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讲座笔记:认知谬误

2023-02-16 10:27 作者:Maki的完美算术教室  | 我要投稿

认知谬误

  1. 逻辑谬误

    1. 归因谬误

      1. 谬误:事件A伴随着事件B发生,所以是B导致了A

      2. 实际:B可能只是与A相关,并不是原因,甚至连相关性都不足

      3. 正解:控制变量;调查相关数据

    2. 关联谬误

      1. 谬误:事件A属于C类,事件A具有性质P,所以C类的事件都具有性质P

      2. 实际:性质P可能是事件A的特殊性质,和它属不属于C类无关。

      3. 正解:研究C类的事件,尝试找反例;如果找不到反例,尝试用理论解释这个关联;不要强行解释

    3. 二元对立谬误

      1. 谬误:非黑即白,二元对立,不存在中间状态

      2. 实际:大多数时候是不同程度的灰色

      3. 正解: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一件事或者一个人

    4. 反排中律谬误

      1. 谬误:既是好的,又是坏的,“双重思想”

      2. 实际:不可能既是好的,又是坏的,只能是好一点的,或者是坏一点的

      3. 正解: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判断,应当有倾向性

      4. 二元对立谬误和反排中律谬误的数学解释:假设一个事件的价值判断是从0到1的值,我可以不判断,但是一旦要判断,这个值应当是闭区间内的某个值,而且一般不会特别靠近两端

    5. 单一维度谬误

      1. 谬误:一件事情只能从一个角度看

      2. 实际:一件事情可以有多个维度,对不同因素都有不同的影响

      3. 数学解释:对于一个事件的价值判断可以是一个数组,每一个元素都介于0和1之间,代表一个维度的判断

      4. 正解:人的认知深深地受到阅历、眼界所限,应当开拓眼界,多和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交流,增加认知的维度;不要对不懂的事物妄加批判

  2. 时间认知谬误

    1. 谬误:感知不到时间流逝;感觉时间不均匀流逝;对时间感到失控;无法正确估计任务用时

    2. 方法:躺在床上,闭上双眼,计时1分钟、5分钟、10分钟,锻炼对时间的感知;调节情绪,稳定心态,感知时间均匀流逝;放空、放松、专注呼吸;做事前先做好计划、多思考、多复盘

  3. 自我中心主义谬误

    1. 谬误:我是这样想的,所以你也应该这样想;我是这样做的,所以你也应该这样做;我这样做可以成功,所以你这样做也可以成功;我这样思考能有收获的,所以你这样思考也有收获……

    2. 实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和思维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但不能强制对方用自己的方式做事

    3. 正解:说出自己的观点,但不提前假定对方会接受,甚至可以假定对方不会接受,减少心理落差感

  4. 轻重缓急认知谬误

    1. 谬误:无法分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情、紧急和不紧急的事情;无论是自己的事情还是他人的事情;我认为事件A对项目P是最重要的,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而是我认为不重要的事件B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认为自己对某个人很重要,其实对方根本不在乎你,反而是你容易忽视的人最重视你

    2. 实际:对重要事件的准确判断来自于个人经历和所思所学

    3. 正解:对不熟悉的事物要谨慎处理、多加分析;看清人际关系的本质,亲君子远小人。

  5. 光环效应与反光环效应(乌合之众效应)

    1. 谬误:一个人看上去优秀,所以几乎处处优秀;一个人看上去不优秀,所以几乎处处不优秀;优秀的人犯错遭人唾弃,浪子回头令人动容

    2. 实际: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在事件A上做得好就是做得好,和在事件B上做得好不好没有本质关系;想变好不代表能变好,想变坏不代表会变坏

    3. 正解:透过光环看到内涵,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要人云亦云,要坚持自己的主见

  6. 自我认知谬误(我是谁?)

    1. 谬误:他们说我应该这样做,我就应该这样做;他们说我这样做好或者不好,我就应该这样想

    2. 实际: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用吸引力法则将与我气质相近的人吸引过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会和我一致,我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我;有些人每天都犯着自我中心主义谬误

    3. 正解:我就是我,我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会智慧、灵活地调整我的想法,不会被愚蠢的人所撼动

  7. 贴标签效应(我是被形容词修饰的?)

    1. 谬误:我是某一类人,所以我应当做这一类人该做的事

    2. 实际:我属于这一类人,但我依然是我,所谓该不该做是每个人自己的判断;形容词修饰的是语义学下的文字,而不是活生生的个人

    3. 正解:我是这一类人,但我是这一类人中最酷的那一种;我未必是你认为的那一类人;你未必能理解我是哪一类人;我不是任何一类人,我就是我自己

  8. 情绪谬误(动真情就是好?)

    1. 谬误:我有情绪,我要释放;我动真情了,我是好的那一种

    2. 实际:很多时候情绪不释放或者不及时释放可以解决大量危机,人类本能的情绪冲动让人趋向于野兽而非智慧的个体;动真情也可能是一厢情愿或者自我感动,其他人未必和你有一样的看法;如果说感性代表着油门,那么理性就代表着方向盘,本身并无对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在正确的方向前行,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3. 正解:用理性控制感性,将感性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以后,用感性带动理性,形成良性循环



讲座笔记:认知谬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