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吨级快递用大火箭送达?就怕有命送没命收!

谁都知道打仗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战争形式越现代化,则作战物资的单位时间内消耗量越巨大。海湾战争实际只打了42天,但是弹药物资油料的总消耗量高达数百万吨。等于开战后每天都要消耗十万吨级的军用物资。仅仅一天的消耗量如果用火车来运至少需要20到30列重载火车。如果用船运等于一天消耗一艘15万吨级大海轮的全部货物。也正是开战后物资消耗如此巨大。在真正开战前整整准备了几个月才开打。这准备的几个月,外界看到的主要是兵力和武器的向海湾集结。其实看不到的物资集结规模更大。主要是包括弹药食品饮料油料和Y疗物资。而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陆空一起发力。除了专用的军事补给舰和数百架大型运输机倾巢出动之外,还动员了大量民船和民用飞机昼夜不停地快速运输集结。

而开战前准备的数百万吨物资中,其实占比最大的是坦克飞机和军舰所必须的成品燃料油,占据全部战争物资消耗吨位总量的60%。好在超级大国包括北约内部早就统一了主要的燃料品种,大部分动力机器直接采用航空煤油。好在中东地区本身就是原油生产和炼油的老本行地带,北约的欧洲战备油库也全部开放。因此可以通过海运以及往前线直接铺设临时的成品航空煤油输送管道完成油料备便。尽管开战前庞大后勤工作最终得以完成。但是五角大楼内部总结后仍然不满意。认为战前准备时间明显超标,原本预计用1个月来集结战争物资,结果实际用了4个多月。只不过对手没有在这4个月的准备期内先发制人,白白错过了作战机遇期。如果换成一个更懂现代战争的对手。如果在西方联军战争物资还没有完全到位前就主动进攻。那么即使西方联军最终打赢了,付出的代价也会高出几个数量级。

正因为如此,五角大楼居然认为现有的所有大型运输机和补给舰运输战争物资的集结速度都不够快,有美军的后勤专家居然提出了用大型火箭快速为前线部队补充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的设想。就是把前线需要的弹药和其他物品提前打包。分成10吨级的,20吨级的,50吨级的;最大的是100吨级。然后把这些给前线的“快递包”当弹头一样地装在大火箭上,快速发射给需要这些物资的前线部队。由于大火箭哪怕围绕地球1整圈也不过只需要100分钟左右,如果真的可以用这个办法送军用快递,那么任何作战地点,只需要不到1个小时之后就收到了。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大火箭的准头基本没太大问题。如果要往上万公里外的指定地点发射,那么就是洲际导弹的模式。基本可以把快递弹头准确送人一个不超过200米的圆周范围内。不过这种模式,

第一会引发对手认为是洲际导弹来袭的误判,容易引发核战争。第二成本是个大问题。现在大型洲际导弹一次性投递弹头的总重也不过是几百公斤到几吨。如果要投掷10吨级的物资弹头。就需要非常大的火箭;如果真要投掷100吨级的快递弹头,那么甚至需要土星5号级别的大火箭,一发一次发射就需要数十亿美元。即使不考虑成本,那么也要考虑弹头落地时的冲击效应。一个10吨级的弹头就算内部不带炸药。直接再入落地,也能把周边数公里内的房屋大量震塌,1公里半径内的人类会直接震挂了。这样的快递真是有命发没命收,等于要把本方的作战人员也一锅端。而换成是100吨级大弹头更不得了。如果想缓慢落地,那只能用超大的降落伞。而这类降落伞在自然风力下可以无规律漂移数十到上百公里。这物资最终落谁手里就很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