06-15 19:08 作者:历史其实挺有趣  | 我要投稿


(党项贵族)

北宋真宗咸平六年,即公元1003年。

五月初五。

一个叫做李元昊的小朋友出生于灵州,也就是今天的宁夏灵武。

李元昊生来就是高干子弟,他并不出生于平民百姓之家,这位仁兄生下来就是实打实的党项贵族。

这个党项族,是古代西北一带的族群,大范围上讲,属于是西羌的一支。

汉朝的时候,他们生活在河陇和关中一带,唐朝时,他们在甘肃和陕西生活,一些党项部落的首领还和大唐朝廷有密切往来,有些还被皇帝赐予了“李”姓,所以他们本质上属于是唐朝的子民。

迷茫的游牧民族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水流的方向而迁徙,他们意志力坚定,适应性强,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如今看来,他们并非是在形而上的世界和形而下的世界中不断前进,而只不过是在历史的指引下,在浩瀚的平原上千百次的折返。

唐朝后边,是五代十国,战乱多年,中原政权失去了对党项的控制,因而党项人趁机发展壮大,到北宋初年,党项部族已经很有规模,而且开始和北宋朝廷叫板。

当时的党项领导人,是一个叫做李继迁的人。

(李继迁)

这个李继迁,是一个比较狂热的战争份子,他统领党项人的时候,党项特别的不安分,今天和北宋叫板,明天又和辽朝碰一碰,本来底子就不是很厚,还非要穷兵黩武,结果党项被北宋和辽朝追着打,发展受挫,很快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这个半生戎马疆场,一生热衷征战的李继迁,也在一场战役中身中流矢,最终死去。

李继迁,就是李元昊的祖父。

李继迁死后,党项的新领导,是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

这个李德明,很明显就要比李继迁聪明的多,他上台之后立刻制定了一套“联辽睦宋”的方针,跑到辽朝去罢兵言和,跟北宋也停战打哈哈。

我们要知道,好战也许是党项人的天性,但问题是,再好战的民族,只要不再活跃,那么它就会很快在历史舞台上失去存在感。

李德明搞这么一套和平发展,成功把北宋和辽朝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方的身上,而他则趁着这个时间段猛搞事业,党项的各方面数据由此开始崛起。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在夹缝中求生是很艰难的,当年李继迁非要东征西讨然后落得凄迷的惨败,带给李德明的是血和泪的教训,作为党项的王,李德明明白,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必须要学会八个字,那就是和光同尘,放低姿态。

李德明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但他尚在髫龄的儿子李元昊却从小对父亲这样的对外政策一直不是很满意。

(李德明)

李元昊认为,党项人应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不是整天这么两头跑。

年幼的李元昊曾经好几次在不同场合质问父亲李德明为什么要这么怂,为什么不走出去,为什么不和他们作战,为什么如此恐惧,为什么要这样害怕。

而每次,满脸慈祥的李德明只是安静的看着李元昊,没有说话。

孩子,有一天你也会懂得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能令人折服的手段,绝不是暴力和征服,而是忍耐和爱心。

当然,你也怪不得李元昊这孩子他这么狂,因为他打小就不是一般人。

首先,李元昊的长相,他就不一般。

这位仁兄目光炯炯,鹰钩鼻子,身材魁梧,骑射本领一流,而且好读兵书,智力超群,是一位综合水平相当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而且李元昊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他名头很大,整个党项都知道有李元昊这么一位能征善战,能打仗还有文化的狠人,名头传来传去,就连北宋都有耳闻。

北宋边境地区有位叫做曹玮的将领,一直对李元昊这个人很有兴趣,还专门派人潜入党项,画了一副李元昊的画像拿回来看,结果曹玮一看见画像,那是直呼哇塞,认为李元昊是当世之真英雄,以后必然能成大气候,搞不好还会成为北宋的强敌。

结果,曹玮同志一语成谶,李德明一死,李元昊一接班,他果然开始干大事儿。

我们知道,由于奉行两边都不得罪,一步一个脚印进步的策略,党项在李德明统治期间,那发展的是如火如荼,GDP更是节节攀升,这个踏实厚道的父亲给自己的儿子打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结果李元昊前脚接班,后脚他就高调宣布要建国称帝,建立西夏王朝,自己则摇身一变,成为了西夏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夏景宗。

(李元昊)

按理说,你登基就登基吧,年纪轻轻那谁都有理想,谁都想要干大事儿,那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作为后起之秀,你不能太过大张旗鼓,你得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

好嘛,我们的李元昊同志不仅不懂得收敛锋芒,反而特别特别喜欢大张旗鼓,他前脚登基,后脚就给北宋和辽朝发去了国书,表示你李哥我现在也称帝了,以后那我也是一国之君了,所以那我肯定是不可能把我的位置摆在你们的下边了,所以你们现在必须得承认我皇帝的身份。

当时的北宋皇帝,是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是个老好人加好脾气,但皇帝看罢李元昊的国书之后却差点没把鼻子给气歪了。

当年你爷爷李继迁被我们追着打,你父亲李德明在北宋面前也不太敢放肆,换了你管理党项,你这二话不说当了皇帝还不算,你还要我承认你的身份,合着你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我啊?

宋仁宗相当着急上火,他当然二话不说就拒绝了李元昊的要求,并且立刻断绝了和西夏的往来,就连两国之间的贸易也给停了。

这么一整,北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就在所难免了。

我们知道,北宋从太祖赵匡胤立国开始,他就奉行以士大夫治天下,整体是重文轻武的基调,仁宗继承的又是一个太平盛世,所以当时的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所以宋夏爆发战争之后,陆陆续续打了三场大战,最终都是以北宋落败而告终。

(战争)

李元昊很开心,因为通过在军事战场上的胜利,他终于印证了自己的实力,这说明自己是有资格和北宋掰手腕,有资格做这个皇帝的。

但李元昊想不到的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单一的军事胜利就代表着完全的胜利,北宋虽然败了,但北宋有钱,军事上的落寞,北宋完全可以用经济上的辉煌来弥补。

可西夏就截然不同了。

虽然在战场上扬眉吐气,但问题是,打仗不是无消耗,打仗是要花钱的。

当年汉武帝征匈奴都难免被人批评搞得西汉民生崩溃,你李元昊如此频繁的对外用兵,难道就不怕把西夏的国库给造个底儿掉么?

打仗花了很多钱,导致西夏国内民生疲敝,经济出现严重的断层这还只是一部分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因为西夏和北宋的交恶,北宋停止了和西夏的几乎所有商业行为。

这是什么,这是在通过经济遏制的方式来制裁你西夏。

你李元昊能一打十,可你的子民也要吃饭,你李元昊能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西夏的老百姓可也要生活。

所以,李元昊的确是胜利了,但却是惨胜。

并且,他挑起的不止是西夏和北宋之间的战争,同时期他和辽朝也有摩擦,所以西夏在立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直处在一个腹背受敌的状态中。

你说李元昊是个牛人狠人吧,他还真是,他带领党项部族走向了更大的辉煌,改革了政治制度,创造了西夏文字,完善了官僚体系,壮大了军队建制,还积极对外扩张领土,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确是一个综合发展的六边形战士。

(西夏文)

作为开国皇帝,他似乎是合格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性格,是有问题的。

李元昊这个人生性暴虐,动不动就喜欢杀人,喜欢用简单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时他平时又好猜忌多疑,所以在他的治下,整个西夏王朝的氛围,那是很有问题的。

《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李元昊的锋芒太过闪耀了,他的光芒已经不仅仅是用来照耀这个曾经混乱无序的游牧民族,而是成为了刺伤众人的武器。

人到晚年,李元昊好大喜功,且开始沉湎酒色,甚至把自己的儿子李宁令哥的媳妇儿(也可以说是太子妃)没藏氏给把霸占了。

这个被父亲夺走女人的儿子羞愤无比顺带恼羞成怒,干脆在一群居心叵测的大臣们的怂恿之下持刀入宫,差一点就杀掉了李元昊。

多亏李元昊身手敏捷,面对儿子的刺杀,他左右腾挪,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却被儿子削去了鼻子,不久后就因感染去世了。

一代帝王,开国皇帝,竟然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死去。

(西夏陵)

诚然,李元昊所建立的西夏,它是一个壮美的国度。

恢弘璀璨的文明能和两宋相比,充沛的武德比辽金二朝也不相上下。

但这个三十多岁就成为开国皇帝的神奇帝王,悲怆的倒在了本该有着无限可能的人生道路上。

看来,除了道德和法律,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项至高无上的裁决,那就是人心。

遥想当年,那个我考不上就都别考了的黄巢起兵攻入长安,赶跑了唐僖宗,中晚唐的混乱时代愈演愈烈。

而在平定黄巢之乱的过程中,一个叫做拓跋思恭的青年将领出力甚多,战功彪炳,唐僖宗非常看重,遂赐其“李”姓,还将他封为了夏州节度使,专门管理今天的陕北地区。

而如今的李元昊,就是当年拓跋思恭的后人。

贺兰山巅吹来阵阵烈烈雄风,万物攒动,西夏啊西夏,从这一刻开始,它是生命中不安分的癫狂,是从温和的天地中催生出的暴烈之花。

李元昊死去的时候,贺兰大雪,万里晴空。

营销号是不会好好讲历史吧?那我讲一段西夏历史来给它们做个示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