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观影门槛、观影障碍、观影设定和影片地气
#流浪地球2没有观影门槛#
首先我们来简单定义一下:什么是门槛?什么是障碍?什么是地气?
举个例子,一本影片是数学解题的内容,内容是:反码的计算。如果这本影片没有从头讲起,直接开始反码的运算,那么这本影片是有观影门槛的,门槛是你首先要知道二进制的简单运算,要知道数值存储中的反码、原码和补码三种形式。
那什么是障碍呢?就是影片播放下来,你发现这个反码的计算过程是错误的,按它的解释连反码的原理都不符合常态。这就是障碍,观影障碍。
什么是地气呢?计算机专业的人看这个觉得:哎,是我擅长的,我连思考都不用就可以理解的东西,这就是特定范围的地气。
最后,这里还有个设定。
因为我们的电影电视剧有时候会架空、奇幻、仙侠、科幻,所以我们会给它一个现实不存在的设定。但是这个设定呢,通常不会影响日常的行为逻辑,是要符合正常推演的。在上面的举例里,我有个二进制的设定,我把0和1反一反,或者把原码叫做反码,把反码叫做原码,这就叫做改设定,那么我的思维就要根据设定略作修改。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流浪地球2。它有门槛吗?我个人觉得是没有的。
如果它讲的是地球该怎么造行星发动机,围绕行星发动机的落实开展故事,那么多半是有门槛的。因为我们不会造也不懂原理,看完要能会造行星发动机,能讲出道理。但现在不是的,它只是创设了一个末日背景太阳危机,给了你解决方案,然后讲的是在这个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有啥门槛?你要看不懂,那你多半也看不懂仙侠剧了吧?那可是得道成仙,谁能讲清楚道理啊?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流浪地球2比流浪地球1不好看呢?不是黑子,就是真的有部分老人小孩儿觉得不如1好看。
其实这里是个地气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流浪地球1撇开太阳危机流浪地球的设定,它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在成长阶段,缺失了父亲母亲,由姥爷抚养长大,对父亲长久的向往得不到反馈而产生了误会,于是在父亲回家前夕离家出走的故事。后来在离家出走的途中,姥爷来找孩子,不巧遇到了木星危机,遇到了特别行动救援队,姥爷去世,男孩迅速成长,参与了地球救援,与父亲达成了和解,而父亲又为了救援成功主动赴死。至此,男孩终于长大成为了与姥爷父亲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看看这个主角的定位,是不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几乎人人周边都能有的典型啊?谁家没个熊孩子啊?谁家孩子没个熊的时候啊?谁家孩子没个和父母长辈赌气的时候啊?谁家不盼着孩子哪天能长大成熟懂事啊?
这故事,谁都不需要深入思考就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轻松代入主角。这就是地气,地气的范围很广。广到没读过书的大妈看完球1都可以轻松聊一聊这娃子程度:哎,这刘户口啊,挺惨的,打小就没了妈,和我认识三大队xx家的娃儿挺像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流浪地球2。球2是三男主主线,周喆直,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刘培强,中国天才航天员;图恒宇,科学家、程序员、数字世界的架构师。看到了吗?这三位的身份,接地气的范围比较狭窄,都是人类的天花板。我们看他们,大部分人特别是还在努力生活的人看这三位男主,是仰望的角度。
同样,在努力挣扎生活的人看仙侠剧,也是接不上这剧的气的。
也就是说,球2没门槛,但可能不怎么接某些人的气。主角、重要角色的身份职业兴趣与观众本人或向往的身份职业兴趣有交集、相符合,这就叫接气。
接下来我们说说障碍。
障碍就是屏幕里的人是人,说的也是人话,做的也是人事,但是你不理解,也不明白这故事发展的因果关系,剧情崩坏,逻辑稀碎。
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呢是文化沟壑,风俗人情世故完全不同,所以你理解不了也正常。一种呢是目的不纯,人就没想好好拍故事给你看,人是奔着其他东西去的。
我简单举个星际穿越吧。它应该属于第一种情况。
星际穿越也没啥观影门槛,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黑洞和纬度跨越,只要你愿意去理解这个概念,就会发现男主讲的、导演表现的手法远比科学家在教科书上讲给你听的要简单得多,容易理解得多。
但对我来说,它有观影障碍。
一开始,男主的岳父让男主去学校参加家长会,也不算家长会,是班主任及学校领导针对两个孩子和家长进行家校联系类的重要约谈。男主的岳父特别强调,班主任年纪很轻,可以考虑再婚。语气让人不适(这就是一种障碍)。
然后第一个很文化的障碍来了。约好了时间,结果男主带着儿子女儿在去家长会的路上玩儿去了……可能是想表现父爱。但是老兄,你约好了啊!哪怕你再看不起学校对教育有意见,可是你这样放鸽子合适吗?还有后面解释男主追那架无人机是因为它的太阳能电池可以给整个农村供电,还可以用它来开联合收割机。那么你打个电话说一声可能会迟到不行吗?
而第二个障碍,既然无人机这么好用,为什么还要停止航天局辞退工程师减少科学家反而去培养没有文化的农民呢?你完全可以培养人才,但只需要让有经验的农民推广经验就可以了啊。完全不理解美国针对末日危机采取的政策。看不懂。
而后是接收到了高维度人类发来的信息,经过解码发现是NASA的坐标。所以我又获得了第三个障碍。既然高维度人类想要挽救自己的祖先,为什么不直接把信息发给能理解信息的老教授呢?你改一个设定:高维度的文明,凭自己的喜好救人类,那么它是有可能随心所欲不爱选老教授,选男主,有光环嘛,顺眼。但是它不,它给的设定是高维度的人类想要救自己的祖先!所以正常人不应该是赶紧干了这事儿吗?它不,它非得把男主弄出去一百年,机缘巧合才进入黑洞,发信息给自己女儿挽救人类。
像这些我理解不了前因后果之间逻辑关系的剧情,我觉得这就叫观影障碍。分开来,每个情节我都见过,连在一起,我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而导演又懒得跟我解释缘由,这就是观影障碍。
所以吧,球2比球1不够大范围接气,虽然它各方面硬水平软水平都全面提升,但特别重视接气的人就会说不如1好看。
但是说星际比球2强的人,我真是不知道说啥了,就硬接气呗,也可能是默认美国第一后的自我麻醉了。对我来说,星际穿越的观影障碍是很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