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五十年每个田径小项的发展与未来(27)——男子万米篇
本文主要盘点的田径项目是男子万米,主要从奥运会和世锦赛这两个田径的最高级别赛事的维度考量,奥运会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因为那届奥运会首次将选手官方成绩精确到了百分之一秒,并且距离现在正好将近五十年,世锦赛则从第一届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所以下面表格的所有总结都是从这两届大赛开始。而因为其他比赛延续性以及级别不够,所以暂未加入,但也会作为参考和辅助。
万米是田径场内距离最长的项目,相对其他的场内项目,万米可以更看作是有氧能力和耐力的项目。男子万米在大赛上到现在走过了110年的时光,从1912年布鲁塞尔奥运会开始,国际大赛的男子万米就成了最远的场地项目,该项目出现了一大批极为出色的运动员,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努米,他现在仍然是田径界拿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二战后的第一位长跑名将扎托佩克、芬兰又一位长跑传奇维伦,以及我们熟知的格布雷塞拉西、贝克勒和法拉赫,一个个伟大的名字镌刻在男子万米的历史上,向后世展现着人类的耐力与意志。



上到万米这个距离,几秒钟的平均成绩差距并不大,但是从各项成绩可以看出,2002-2011是男子万米的黄金年代,贝克勒带领全世界的跑者将男子万米提高到了极高的水平,夺冠平均成绩甚至要打开27分大关,铜牌平均成绩比任何一个时段的夺冠平均成绩都要高;从两项平均成绩来看,2012-2021是夺冠平均成绩和铜牌平均成绩差距最小的一年,可见近十年男子万米竞的激烈程度争;从总体来看,夺冠平均成绩在五十年内大约快了30多秒,铜牌平均成绩同样如此,可见该项目发展的速度,而时段最佳夺冠成绩更是快了大约50多秒,这更能看出该项目顶级运动员的实力发展。

男子万米方面,埃塞俄比亚有着巨大的冠军优势,拿走了近五十年一半的冠军,总数上也有领先,但是领先幅度没有那么大,尤其是从1993-2011这将近二十年的时光里,埃塞俄比亚只丢掉了一次冠军;第二的英国和第三的肯尼亚很有意思,英国靠着法拉赫近十年个人的五次冠军在冠军榜上力压肯尼亚,但是总体实力上,肯尼亚大幅领先英国,肯尼亚缺少一位超级选手斩获更多的冠军,他们只在早年间和更新迭代的时期有冠军斩获;意大利、摩洛哥和芬兰在近五十年的前二十年有着出色的实力,芬兰是在1972-1980、意大利在1981-1987、摩洛哥则是1988-1991,三个国家在各自时段都有强劲的实力。从地区来看,东非高原的选手仍然是主流,且相对更短距离的长跑,领先优势更为巨大,其他地区难以与之匹敌。

从男子万米的个人冠军榜可以看出,这五位选手各自引领着他们的时代,维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科瓦则是十九世纪巴氏奶年代前期,这二位是早年间的长跑高手,经历了七八年男子万米的大赛乱战后,男子万米正式开启了接力棒模式,1993-2000这八年间,格布雷塞拉西大赛六连冠,战绩卓越,到了他年老时,他将接力棒传给了他的队友贝克勒,在2003-2010这八年间,贝克勒又做到了大赛六连冠,战绩斐然,在他年老时,队友实力没有能够统治赛场的了,法拉赫夺过了接力棒,在2012-2017这六年间做到了大赛五连冠,成绩优异,这五位引领了五个时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交接着男子万米的大旗,到了本世纪第三个十年,谁又将结果这个接力棒呢?我们拭目以待。




从成绩来看,由于男子万米的成绩因为各种原因起伏很大,所以前十成绩平均值更能体现一个运动员的稳定性。从个人最好成绩来看,切普特盖和贝克勒均打开了26分20秒大关,格布雷塞拉西和塔加特则均打开了26分30秒大关,凯姆伯伊差0.03秒就进入26分30秒;前十成绩平均值来看,有三位打开了27分大关,其中贝克勒更是恐怖的打开了26分40秒大关,成绩厚度惊人,格布雷塞拉西则打开了26分45秒大关,毫不落后,希海因、塔德西和P·塔努伊都处在27分左右,与前二差距巨大,这也足见贝克勒和格布雷塞拉西的成绩稳定性。

从2021的男子万米赛场看,仍然是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对决,二者总共占据了前十位的八位,只有第一是来自乌干达,第十来自巴林。从成绩来看,今年有六位打开27分大关的选手,其中五位埃塞俄比亚选手,可见其整体实力,而第一的基普里莫则是在26分30秒附近,成绩非常优异;从年龄上来看,该榜八位九五后,其中有四位零零后,可见该项目的年轻化趋势,男子万米正朝着极好的方向发展。
下期预告:盘点近五十年每个田径小项的发展与未来(28)——女子万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