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阶梯》第18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2022-01-28 14:27 作者:王照伦  | 我要投稿

原创通识课|《哲学阶梯》第18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原创 大现场 THE MOMENT 中文 2021-05-15 10:36

哲学即哲学史——黑格尔






《哲学阶梯》第18集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视频版)





,时长11:39






(文字版)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文/曾斌



自然本原


西方哲学史有固定的叙述方式,几乎都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开始。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顾名思义,指的是“先”于苏格拉底的古希腊哲学家。其实这个定义并不准确,因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的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的生活年代就比苏格拉底晚。这种分类主要来自亚里士多德,“先”只是一个大致的用法,旨在凸显苏格拉底对于伦理问题的强调在本质上不同于他之前那些追求自然本原的“自然哲学家”



西方哲学史著作往往在谈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前,会概略地提到希腊神话的传统,然后以理性化为开端,进入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思想。这是因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摆脱了希腊神话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转而完全从理性的角度针对自然变化提出各种解释。整体而言,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只是一群古希腊哲学家的称谓,依照地域与理念,包含很多学派。大致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均强调形而上学的问题,探讨什么是组成自然的根本原则


不过,即使说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从理性的角度讨论自然的根本原则,但这里所说的自然,依然包含许多诸如宗教、想象、神话等超自然因素。其实自然哲学家的自然,与我们现在处于科学时代所强调的自然很不同。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所谈论的自然范围广泛,包含所有感官能够察觉到的事物。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从人的思维讨论自然事物的本原,这与苏格拉底有关人伦的思考大异其趣。可以说,自然哲学家的方向与苏格拉底的伦理哲学代表两个不同的阶段。

 

六大学派


一般而言,依照三组对立的概念,可以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分为六大学派。这三组概念分别是质料与形式、变化与不变、多元与一元。


第一组概念,强调的是感觉与思考之间的差别。感觉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但在摸到、看到、闻到、听到与尝到外在世界时,哲学家不禁会问,我所感觉到的是由什么构成的?还有其他哲学家,他们发挥思考的力量,认为感觉的根本像数学那种形式知识,本身是不变的。前者是追求质料本原的哲学家,主要包括泰勒斯(Thales)、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与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师徒三人,自成一格,史称米利都学派。后者以强调形式为主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及其所建立的类宗教组织组成,则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


第二组概念延续第一组概念的讨论,但离开质料与形式的对立,直接探讨自然现象发生变化的理由。他们这样发问:自然现象中所察觉到的一切,究竟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显然,相较于米利都学派,这里探讨的问题进入了更高的哲学层次,问的不再是个别的经验或思考,而是使万事万物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强调变化的主要学派是爱菲斯学派,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强调不变的是埃利亚学派,代表人物是以神学著称的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与强调存在论的巴门尼德(Parmenides)。



(Pic/google)


第三组概念累积前人思想的成果,综合了质料与形式、变化与不变几组概念后,针对经验的内容,询问组成世界的元素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多元学派包括两位代表人物,即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与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另外还有一元论的原子学派,代表人物是留基伯(Leuccipus)与德谟克利特。在原子学派看来,万事万物无论外表多么不同,其实都是由无限多以及不能再分割的原子构成。原子论者认为,所谓多元只是假象,因为一切经由观察所得到的现象都是原子组合形成的。


在这里,我们以图表的方式做一个说明: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以爱奥尼亚地区与意大利南部地区作为代表。在这两个地区,爱奥尼亚地区的哲学家比较强调理性思辨,而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哲学家则颇具神秘色彩。在我们的介绍中,无论是从质料与形式的对立,或是变化与不变之间的对比,甚至在多元学派之中的恩培多克勒与阿那克萨戈拉之间,都明显出现这种因为来自不同地区而导致的思想差异。我们必须坦承,为什么这两个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哲学风格,不是我们能够回答的问题。但在批判理性的发扬中,这种思想风格的差异,却也使哲学在科学精神与宗教想象之间不断地寻找发展的方向。


科学与宗教的对比除了为哲学的自由发展提供最佳材料之外,也充分地显示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乐观精神。从泰勒斯到德谟克利特这近两百年间,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发展出多个学派,并且以批判前人的思想来深化哲学的内容。批判理性的发扬,不但解释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特殊性,还为后人追求进步的方向提供了最完美的借镜。


同时期,没有任何其他地区留下类似的批判传统,尤其是介于泰勒斯与阿那克西曼德之间那种几乎用“邀请”的方式所引发的批判。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诠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方式是以批判理性来“美化”这一哲学。他们会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就不是一个鼓励批判的宗教团体,推崇的多是类似教条的宗教信念。这其实是局限了批判理性作为方法论的价值。


基于事实与规范,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肯定批判理性的原则。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包含批判理性是事实,而这个事实对于批判理性的发展起到了示范效用,成为哲学思维的规范与模范。这是一种方法,可以形成问题意识,让我们融合背景知识,对于促进知识进步的目标能够提出扩大认知范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的方式是没有限制的,即使是对变动不定的感官知觉,提出像数学这种形式知识作为批判经验的做法,同样也是批判。

 


(Pic/Google)


实际上,把数学推理或模型当作批判其他知识的观念,在今天可以说司空见惯。我们不就经常认为工程师的知识扎实,不但超越人云亦云的信念,而且也不依附约定俗成的习惯吗?工程师的知识依靠的是数学模型的推理,也就是不与人事牵扯的“硬道理”。这个道理之所“硬”,就是因为它那放诸四海皆准的特性,成为当代一项日常经验的利器。不过这也不代表数学模型就是真理,因为工程讲求的是应用,而应用当然需要考虑日常的经验。


无论如何,重点是批判,不是哪一种方式才是正确的批判。毕竟,知识进步的关键不是我们都有的经验内容,而是大胆的假设。只有通过大胆的假设,我们才会拥有解释一切的完整理论。当然,这些解释会不会因为在过度想象中失落于充满神秘主义的假设立场中,又成为我们需要应用经验进行批判的对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此,批判理性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部分:大胆假设,批判理性。


这两个部分完全体现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论证之中。虽然此时不断地产生许多可以用来响应现代科学的理念,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肯定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价值。某一个传统因为包含一些现代科学理念就被认为是伟大传统的这种想法成立的理由,极有可能是偶然的。在追求知识持续增加的过程中,落实批判理性,并因此期待我们终将能够发现真理,这已成为共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哲学阶梯》第18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