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一以贯之

曾师说:
诚则灵,要从很困难当中去求知。
《易经》云:“蒙以养正,圣功也。”
启蒙老师之道德、学问、经验,对初学之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初学之人,想要学有所成,一定要找到好老师,而想要找到好老师,一定要心怀诚敬,尊师重道。
因为高明的老师,必定非常谦虚,而且阅历会比较广,看得会比较深,对不断出现的资讯,有选择判断的能力,同时对真正受教之人也会非常严格。
所以,一旦决定之后,就必须相信老师,而不是相信自己的成见,这样才能安全稳当地不断提升。故《礼记·学记》云,“师严而后道尊”。
《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找到好的老师之后,要持经达变,持之以恒,做好阶段性调整。
因为人事环境不断变动,每一次都会有一些差别,这些老师来不及、也没法教。
只有靠自己用心体悟、不断反省改善,老师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指点我们,让我们有所领悟。故古人云,“发矢中的,原非一发之功,磨杵成针,岂是暂磨之力”。
《易经》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学习深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化繁为简。
我们跟随老师学习,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诚敬心和恒心,不要贪多、贪快。
其次,不断在实际生活、艰难险阻中磨炼自己的切实功夫,积累经验。
最后精益求精,找到每个阶段的要点,逐渐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故《论语》云,“吾道一以贯之”。
系以诗曰:
蒙以养正靠诚敬,
深入体悟须力行。
若要广开智慧海,
一以贯之重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