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摊经济高阶技术贴——街头摆摊秘笈

2020-07-21 17:25 作者:东疆先生  | 我要投稿

摆摊儿,是一种谋生手段,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人生历练!


摆摊,是一种非人力销售成本趋于零的销售手段,风险低,收入可以很高,也可以直接进入销售目标密集出现的区域,不受店面位置影响、租金影响,天气不好就不用浪费冤枉的租金和时间。日本电影《寅次郎的故事》中,寅次郎就是一个孑然一身,终生靠街头摆摊做点小生意,游走于日本各地的商贩,他卖的商品也都是一些低价消费品,如铅笔。



在我人生的一段时光中,曾经为了处理积压的商品而去摆摊,但收益甚至值得为此去干一番事业。据我所知,现在是有很多人,有计划、有组织、有资源和道具,职业摆地摊。大到一个摊要雇超过10个人,每日开车去贩卖。


摆地摊要处理好几个问题:货品选择、地点选择、人流方向、时间选择、道具和摆放、人员分工、人员站位、叫卖吆喝等问题。下面依次说明。


货品选择:有很多适合摆摊的商品,相应的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比如服装、鞋、女包、小玩具、小饰品、光盘、绿植等...服装、鞋和女包都是大摊,需要多人协同,以及离仓库较近或者开车销售。服装以休闲小衫,T恤,牛仔为主,渠道多以品牌折扣和外贸甩尾、批发市场也占了相当部分,但批发市场的货品价格上没优势。鞋和女包也都是热卖的商品,和服装一样,这些商品单价偏高,重量和体积比较大。卖货挺见钱,但占压资金大,利润率很低,而且搬来搬去是个力气活儿。鞋和女包都需要有绝对价格优势,只要做到这一点,买的人非常多。小玩具是常见的繁华地方和旅游景点卖的玩意,我不喜欢,不是很热卖,但类似吹的肥皂泡泡、充气锤子、彩色卡通气球还是不错的,利润不错。小饰品利润最好,如耳钉、项链、发圈、发卡、眉笔、粉扑等等。不需卖很多钱,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收入,而且买的人多的时候也经常会让好几个人看不住摊。因为轻便,一个人也可以去摆。上货要注意,最便宜的地方并不是批发市场,有想知道的朋友可以问我。光盘就不说了,一直都觉得和卖光盘的人没什么共同语言。我们不是一个道儿上的!另外食品是摆摊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没涉足过,但挺有发展前景的。


地点选择:这要与货品紧密结合,如果是卖服装、鞋、女包,看买的人是图绝对便宜,还是图相对便宜。图绝对便宜的人,就是为了以最低的价格买个能用的东西,一条25块钱的牛仔裤或者10块钱的T恤。比如工地附近、或者城郊结合部靠近有大批外来务工的工业区。图相对便宜的人,买的还是一个喜欢,并不是缺这个东西用。首先她喜欢你卖的东西,也许是品牌折扣,也许是高仿,也许是独特,另外你的价格比在店铺或商场要便宜很多。这部分群体是有消费能力,和素质不低的群体。是的,白领也逛地摊,而且赶上喜欢绝不少买,还不特狠地还价!做这个群体的生意是很愉快的。每个摆摊的地方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摆一次才能知道答案。


人流方向:尽量选择上流口,别选下流口。人来逛街时的心态和准备回家时的心态是不同的,一个是准备来花钱逛街的心态,一个是着急忙慌怕没车往家赶的心态。另外回家的人有些已经买到了商品,也许正好是你卖的,只是在别人那买的。如果是商业区,而且是夜市,千万不要以为公车站人流多而在公车站摆。刚来的人,还想多逛逛再决定,回来的人要不已经买了,要不就是着急回家,甚至远远的看见来公车了,连你卖的什么都没看一眼。公车站人很多,但没有人围上来,都以冷眼的方式去对待你,那想看的人都没有看的兴趣了。如果是一条商业街或者连续的地摊市场,从上流方向走进来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位置是最好的,也就是黄金分割位置的附近。


时间选择:有些跳蚤市场和周末市场是白天的。商业中心是全天的,但正午、下午2点后和晚上人会多一些。这点受季节影响比较大,冬天天会黑得比较早。需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人在白天和夜晚的思维方式不同。白天人是理性思维来控制自己,到了夜晚,人是通过感性思维来控制自己。也就是说,人在夜晚时容易兴奋,尤其一天辛苦的工作之后喜欢放松,出来时带的是消费花钱的心态,图一个高兴,金钱上也没有白天那么计较。


道具和摆放:现在练摊的很多都是开车出来,也有很多直接在汽车后备箱里摆放销售。但最好的方式还是拿布铺地,落地为摊。商品只有放在地上,才是最符合行人走路的视觉角度。不信你可以试一试,走路时,你是更愿意看脚底下的东西,还是更关注桌面那么高的东西。从视觉上来说,人的注意力会一直保持在关注地面。另外商品放地面上就给人便宜的感觉,放在桌子或架子、后备箱上就没有便宜的感觉。既然是地摊,就别玩品味,国家也没和你征收增值税,又没租金和扣点,大大方方地给路人商品便宜让利的感觉就对了!摊不要被别人的摊挡住,能多探出来一点总是非常好的,这就是抢风水了。最热卖的东西放前面,假如是服装,同款的不要拿出来太多,别跟超市堆头似的。人们喜欢就还剩一个的东西,只拿出来一个,卖一个以后再拿一个出来。一下拿出来十件一样的商品,再好卖的商品也没人愿意要。而且卖一个拿一个可以保证商品不至于太脏。脏的话顶多是一件,有人要的时候也可以迁就有点脏。


人员分工:一个人就不说了,什么都得干,最怕的是逛摊的人多丢东西,因为有专门偷一个人看店或摆摊的人群,甚至一个大姨、农民工、老太太的灵光乍现就给你偷了。是的,你会遇到很多翻半天也不买东西的人,眼神游离闪烁,这种人最好用话问她一下“要哪个?”多半她看你注意上她了就会郁郁离去!人多的时候,有这几个分工。A:没有电子支付得时候,一个人收钱,其他人都不再收钱。摆摊前单独有一个口袋里放整数的零钱,便于最后结账计算销售额,以及快速找零,摆摊是没有时间去换零钱的,你也会遇到就为了破100整张而买2块钱东西的人。而且这个人手里要拿着很多展开的零钱,让人能看到并且意识到你今天已经有很多生意,卖了很多,一种销售暗示可以激发对方的从众购买欲!即使今天有电子支付,这种心理暗示的操作依然。B:一个人负责销售,有夸、有骂、有劝、有唠,人嘴两面皮、话能三面说。在有意买东西的人没有暴露个人意见前,不要盲目的去夸奖商品的某一方面,也许你夸的地方正是人家不喜欢的地方。恰恰是刚围过来看商品的人,不要去理她,让她自己看,她看得差不多了主动跟你说话了,你再接她话去说商品。过于主动会把对方吓跑,人家潜意识中会有你生意不好才这么主动地感觉,另外怕你对销售期望太高,万一人家没买,你会变脸骂人家。而你淡定点,她才认为你和商品都是正常的。销售时也很忌讳多个人同时对一个顾客去说话,人家虽然说不过你们,但心里是不服的,非常反感。接待顾客要一对一或一对多,绝不能多对一。如果是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卖货的最好是个女孩,假如是男的就需要形象非常好。另外得是对商品有绝对使用经验和话语权的人。比如卖干发帽和暖宝宝,干发帽怎么戴,暖宝宝怎么贴,能热多长时间,卖服装的能说出什么尺码适合多大肩宽和胸围的人,多大尺码的裤子腰围臀围是多少,而且能目测人体尺寸。C:若干人盯住货别丢,人多时常会围两层人。时不时还要观察城管是否会来,别让东西被没收,一天白干。这方面如果能依靠缴费来解决,是个不错的结果,缴费水平一般还是可以接受的。D:要安排一个或两个人当托儿,托儿需要符合购买群体的特点。假如卖小饰品,让男人去当托儿是不是会让人笑话了?没人时就是托儿,始终在摊儿前翻看商品,有路人一起看的时候就交钱,装做成交的样子做给别人看,这需要演技,有的人做得很自然,有的人做得就很假。等人特别多了,托儿就可以去看摊儿了,当然角色转换之前需要时间,至少等看着你买东西的人离开了再看摊儿。否则很糗!


人员站位:顾客少时就留一个人守摊,其他人后撤远离。一个没人看的摊前有三个卖货的,那样是没有人敢过去翻商品的。所以守摊的人总是要和顾客数成比例。后撤没事干的人甚至都不能让人意识到和看摊的人有关系,彼此要不聊天,看上去要像陌生人。人多时,不要有人站在人流入口挡住自己的摊让人不容易看到,也不要站在最热卖的商品边,要把这个空间留给感兴趣的路人可以蹲下来翻看。


叫卖吆喝:现在摆摊的人都比较文明,少有吆喝的。但吆喝的效果要比部吆喝好很多,给人很专业很职业的感觉。吆喝能在最短的时间把一些重要信息透露给无意逛摊的人,让她们变成对这个摊开始有兴趣看看。比如“一块钱仨!”“都两块啦!”价格上最好很简单明了,不要很复杂,弄得人家每看一样东西都来和你问价。就一个价,也不用问了,让人家自己挑是最好。或者同价位的放一起,比如“这边都两块,那边都三块”。所以吆喝很重要,一个冷清的摊不如一个热闹的摊能够吸引路人的好奇!


以上就是我练摊的总结,在低端消费品的销售上,坐贾不如行商!除了摆摊外,入企业里做直销也是不错的!两者有一个共同点,要把说你商品不好的人的锐气挫下去,否则不会有人跟风购买,那需要点专业的真本事!文章如有纰漏,敬请指出!



(如果喜欢此文章,请关注、转发、点赞!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地摊经济高阶技术贴——街头摆摊秘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