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碎碎念】可能这就是灾难给我们上的课吧

2022-09-23 09:58 作者:蝈打的士  | 我要投稿

泸定地震后的第十七天,甘宇被找到了。然后,甘宇的故事,跟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甘宇是水电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没有第一时间逃生,而是为了避免地震次生伤害影响水库、伤害到下游的几百户居民,他和同事罗永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开闸放水,然后切断电源,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离开现场。

在逃生的过程中,高度近视的甘宇丢了眼镜,两个人在未开发的森林里几乎是寸步难行。甘宇让罗永先走,获救后再来找他,否则两个人可能都要死在深山老林里。罗永很幸运,三天后获救,但是,当他带领救援队找回去的时候,甘宇早已经不在原地。在搜救过程中还发现了甘宇的贴身衣物,可能是失温让甘宇产生了幻觉,自己脱掉了贴身衣服。根据以往经验,一般这种情况下,人就非常危险了。但是,救援队一直没有放弃。

附近的村民听说了甘宇的事迹,自发上山寻人。村民对地形熟悉,比起搜救人员多了一些经验和运气。终于,村民倪太高第二次上山的时候发现了浑身是伤的甘宇。

 

这并不是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事件。

泸定地震的时候,在郑州的我也感受到了明显的震感,当时真的以为自己会死。从疫情开始,我就一直有很明显的感觉——我很怕死。去年郑州洪水的时候,也担惊受怕好几天,连着几天没水没电没吃的,晚上睡不踏实。恢复生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路面有积水都会害怕。说实话,我从来没有离灾难这么近过。

泸定地震发生之后,我一直有关注救灾的情况。相关的报道不算很多,救灾工作进展很顺利。前段时间还看到有人说,这次地震毁掉了交通,导致很多社会救援物资进不去,反而让灾区救援工作更好推进了。因为以往的社会援助总是成批成批运送大量的救援包、方便面、面包,等等,这些东西并不是每个受灾地区都需要的。大量的工业食品吃几个月也吃不完,营养也不均衡,放到快过期还有很多,喂猪猪都不吃。食品包装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让临时居住点和村内环境变得乱糟糟。持续关注这方面的东西,可以更了解救灾的实际操作,多一分了解其实就能多一分相信和安心。

泸定的地形环境使得救灾过程看起来十分惊险,“飞夺泸定桥”式的救援,绝壁挖路的救援,在绝壁上搜救幸存者,在密林中搜索甘宇。

无论多少人付出多少努力,总也无法避免一些悲剧。看到遇难人数的时候依然会忍不住哭出来。

洪水的时候也是。

疫情过程中也是。

除了因为灾难直接遇害的人,也有因为救灾而倒在岗位上的人……

有时候我真的会有点儿悲观,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但有时候我也会想,或许苦难从来就没有尽头,只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而已。生活没有那么容易顺风顺水,所有当下的平静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一天,这种平静不存在了,也不能简单地说是谁的错。或许,生活本来如此,只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当平静不在的时候,只是替我阻拦灾难的人拦不住了,我该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自己去面对。

 

这几年,我也会关注全国各地的山火。一开始,我想不通:为什么发生山火会死人,为什么救援的人不先保护好自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天真。或许我只是单纯地不能接受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人、那些是家里顶梁柱的人,牺牲了。

加勒万河谷的事,我也哭了很久。我很难接受他们年纪轻轻的,就死掉了。

其实,与年龄无关。

只是我越来越感觉到,他们是为我而死。

就像当时网上的那首小诗:

“黄昏将至,

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

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

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

他们是为我而死。”

 

今年气候异常,重庆的山火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火势很猛,夜空航拍,山火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在黑暗的森林里兴风作浪。我们没有哪吒闹海,来打死这可恶的火龙。但彪悍的重庆人接力送物资,跟天灾作战到底。

救人的甘宇被人所救。

这些不幸之中的幸事似乎在告诉我:人和人之间的心意相通,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

我想,如果我们的心靠得更近一些,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吧。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强大到,无需牺牲,也可保一方太平。

【碎碎念】可能这就是灾难给我们上的课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