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就是正确的态度。”【杨立华】

2022-10-02 13:22 作者:香薷a  | 我要投稿

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一.对待生死,宜安时而处顺(《养生主》末章—人们对老聃死的态度解析)

1.原文解读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①安时,安其时遇;②处顺,顺指顺次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①时、顺为名词;②来,即有生

生,夫子以之为时遇;死,夫子以之为顺次。所以能安时处顺,这样子哀乐就不足以干扰你。

•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①悬解,解其倒悬之意;

②人对生和死不必要的挂怀纠结如倒悬之中。能做到安时处顺就如同倒悬之解,因此叫帝之悬解;

③帝,强调主宰意


00:34


2.观点总结

不能把帝之悬解理解为死,以为死就是解脱。庄子不主张悦生而恶死,留恋生命,恐惧死亡;但也不主张悦死而恶生


03:18


二.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1.疑问

薪火之喻是否为形神之喻?

如果“薪”为肉身,身体消亡后什么传下去了?

是否为“神不灭”观点?

如果为“神不灭”,神是什么?


04:02


2.形神问题

(1)薪火之喻

(未留下充分文字,下为杨老师观点)

神应该不是个体意义上的灵魂👻,应该是和形相并列的一种实体性的东西。但是显然与利刃之喻不同。

(2)利刃之喻

《神灭论》把身体比做刀刃,把心灵比做刀刃的锋利。刀刃的锋利依附于刀刃,因此身体消亡了神也就灭了。

相当于今天的“物理主义心灵观”,即把心灵理解为物质结构的功能。物质结构消散了功能就不在了

缺点—未给出有效证明


05:52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就是正确的态度。”【杨立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