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结构性思维1
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当然,查理芒格本身是个天才,他能够超快速的学习,从而掌握多个学科的内容,至于我们普通人,则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智力了。
但是,这并不改变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方法的本质,其本质依然是,一个人需要有大量的不同思维模型,才能发展出超常的思维能力。我的能力远不及查理芒格,我也无法像他那样精通各个学科,但我依然可以学习他的思维发展路径——通过大量思维模型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讲述这些思维模型的时候,我不仅会讲述模型本身,也会使用深度理解策略、认知阶梯策略等学习策略,对思维模型进行加工。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的其实有两个维度的东西:思维模型本身,以及我对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这不仅是一份思维方法的教材,也是一份学习策略的教材。
1. 机会成本 思维模型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举个通俗的例子:朋友送了你一张价值60元电影票,如果你决定拿电影票看电影,那你付出的成本是时间成本和电影票成本,即使这张票是别人送你的,但仍然有60元价值,卖掉它就能有60元。所以,当你选择拿电影票去看电影,此时你放弃掉了的机会成本,就是你的时间成本+60元票价。
再来个延伸。如果朋友送了一张实名制的电影票60元,那机会成本怎么算。这种情况生活中很多,比如里程兑换机票,只能供兑换人使用。这种情况由于限制了使用对象,因此你卖不出,所以机会成本只有你的时间成本。
那假设电影票60元,黄牛价已经卖到了90元呢?机会成本还是60元和动用的时间吗?因为机会成本是你动用了的资源的当前最大价值。票价已经炒到了90元,那么此时你继续选择看电影,机会成本就是90元黄牛价和你的时间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只与这些资源的现在价值有关。不考虑过去购置费用。
2.直觉思维模型
所谓直觉是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如,小孩子亲近或疏远一个人凭的是直觉;男女“一见钟情”凭的是各自的直觉,足球运动员临门一脚,更是毫无思考余地,只能凭直觉..…。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说起直觉,很多人也把它成为“第六感”,很多人认为它不靠谱,甚至要压制自己的直觉。
不过,我们可能低估了直觉的价值。直觉其实一直在参与我们的生活,除了以上的这些小事之外,甚至很多重大决策也离不开直觉。
我曾听过一个投资大佬分享他的投资经验,他说:每次投资,在前期做完所有的尽职调查、进行了所有的分析之后,最后拍板的时候,还需要有直觉的参与。即使一家公司的财务数据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自己却说不上哪里不对劲的时候,是不会投的。
甚至像伟大的科学发现,也有直觉参与。
有人曾问爱因斯坦是如何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回答道:“依靠直觉和想象!”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