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圣传授的腹泻辨治心法

2021-11-17 15:15 作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我要投稿

小编导读:腹泻是临床最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中有论述其证治,贾春华教授在《贾春华·金匮传习录》课程中将仲景治疗腹泻的规律总结了出来,现摘录在下面,供大家学习。

这一篇下利腹泻的证治,除痢疾外,张仲景治疗下利病的方剂有四逆汤,大、小承气汤,通脉四逆汤和诃梨勒散方。根据原文内容,大致可以总结出仲景治疗腹泻有以下几条规律。   

1.温涩并用

对于阳气不足,虚寒内盛所导致的下利,仲景多用温阳散寒止利法,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如果是久病下利,滑脱不禁的病人,则用涩肠固脱的方剂,如诃梨勒散。

2.通因通用

对于实热积滞肠胃的下利,应当顺应病势,仲景用大、小承气汤攻下积滞,通腑泄热,既有利于祛邪,又能避免正气的损伤。尤其对于每年特定时节发作的下利,仲景提出了用下法治疗的原则,一般对于迁延不愈的泄泻多从脾肾虚弱来治疗,提示对于这种泄泻也应该认识到病邪留恋的情况。

贾春华教授讲授金匮要略

3.利小便实大便

这一篇第31条“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下利气是指下利时伴随有频频的矢气,由脾虚湿困,湿滞气阻,蕴郁肠道所致,因此治疗应当利小便,以分利肠中湿邪,使湿去气行而泄利自止,就像喻嘉言所说的“急开支河”法,仲景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剂,但是其中蕴含了“利小便实大便”的思想。

4.腹泻有表证,以桂枝汤为主

本篇36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条可以看作是治疗表里同病的方剂,暗示在表里同病且在内之阳气较为虚弱时,不能发表,应先以四逆汤急回其阳,再用桂枝汤祛除在表邪气,桂枝汤在解表剂中为扶正祛邪之剂,所以虽然阳气已回,但不能重用解表剂消耗正气。

另外在《伤寒论》中有关腹泻与表证并存的条文有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葛根汤可以看作是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所组成。在以上条文中,可以看出桂枝汤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由于在腹泻有表证的情形中,脾胃之气受到了一定的损伤,所以用桂枝汤调脾胃以达营卫。

以上是从《金匮要略》中总结出的仲景治疗腹泻的四种方法。《金匮》《伤寒》中还有大量关于疾病诊治非常精辟的论述,近两千年来一直被中医人作为学习及实践的依据,指导着华夏大地上的医者为民除疾。因此,读经典一直是中医人习医业医的基本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金匮要略》这部中医经典著作,袋鼠医学邀请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匮要略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贾春华教授为大家逐条讲解《金匮》。贾春华教授以自己从事《金匮要略》研究与教学三十年的经验,借用逻辑学、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全新的角度诠释《金匮要略》,为我们解答《金匮》中的诸多千古疑问,如为什么用五行生克对“补用酸,助用焦苦,亦用甘味之药调之”解释会自相矛盾?古人为什么说因风气而生长,而不说因寒气而生长,因火气而生长?如果您想系统学习《金匮》,就来袋鼠医学跟着贾春华教授的讲解,通过更广阔的视角领略经典的奥义吧!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学术传承大师课《贾春华·金匮传习录》



医圣传授的腹泻辨治心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