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625教育学考研经验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0-07-17 18:43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钱MT /  凯程网课学员

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


一、个人简介

 

本人本科毕业于浙江省普通双非院校,大学期间学习也较为努力,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获得了“省优”的荣誉。一战考某211师范院校的教育学专业,由于自己在心态、公共课准备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如愿。一战失败后,我总结反思了这一年来的收获和经验教训,毅然决定二战。二战初试专业课250分,复试第一名。最终幸运地上岸啦!

 

初试:第6名 政治66分,英语67分,高等教育学综合250分。

复试:第1名,是唯一一位复试分数上90分的考生。

 

二、二战择校

 

对于二战的择校,我更为慎重。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想选择一个更加适合我的学校。二战的我是决心一定要考上的,所以我直接放弃了一些压分的院校,考311的学校也一概不考虑。

 

华东理工大学的高等教育学在教育学考研中不算特别热门。华理的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给分也相对较高,625的考题没有311那么复杂和难,再加上它位于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又是211院校。符合我对二战择校的所有要求,不久后我就确定了考它。

 

三、遇到的困难

 

开始备考后,我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为华东理工大学625高等教育学更加偏向于高等教育学方向。参考书目与311和其他自主命题的学校也较为不同,我也迷茫了一段时间。

 

华东理工大学625高等教育学 参考书目

序号

书名

主编

出版社

版别

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

2

《高等教育学》

杨德广,谢安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3

《高等教育史》

刘海峰,史静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4

《高等教育管理学》

杨德广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5

《外国高等教育史》

黄福涛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

 

一战时,我是跟着凯程311的课程进行学习的,习惯了徐影老师带着我学习的感觉,从基础班、强化班到真题班、冲刺班,一步一个脚印。

 

换成华理之后,参考书目都变了,这其中的变化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心里在想:难道以前学的都白学了吗?

 

答案是:当然没有白学!

 

四、备考心得

 

当我开始着手学习之后,我发现教育学的东西都是互通的。比如:《当代教育学》中很多内容其实就是徐影老师讲的教育学原理的内容。

 

我在整理大纲笔记的时候,除了看学校给的参考书、学长和学姐的笔记之外,凯程的宝典、徐老师上课的笔记也是我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徐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分析问题时的逻辑性和框架性。徐老师在讲课时,从来不会只是让你背答案和抄书,而是带你从框架来分析。

 

比如在讲意义和措施时,徐老师会带我们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制度、教育立法、教育环境、师生观等方面来展开论述。

 

听了徐老师的课之后,我发现分析问题时,我们也可以从理论上、实践上两方面展开,也可以从对社会、对个体展开。从社会来看,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等方面的因素;从个人来看,有生理、需要、规律、天性、兴趣等因素等等。徐老师讲的很多东西,比如教育热点,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们考虑问题的层次。因此我们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把一道题目的答案灵活运用到其他题目中。


 

一战跟着凯程的各位老师学习,为我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二战复习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累。

 

跟着徐老师学习之后,我发现我也爱上了这种框式分析问题的模式。因此在整理华理高等教育学的大纲笔记时,我不是简单地抄书,而是加以思考地整理笔记。

 

这种逻辑性思维,我觉得不光是在考研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今后处理各种问题时,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幸运遇到了凯程的各位好老师!

 

从一战到二战,徐老师陪伴了我一路, 徐老师的公众号有时候会发一些备考的建议和心态调整的推送,对我帮助也很大。

 

真的很神奇很及时,有时候我刚好面对一些困扰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徐老师的推送就讲了这些问题,常常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我的考研时光分享》《开学季,你的复习可能会面临这些问题》《决定二战前,你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同时,我也是徐老师直播的忠实粉丝,徐老师的直播真的是干货满满!

 

在复试回答问题时,我没有像背书式地回答问题,而是旁征博引了一些徐老师上课时讲到的一些例子和教育思想,同时也结合个人的经历和对教育的感受,复试时心态也比较好,因此有幸成为了复试的第1名,也是唯一一位复试分数上了90分的考生。

(图:复试笔记)

 

五、时间规划建议

 

1.看书阶段。(六月-七月初)

 

把每本书根据重要性顺序看一下,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把每本书的框架罗列一下,就是大小标题,做一个逻辑框架图。做这个是为了整理大纲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知识点在哪里。但是这一阶段不要花过多时间,一方面是因为这五本书看过一遍没有印象,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书中的很多内容都不考,只考其中部分内容。

 

2.整理大纲阶段。(七月初-11月初)

 

这个阶段是备考过程中最重要、也是耗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我整理笔记花了很长的时间。纵观华理历年的真题,考的内容基本都在大纲内。把大纲知识整理好、背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在后期冲刺阶段的时候,就只背了自己整理的笔记。这个笔记是我们考试的“独家秘籍”!

整理大纲知识点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要边整理边背,并且要结合其重要性。比如重点章节,那你整理完了就要背得滚瓜烂熟。不重要的章节,就是从来没有考过的章节,那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些。

因为是边整理边背的,并且10月中下旬才出今年的大纲,所以整理大纲笔记这一阶段耗时很长。(2019年和2020年的大纲是一样的,没有变动。)

 

(图:二战的笔记本)


3. 整理真题阶段(10月-11月,和整理大纲笔记同时进行。)

 

整理真题的答案特别重要!华理会考往年的真题,并且相对较多。出现的真题,整理的答案要接近满分,包括页面排布也要考虑到。要把答案整理到考场上可以直接默上去。

 

4.背诵整理好的大纲和真题阶段(11月-12月底)

 

不停背!不停背!不停背!不停背!不停背!至少背五遍!

(这四个阶段是我个人认为较为理想化的阶段,学弟学妹们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情况,再进行修改和完善。毕竟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祝各位有心的学弟学妹们一切顺利!

 



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625教育学考研经验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