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完结

2023-09-25 20:17 作者:答案鬼  | 我要投稿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内容如下


二、填空题(共105个空格,每次任选20个空格,每空格1分,计20分)


1-1. 关于营养不良,大致有  营养不足、营养素缺乏、营养过剩、营养失衡 四种类型。


2-1. 人体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两部分组成。


2-2. 人体消化道(管)通常包括 口腔 、 咽 、 食道(管) 、 胃 、 小肠 、大肠 、肛门 7个部分。


2-3. 消化的方式主要有 物理性消化 和  化学性消化 两种。


2-4. 吸收机理目前主要有  被动转运 和  主动转运  两类。


2-5. 被动转运通常包括  渗透 、 滤过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等作用。


2-6. 糖类消化产物的吸收途径主要是  血液 。


2-7. 脂类消化产物主要的吸收部位是  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的上部  。


2-8. 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途径是  血液 。


3-1.  年龄 、 性别 、 营养及机能状况 、 气候 是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主要因素。


3-2. 食品所含的能量可分为可被机体消化、利用的 和 不能被机体消化、利用的 两类。


4-1. 食品,根据其含糖量的多少可分为 高糖食品 、 低糖食品、 无糖食品 。




4-2. 食品中不可被消化、吸收的多糖,通常包括 纤维素 、 半纤维素 、 木质素 、 果胶物质 、 树 胶 。


4-3. 食物纤维的主要作用是 螯合作用 、吸水作用 、 改变消化道的菌群  。


5-1. 脂类食品中的脂肪酸,根据其所含双键的数目,可分为  饱和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5-2. 油脂的自动氧化过程,通常包含 引发阶段 、 传播阶段 、 终止阶段 三个阶段。


6-1. 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  赖氨酸 和  蛋氨酸 。


7-1. 维生素可分为  脂溶性维生素  和  水溶性维生素 两大类。


7-2. 当人体缺乏烟酸时,则可引起癞皮病。此病的典型症状是 皮炎 、 腹泻 、 痴呆 ,即所谓的“三D”症状。


7-3. 导致维生素损失的主要因素有 氧化 、 加热 、 金属离子的影响 、 pH值 、 酶的作用 、 水分  、 光 。


8-1. 人体中水分的来源包括 日常饮水 、 食物水 、 代谢水 三个方面。


8-2. 矿物质,按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成  必需元素 、 非必需元素 、有毒元素  三类。


8-3. 矿物质的化学形式 、 颗粒大小 、 食物组成 、 食品加工 、 机体状态 是影响食品中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9-1. 膳食类型可分为 素膳 、 混合膳食 、 平衡膳食 、 合成平衡膳食 、药膳 。


9-2.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所包含的主要食物种类是 油、盐 、 奶类、豆类食物及坚果 、 鱼、禽、肉、蛋 、 蔬菜和水果 、 谷类 。


9-3.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确定的重点领域是 奶类产业 、  大豆产业 、  食品加工业 。


9-4.  少年儿童群体 、 妇幼群体 、 老年人群体 为我国2001~2010年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


9-5.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确定的重点地区是  农村地区 、 西部农村地区 。


9-6. 大学生一日三餐热能的合理分配比例为:早餐 30% 、午餐 40% 、 晚餐 30% 。


10-1. 方便食品一般可分为  主副食方便食品 、 快餐食品 、 速冻食品 、  方便半成品  4类。


10-2. 食品营养强化的方法,一般有 在食品原料中添加 、 在加工过程中添加 、 在成品中添加 、 物理化学强化法 、 生物强化法 。


11-1. 绿色食品的标志由 上方的太阳 、 下方的叶片 、 中心的蓓蕾 三部分组成。


三、问答题(共25题,每次任选5题,每题10分,计50分)


1-1. 食品对人体有何作用? 为什么在食品中不应滥加药品?(10分)


1-2. 何谓食品营养学? 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0分)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研究的内容:

② 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检测;

④ 人体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

⑥ 营养素的作用机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⑧ 营养与膳食问题;

⑩ 营养与疾病的防治;

⑫ 食品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


1-3. 食品营养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何在?(10分)


主要内容:同上


区别:


1-4. 食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它与药品的主要区别在哪里?(10分)


作用:


① 是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② 是满足人们的不同嗜好和要求,如色、香、味、形态、质地等;


③ 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如兴奋、镇静和过敏等。


区别:同上


2-1.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情况如何?其消化道活动的特点有哪些?(10分)

(1)

(2) 消化道(管):是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肌性长管。


通常包括:口腔、咽、食道(管)、胃、小肠(含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门,共7个部分。全长约8~10m。

(3)

(4)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主要有: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胃腺(贲门腺区、泌酸腺区、幽门腺区)、胰腺、肝和小肠腺(十二指肠腺、肠腺)等。


消化道活动的特点:

② 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④ 富于伸展性

⑥ 有一定的紧张性

⑧ 进行节律性运动

⑩ 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


3-1. 何谓基础代谢?为什么人体能量的消耗必须与能量的供给保持平衡?(10)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包括维持机体的体温调节、血液循环、呼吸活动、胃肠蠕动、腺体分泌和细胞代谢等)所需要的能量,是机体处于清醒、空腹(进餐后12~16h)、静卧状态、环境温度18~25℃时的能量消耗。


因为若能量摄取过多,则导致超重或肥胖;若能量较长时间供给不足,则引起消瘦等营养不良性疾病。


4-1. 何谓食物纤维? 其作用主要有哪些? (10分)


食物纤维(或膳食纤维)----是指木质素与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的总称。往往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戊聚糖、果胶和树胶等。


作用:

(1)

(2) 螯合作用;

(3)

(4) 吸水作用;

(5)

(6) 改变消化道的菌群。


4-2. 请说明糖类食品在加工中常发生的焦糖化反应和羰氨反应的异同点。(10)


焦糖化反应:是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时加热到其熔点以上,变成黑褐色物质的过程。它可使糖类失去营养价值。


羰氨反应:是在食品中存在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时,糖类(还原糖)与之发生的反应。最终生成褐色聚合物。


5-1. 脂类的功能是什么? 影响食品中脂肪氧化的因素又有哪些?(10分)


功能:

(1)

(2) 构成体质

(3)

(4) 供能与保护机体

(5)

(6) 提供必需脂肪酸与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7)

(8) 增加饱腹感和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因素:

(1)

(2) 脂肪酸组成

(3)

(4) 游离脂肪酸与相应的酰基甘油

(5)

(6) 氧的浓度

(7)

(8) 温度

(9)

(10) 表面面积

(11)

(12) 水分

(13)

(14) 抗氧化剂


6-1. 下面各组食品中,哪些有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为什么? (10分)


面包和黄油 馒头和鸡蛋 饼干和巧克力


三明治(二片面包中夹有肉、鱼或干酪等) 豆腐和面筋


6-2. 何谓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模式?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有哪些?(10分)


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 ---- 称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模式。


对成人而言,通常有8种: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它对婴儿来说,则有9种,再加组氨酸。


7-1. 何谓维生素? 维生素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0分)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是维持人类生命与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共同特点:

(1)

(2) 维生素是天然食物的微量成分。这些化合物或其前体化合物都在天然食物中存在,但没有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维生素;

(3)

(4)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长于健康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在机体内不提供能量,一般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

(5)

(6) 一般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较少,不能充分满足机体需要,也不能充分贮存,必须经常由食物来供给,参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7)

(8) 当膳食中缺乏维生素或维生素吸收不良时可产生特异的营养缺乏症。


7-2. 导致维生素损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常在户外活动的人为什么不易缺乏维生素D? (10分)


对于水溶性维生素而言,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变化和损失的因素主要有:热、光、pH值、射线、环境等因素;


对于脂溶性维生素而言,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变化和损失主要因素有:脂肪、温度、光照、辐射、环境等因素。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肌肤是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维生素D3,身体再把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


7-3. 请评述维生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其损失情况。 (10分)


造成维生素损失的主要外界因素包括氧气的氧化、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酸度(即pH值)、金属与酶的作用、光或电子辐射、水分含量等。而维生素本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也有关键作用。


8-1. 影响食物中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人体能量的消耗必须与能量的供给保持平衡? (10分)


因素:

(1)

(2) 矿物质的化学形式(二价铁比三价铁更易被吸收。)

(3)

(4) 颗粒大小

(5)

(6) 食物组成

(7)

(8) 食品加工

(9)

(10) 机体状态(这对铁的吸收、利用影响很大!)


因为若能量摄取过多,则导致超重或肥胖;若能量较长时间供给不足,则引起消瘦等营养不良性疾病。


9-1. 何谓合理营养? 它有哪些基本要求? (10分)


合理营养是科学、合理地使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基本要求:

(1)

(2) 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与营养素

(3)

(4) 对人体无毒无害

(5)

(6) 易于消化吸收

(7)

(8) 科学的膳食制度


9-2. 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的原则是什么? (10分)


同上。


原则:

(1)

(2) 总热量必须满足人体的需要量。

(3)

(4) 必需要有无机盐、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做到各营养素齐全。

(5)

(6) 各种营养素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

(7)

(8) 食品要多样化,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能促进食欲,易于消化吸收。

(9)

(10) 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9-3. 我国营养学会1989年所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0)

(1)

(2) 食物要多样

(3)

(4) 饥饱要适当

(5)

(6) 油脂要适量

(7)

(8) 粗细要搭配

(9)

(10) 食盐要限量

(11)

(12) 甜食要少吃(不宜多)

(13)

(14) 饮酒要节制

(15)

(16) 三餐要合理


9-4. “健康膳食十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如何? (10分)

(1)

(2) 每人每天一瓶奶

(3)

(4) 每人每天一只蛋

(5)

(6) 每周餐桌上至少有一顿海鱼

(7)

(8) 增加豆与豆制品摄入量

(9)

(10) 鸡肉、鸭肉代替猪肉

(11)

(12) 每天最好吃500g蔬菜

(13)

(14) 菌菇类食品要纳入膳食结

(15)

(16) 淡些,淡些,再淡些

(17)

(18) 控制高糖、高脂饮食

(19)

(20) 饭要吃饱


9-5.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所确定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0分)

(1)

(2) 坚持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原则;

(3)

(4) 坚持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5)

(6) 坚持食物质量与安全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7)

(8) 坚持优化结构与预防疾病相结合的原则;

(9)

(10)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10-1. 试问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有何目的意义? 营养强化时又有什么具体要求? (10分)


目的意义:


(1)向食品中添加天然含量不足的营养素;


(2)补充食品在加工、贮藏等过程中损失的营养素;


(3)使一种食品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全面的营养需要而加入各种营养素;


(4)向原来不含某种营养素的食品中添加该种营养素。


具体要求:

(1)

(2) 有明确的针对性

(3)

(4) 符合营养学原理

(5)

(6) 保证安全性

(7)

(8) 稳定性高

(9)

(10) 不影响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11)

(12) 不过多提高食品价格


10-2. 为什么要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即强化的目的意义)? 营养强化时又有哪些具体要求? (10分)


同上。


10-3. 为什么要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即强化的目的意义)?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的方法又有哪些? (10分)


同上。


方法:

(1)

(2) 在食品原料中添加

(3)

(4) 在加工过程中添加

(5)

(6) 在成品中添加

(7)

(8) 物理化学强化法

(9)

(10) 生物强化法


11-1. 请说明“科学的食品加工”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10分)


含义:


科学的食品加工-----就是在食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② 使食品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

④ 使食品赋予功能性;

⑥ 使食品具有食用方便的特点。


内容:

(1)

(2) 绿色食品工程

(3)

(4) 合理烹饪

(5)

(6) 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①杀菌技术 ②生物技术 ③膜分离技术 ④挤压技术 ⑤微波技术 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⑦冷冻干燥 ⑧无菌包装技术 ⑨超微粉碎 ⑩胶囊技术


11-2. 何谓科学的食品加工? 它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0分)

同上。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完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