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聊聊宋德珠先生(秋思)

2022-07-11 07:48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宋德珠先生

宋德珠先生,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在京剧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宋先生有流派吗,有,但咱不能说,因为有人不让,所以今儿咱就说说咱知道的宋德珠先生的舞台艺术,不聊流派,“学源不学流”嘛,这是对的。


宋德珠先生是中华戏校毕业的,这所学校全称叫“中华戏曲职业专科学校”,成立于1930年,1941年解散,校董是大名鼎鼎的程砚秋先生,校长前后分别是焦菊隐先生和金仲荪先生,十年间培养了“德、和、金、玉、永”五科学生。宋德珠先生就是其中第一科“德”字科的学生,宋先生在校期间就显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加上刻苦勤奋的基本功训练,1932年戏校首次公演,宋先生的《泗洲城》即获得好评,声誉鹊起,那年宋先生才14岁。从1930年进戏校学戏到1936年被评为“四小名旦”轰动梨园,宋先生才用了短短的六年时间。


从戏校毕业后的宋德珠先生,即自己组班“颍光社”以武旦挑班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成为京剧武旦挑班第一人。宋德珠先生的武旦、刀马旦艺术以跷工见长,工架优美,出手干脆利落,武打火炽热烈,人物性格鲜明,虽然演的都是身怀武功的古代女子,但又不失女性的娇媚与柔美,翁偶虹先生给宋先生的武旦、刀马旦表演总结了四个字“美、媚、脆、锐”,就很好的概括了宋先生的艺术特色。


虽然宋德珠先生以武旦、刀马旦见长,但作为挑班主演,文戏也是极其重要的,宋先生由于在戏校得到王瑶卿、程砚秋等先生的亲自传授,因此在文戏表演和演唱上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功力,他的唱以程派唱腔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和表演特色,又充分发挥了自己花旦的演唱表演技巧,形成了独特的“程腔荀唱”的演唱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也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誉。


1964年以后,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男性旦角演员的舞台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包括宋德珠先生在内的绝大多数男性旦角演员,不得已离开了他们辛苦经营了一辈子的舞台,但长期的戏班生活让这些先生们更有任性、更坚强,宋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虽然不能再在舞台上发光,但舞台下的宋德珠先生依然光芒四射,他教授学生,做演出指导,在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年代,宋先生以教授基本功的方式,一点一滴将自己的艺术传授,渗透给学生们,使得文革结束以后,这些学生们可以很快的恢复传统剧目的演出和教学工作。


可惜,熬过了那个惨绝人寰岁月的宋德珠先生,终因身心俱疲,因病于1984年离开了他心爱的京剧艺术和热爱他的观众。好在他的女儿宋丹菊女士继承父志,继续为传承宋德珠京剧艺术努力奋斗着。


2018年是宋德珠先生的百年华诞,宋丹菊女士在北京京剧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前后台同行兄弟的通力协作下,组织演出了《金山寺》、《改容战父》、《战金山》、《杨排风》、《扈家庄》、《青石山》等艺术风格鲜明的宋德珠先生武旦、刀马旦代表剧目,为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又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秋思 2019年3月 上海)

【旧文回顾】聊聊宋德珠先生(秋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