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鹦鹉的故事(其一)玄宗与鹦鹉

2020-07-16 21:20 作者:乐艺R  | 我要投稿

 

古时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养鸟,皇帝自然也不例如。而鸟之中最受欢迎的当属于色彩斑斓且能说人言的鹦鹉了。

下面,来说两只由皇帝亲自赐名的鹦鹉吧。

 

绿衣使者   (故事出自《开元天宝遗事》)

开元年间,长安城中有个名叫杨崇义的人,是个富商,累世的财富加上他的努力经营,使得他家中的珍宝古玩甚至都超过了一些王侯将相。杨崇义有位长得国色天香的妻子刘氏,而杨崇义又是个需要经常出外应酬的商人,故而时常冷落家中的娇妻。

于是,不甘寂寞的刘氏便与邻居家一个叫李弇的年轻人私通,俩人趁着杨崇义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幽会,日久情甚于夫。于是,这两人萌发了杀害杨崇义的邪念。

 有一天,杨崇义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地回到家,倒在床上酣睡。刘氏悄悄地打开了后门,将李弇放了进来,俩人拿一根绳子勒在了杨崇义脖子上,将之勒毙,然后将尸体埋在了后院的一口枯井中。

当时,家中的仆人们和婢妾们都没有察觉到这件事,唯有一只站在位于堂屋前方的鸟架上的绿鹦鹉目睹了整个凶案的过程。

 在谋杀了杨崇义之后,刘氏却让家童们和仆人们四处寻找她的丈夫。在查无所获之后,刘氏贼喊捉贼地到官府报案,说她的丈夫没有回家,说估计是被别人杀害了。州府和郡县中的官吏,不分昼夜的捕捉凶犯,涉嫌犯罪的人以及杨崇义的家童们、仆人们都受到了审查,有一百多人被拷打和捶问,但还是没有追查出有价值的线索。

 后来,县令和官差们再次到杨崇义的家中摸排核查,在庭院架子上的绿鹦鹉见县令走了过来,便突然对着县令鸣起冤来:

 大人冤枉!大人冤枉!

 那县令也是一个爱鸟之人,他把鹦鹉它从鸟架上取下,放到自己的手臂上,笑了笑道:

 小小鹦鹉,有何冤屈?

 杀害我家主人凶手,乃是刘氏和李弇。

 刘氏万万没有想到一只鹦鹉竟揭穿了谋杀的真相,顿时面无血色,腿脚一软,跌坐堂下。于是,官吏们抓住了刘氏并把她捆绑了起来,紧接着逮捕了李弇,将这二人关进了监狱,刘氏和李弇认为鹦鹉此举,乃杨崇义的冤魂作祟,只好全都招认。

长安府尹将这件事写成文案,然后向皇帝汇报。唐玄宗感到非常惊奇,感叹了很久。定案之后,刘氏和李弇都被官府依法处死,玄宗封鹦鹉为绿衣使者,将它交给后宫中的侍女们喂养。张说在事后写了一篇《绿衣使者传》,对此事十分感兴趣的人们将张说的这篇传记四处传扬。

 

雪衣娘 (故事出自《唐明皇录》)

同是开元年间,岭南进献了一只浑身雪白非常漂亮的白鹦鹉。这只异常聪慧的白鹦鹉被饲养在宫中,时间长了便渐渐地通晓人语,命名狂魔唐玄宗(玄宗宫中还养有黄莺,被他命名为:金衣公子)为其命名:雪衣女,宫人则称之为雪衣娘。

这个白鹦鹉非常驯服乖顺,即使让它任意飞来飞去自己饮食,也只是在屏风帷幕内从不离开太远。

玄宗和杨贵妃都很喜欢这只鸟儿,并时常教它背一些古诗词,只消几遍就它就能记诵了。有时玄宗亲王或大臣们玩下棋等博戏时,稍有要输的趋势,侍从们便会招来雪衣娘,白鹦鹉立刻就飞来搅乱棋局,要不就去啄大臣或亲王们的手,让他们不能继续赛事而替玄宗解围。

如此善解人意,聪明伶俐的鸟儿能教人不喜欢么?

有一天杨贵妃正在镜前让婢女梳妆时,雪衣娘突然跳上镜台对贵妃说:雪衣娘,雪衣娘很害怕!雪衣娘梦见了一只非常凶狠的老鹰,雪衣娘被它残忍地杀害了……它用锋利爪子刨开我的身子,用尖锐的钩喙啖食我的血肉……雪衣娘难道就要这样死去了吗? 雪衣娘还不想这么快死去,雪衣娘还想继续伴在贵妃娘娘和皇上的身边……

小小的鸟儿说得声泪俱下,贵妃也听得为之动容。

杨贵妃轻抚雪衣娘安慰道:“梦境都是虚幻的,并不是真实的。你若还是觉得害怕的话,我便教你念诵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来的《心经》吧。”

于是,雪衣娘将《心经》记得滚瓜烂熟,日夜念涌个不停,祈求《心经》能助它趋吉避凶。

一天杨贵妃把雪衣娘放在步辇的杆子上,便和玄宗一起去别殿观看随从校官在广场上围猎。被留下的雪衣娘觉得很是寂寞,便悄悄地飞到殿上观望起它的主人们来,忽然有天边掠过一只凶猛的老鹰……后面的事也就不用多讲了,正如雪衣娘的梦境般,它被残忍地杀害了。(唉,莫非世间所有的事都是冥冥中有所安排,纵使雪衣娘与杨贵妃都如此虔诚念诵佛经了,但终究是逃不出命中注定的悲剧。)

玄宗与贵妃发现被害的雪衣女后都很难过,叹息良久后,最终命人把雪衣娘葬在宫苑内,并还为它修了一个小墓,名叫鹦鹉冢

 


                                                                                                                                           

 


鹦鹉的故事(其一)玄宗与鹦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