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录片·笔记】文成公主

2022-10-13 11:10 作者:该上课了啦  | 我要投稿

吐蕃:公元7世纪-公元10世纪

1. 政治背景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吐蕃进入强盛时期,民族意识觉醒,迫切渴望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科技等来实现自身的强大。松赞干布本身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赞普,渴望建立一个强大的吐蕃王朝。

同时期,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唐王朝新建,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唐朝乃至整个中国中原进入最强盛的时期。

彼时,各个国家之间都互有通婚,例如吐蕃与尼泊尔、唐朝与突厥、唐朝与吐谷浑等。吐蕃试图与唐朝通婚,被唐太宗拒绝。于是,松赞干布在四川松州攻击唐朝。唐朝虽然战胜,但也意识到了吐蕃的强大实力。( 通婚,貌似成了那个时代国家外交的一种手段,以公主的嫁妆、聘礼等名义来进行国家之间的物资交换。)

2.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沿唐蕃古道途径吐谷浑入藏,其中唐蕃古道具体路线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是经甘肃、青海到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

美丽传说:途中经过日月山,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一条倒淌的河,即倒淌河。

文成公主经过吐谷浑时小作停留,与和亲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相见且有一段交往。

文成公主出吐谷浑入吐蕃边境,松赞干布率军来迎,并向李道宗行子婿礼(李道宗是文成公主生父),后与文成公主同返逻些。

3. 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传说此佛像是释迦牟尼在世时命工匠制作的,并对弟子说见此佛像如见他本人,因此参拜此佛像被看作是参拜释迦牟尼真身。此佛像如何辗转来到中原已不可考,但确实被唐太宗视作国宝。此番和亲,取此佛像作为陪嫁,可见唐朝与吐蕃友好交流的诚意。

649年唐太宗驾崩,650年松赞干布圆寂,其孙继赞普位,其得力干将禄东赞及其所在的噶尔家族掌权,吐蕃开始对外扩张,唐蕃关系破裂。唐高宗派薛仁贵迎战,因副将不听指挥,薛仁贵大败。武则天时期,吐蕃有传闻称唐军要攻入拉萨夺此佛像,故将时在小昭寺的佛像藏入大昭寺洞穴中。后唐中宗时期,唐蕃关系好转,金城公主入藏,于大昭寺中寻得此佛像,从此此佛像就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4. 赤尊公主与佛寺

赤尊公主先于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带去了尼泊尔的佛经、佛像和工匠,与文成公主有过名分之争。赤尊公主到来前,吐蕃没有佛寺,为安放佛像始建佛寺。文成公主懂历法,会堪舆,通风水,学识渊博,后两人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共同修建了许多佛寺。

文成公主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得出了青藏高原的地形是罗刹女仰卧之姿,拉萨的卧塘湖位于心脏位置,需填平建佛寺以镇魔,后又在魔女的五官、四肢、关节等处建造了许多佛寺。

赤尊公主修了大昭寺,初供奉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文成公主修了小昭寺,初供奉大唐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后吐蕃将两寺佛像进行了调换。

最初,小昭寺是作为文成公主的宫殿存在的,有佛寺的功能,后来才变为了只有佛寺的功能。

5. 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造了一个空前雄伟的宫殿,即布达拉宫的前身。吐蕃灭亡后,该宫殿毁于战火,十七世纪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如今的布达拉宫。

6. 雅砻河

雅砻河地区是藏族文化的最早发祥地,有西藏建造最早的宫殿雍布拉康(在现今山南),有西藏重要寺庙昌珠。吐蕃即发源于雅砻河谷的雅砻部落建立的。

7. 身后

680年文成公主逝世,葬于藏王墓,被藏族人民称为绿度母,即菩萨。

文成公主入藏固然是与家乡永别,但她作为松赞干布的王妃,总也算是地位尊贵、衣食无忧,而后名垂青史,也能稍补遗憾。而那些随嫁人员,也是永远离开了家乡,与亲朋山川相隔,不复相见。


【纪录片·笔记】文成公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