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跟名家一起读《长恨歌》1.如何讲好一首诗

初中上的是寄宿学校,一周从早到晚,没有半点动私有电子产品的机会,为了打发无聊的宿舍时光,也为了勾起我学习语文的兴趣,母亲在我的行李箱里塞了一本《蒋勋说唐诗》。期待着我没事躺在床上读一读。

闲来无事的时候,趴在宿舍的床上拿起那本书,翻开墨绿色的书本,随便翻一翻,一篇篇的《长干行》,《兵车行》......翻到了179页,嗯?安史之乱,兵变?映入眼帘的一段历史故事将我无聊的目光瞬间拉回到书本上,我默默地读着“原来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呀!”我继续读下去,接着小故事下面的是《长恨歌》的原文,虽然很长,但我依然从头看到了尾,“汉皇重色思倾国.....君臣相顾尽沾衣......”一直到“在地愿为连理枝”虽然我4成都没读明白,但我已经大概了解了讲的是什么事了,前面的那个小故事已经变魔法的将这篇诗歌将要讲述的刻入了我的心。蒋勋老师一改往常将历史故事放在诗歌和赏析的结尾的构成,来了一个先讲故事再读诗歌。我也深深体会了,只有先理解诗歌,才能读懂,才能读下去。这二十为什么一个资深戏剧教授再带领学生欣赏戏剧之前,要带着学生学清楚剧本。
这个原文后面是讲解,哎,说是讲解,其实我认为根本不然,跟其他的书目里面逐字逐句单纯的分析,赏析,蒋勋老师的书更像是像《百家讲堂》里面,通过叙述,讲述来讲解,在历史故事中穿插分析,在字里行间的分析里面穿插上历史其中不乏有白居易的写作历史,唐朝人的审美价值观,甚至杨玉环家庭的分析和唐玄宗年间总体的评价,让你读起来自豪不会觉得乏味,而又很好理解。我记得有一段讲的是“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和“温泉水滑洗凝脂” 蒋勋老师专门拿出来讲解,结合了唐代女人特有的那种体型的审美和丰富的讲解,我记得很深,他是真么讲的:“用温泉水滑去形容女子肉体的某种质感,尤其唐代那种比较饱满丰盈的质感,想想冬天从温泉里出来滑顺的身体上冒出阵阵白气的感觉。” 虽然有种“老色批”的感觉,但看的我津津有味。
一直都说讲好一首诗,方法很重要,但是,真正的方法,不一定高大上,相反,往往抓住人们眼球的,是那些接地气的,看似普通的,甚至很粗俗很直白的,在那里之乎者也一顿,不如好好地用白话文讲故事一样的生动叙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