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的种植|云南耘禾农业
整地,天冬根系发达,深度可达50厘米左右。适宜在深厚、土地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以及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幼苗生长在平坦的山谷或树荫区域。 播种前,用深犁耙子整地,平整打碎再播种。
播种。天冬是在每年九月到十月果实由绿变红时收获的。 在室内堆放发酵至微腐烂,放入水中揉搓去除果肉。选择饱满的种子播种,可立即采收播种,或留待第二年春播。保留用于春播的种子应储存在潮湿的细沙中。不要让它们干燥,否则发芽率会降低。
育苗,天冬种植后1个月内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保护幼苗。如遇干旱,要勤浇水,以促进幼苗的发芽和生长。出苗后及时插上竹杆,让幼苗向上攀爬,避免缠结和扭结,有利于通风和管理。
间耕除草。天冬的第一次中耕通常是在4-5月。之后根据杂草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压实程度,确定中耕或不中耕是否需要松土,根除杂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破坏了根部,影响根的生长。
适时追肥,天冬是一种耐肥植物,需要足量的底肥和多次追肥。定植后4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当幼苗长到40厘米以上时,一般施人畜粪水。之后每批新苗追施3次,即在新芽初生时施第一次。待幼苗出土,叶片未长时,施第二次肥,待叶片长好后再施第三次。 施肥时,不要让肥料碰到根部。宜施于边沿或开沟,施后覆土。
种植。秋季至初冬,天冬种植后,注意调整光照,并将枝条变薄,使内部光照达到50%以上。夏季阳光强烈,天冬不需要过于充足的阳光,适当增加阴凉度。露天种植时,应插树枝遮荫,春秋两季密度大一些,保持地面透光率高一些,夏季要密,地面透光率稍微低一些。
适时收获。天冬种植通常需要3年才能收获。10月至次年3月发芽前,选择在晴天。首先拔出竹竿,切掉藤蔓,然后仔细挖掘根部周围的土壤。取出块根,抖掉泥土,大的用来加工,小的用来做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