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人之下】翻译 | 学习笔记: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风后奇门 僵尸

2020-05-16 23:44 作者:_吾酒_  | 我要投稿

2020.05.16 组内交流讨论总结

    特别感谢:海啸大佬!

翻译

翻译:保留字词本身的信息,传播。不能误导,引向错误的信息。

翻译质量 = 多个方面的制衡,不仅仅是易于接受。

使用者自己的固有理解 + 联系上释义没有较强关联性的其他文化 = 诱导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注意用词差别!比如,南北方言。

风后奇门 Fenghou QiMen

“风后”是人名:Fenghou

《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风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

“奇门”是术数的一种:QiMen 

“奇”和“门” 各自代表一个事物。奇,为三奇,即用天干的乙、丙、丁代表三奇;门,为八门,即为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

《奇门遁甲》是中华民族的精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道家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又为夺天地造化之学,也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规律的科学巨著,而地球的磁场就隐藏在奇门遁甲之中,进而使其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也最为深奥,最为精确实用。

米二的遁甲设定,来自于《烟波钓叟赋》。原本是龟甲奇门,是刻在龟甲上的,有点类似河图洛书的传说。最初版是一共是4320局(4320是12个时辰乘以360天,也就是一年 )。黄帝将其交给风后整理,于是风后整理出兵书和奇门遁甲(一共1080局)。

风后的简化,是因为4320里面都重复了4遍,所以 4320÷4=1080。

诸葛亮是在简化到阴遁9局、阳遁9局,共18局的时候,继续精简,也就是《武侯奇门》。他没有再简化局数,而是从复杂的描述中简化得更精辟,删繁精简。 

僵尸 Jiang Shi

中国的僵尸是来自于赶尸文化:驱动尸体,无论是用符文,咒语,还是功法。(驱动:像木偶戏一样,只不过线变成了抽象的符文咒语等。)

僵尸:因为是死物,必须有人操控 才能行动。

使用拼音,而不用zombie,是因为翻译标准的设定。如果用zombie会误导观众。

A zombie is a dead person who has been brought back to life.

在zombie(丧尸)本身的文化含义中,其实是对其有更详细的定义。

为什么说是 “been brought back to life” 呢?因为zombie需要进食,无论哪种设定,进食大脑,进食蛋白质,进食血浆,都是对能量的需求。而有需求,就驱使它产生欲望,所以zombie会攻击人类。这也是各类作品中设定基础:有欲望,又能行动(也就是活着的)。所以,才解释为 “been brought back to life” ,只不过没有理智罢了。Zombie的前提是符合 “活着” 的这个标准,而中国的僵尸并不是这样的:是死物。

Jiangshi, also known as Chinese hopping vampire or hopping zombie.

百科上的这句话不全对。因为是个人编撰的,所以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这肯定是不能避免的,就这一个解释来说,理解上没错。一般解释性词语,用类似的事物进行类比,而得出定义,这个文科中常用的类比法定义。重点是:类似,不是相等。因为有相等意思的,那叫同义词了,不叫解释了。因此,在翻译《一人之下》里的僵尸时,不能用zombie这个词。

Chinese hopping zombie(中国的齐脚跳行的僵尸) ≠ zombie(起死回生的僵尸,丧尸)

缺了zombie前面加的形容词,意思就不一样了。

比如:不能说 sun(太阳) 就是个 ball(球) 或者 fire(火),哪怕 sun(太阳)的解释是 the ball of fire in the sky.(天空中的火球)因为词条的后面还有解释: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gives us heat and light. 

同理,hopping zombie不一定就是zombie中的一类。

如果用hopping zombie或者zombie会让观众产生误解。

《一人之下》中,张楚岚半夜去坟地,看到冯宝宝挖坟,然后僵尸爬出来了。

在中国文化中,因为僵尸是死物,必须有人操控 才能行动。那么在这个语境和文化背景中,这就是暗示:坟地里的闹鬼,是有人在捣鬼。这也暗示背后之人不是普通人,楚岚才会在最后用雷法脱身。因为他被爷爷嘱咐过,不能在普通人面前用。但是,如果是在异人面前,为了保命,就没问题。——这个场景的剧情逻辑。

如果翻译用 zombie,信息就缺失:有zombie攻击人,因为当时是晚上,周围又没人,所以张楚岚为了保命而使用了雷法。——如果翻译用了zombie,所能理解出来的剧情逻辑就变了。

Z

在一定场合下,字母 Z 能让人联想到zombie(丧尸)。Z 在西方文化中,其行为大多是出于自身的饥饿,有 “been brought back to life” 的基础。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个幕后黑手,但是这个幕后黑手的目标不会特别小,甚至是世界范围的,缺少了想操纵僵尸的这个幕后黑手的精准性和目的性。这是剧情信息的缺少,也是来自于 Z 这个词的误导。

Walking dead(行尸走肉)

Walking 也有随意性,缺少目的性。而且有美剧的暗示,都播了那么多季,会给人一种固定的印象。如果这种印象跟僵尸不太符合,一般还是要尽量避免。

Controlled Body(受控制的身体)

关于controlled body在翻译上没啥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除去之前的误导性信息,zombie 相较于 controlled body 其实有一个优点:双音节,发音短促。

例如:

2个音节—— 张楚岚大喊:“僵尸!”

4个音节—— 张楚岚大喊:“中国僵尸!”

Undead / The Undead(不死族)

僵尸是死的。Undead是没死的。而且,在有些作品中 “undead” 用来表示:长生不老。早期的一些作品里都会用这个词,包括对精灵的描述。

Corpse(尸体)

Corpse只有死尸的意思。缺失了太多的信息。

The creatures / Stranger things / Swamp thing 

The creatures(受操纵性强的那种生物&后台有人捣鬼)是佛兰肯斯坦故事里特定的说法。Stranger things 是怪奇物语。这类用法很多,但是这种用法强烈的建立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Swamp thing,经常出现在漫画中,适合漫画看多了的情况。

如果翻译时用 creature,最好在楚岚安全了,自言自语,带着有点玩笑的口吻说的时候。—— 翻译的时候,主动化梗。

Incoming

剧里有些时候,角色喊的是 incoming。 

不过,只能用在所有人都知道来的是什么的基础上。而且,还有个对群体发话的前提。比如,战场。

Stiffler 

属于造词。

一般不建议用,除非特别容易理解。

如果是配上动画画面,就算造个新词,也特别容易理解。比如,《狐妖小红娘》尾生篇中的 “Donkificial Respiration”。

但是,造新词的问题就是:观众对新词的理解效率。新词的理解比拼音理解要拐上一个弯,要能理解造词的逻辑才行。如果看不懂拼音,观众可以暂停看注释。新词对一部分人理解快,一部分可能会被绕晕。

这个取舍,就要看最后校对的选择了。

【一人之下】翻译 | 学习笔记: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风后奇门 僵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