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者》第一部分的哲学、政治解读
前苏联塔可夫斯基导演的作品《潜行者》是一部悬疑电影。长达一个小时第一部分介绍了故事的大致背景。它同时可以解读出高明的哲学、政治隐喻。

三人,一个神神道道“潜行者”,两个凡俗知识分子——一文一理,进入了灵异、诡异的迷宫般的“禁区”——一处因被陨石诅咒而被人们废弃,同时其边界被军队森严把守的无人荒野。


“潜行者”进入“禁区”是一种不得不:对现世生活绝望;同时自禁区出现的20多年来,总有人为了——用潜行者对他们的理解来说——本质都是为了寻找幸福而进入禁区,于是带领他们潜入、探索“禁区”成为了工作。

文学知识分子——作家,涉足危险的禁区是为了找回枯竭的创作灵感,同时解开自己的欲望之谜,“我到底想要什么?”。理科知识分子——教授,进入禁区是为了测量禁区内特殊的物理数据,将数据带回,以期科学上的突破。


禁区灵异的。上一任潜行者,代号“豪猪”在某一次潜行工作完成后,变得富可敌国,却又在一周后上吊自杀了。这一任“潜行者”因从事潜行工作,其女儿生而无腿;同时曾因其工作被部门捕获行狱,生活动荡,穷愁潦倒,其妻女为之饱受牵连痛苦。

在禁区,三人按照潜行者的指示以神秘的方式行进——通过掷螺丝帽来决定路线。同时潜行者认为他们不应对禁区里神秘的诸如花草的事物进行随意的互动。

“禁区是充满死亡陷阱的迷宫,其因人类的存在而变化不息。旧的陷阱会消失,新的陷阱会生成,原本安全的路径会变得无法通行,普通而随意的行进会因无法切中迷宫的复杂性而导向万劫不复的后果。”潜行者如是说。

在作家与教授违抗潜行者指导而受到灵异的警告,惊恐万分时,潜行者又表达了对禁区这样的把握——“不...禁区不是让好人通过,让坏人去死.....我不相信这些。我认为禁区是让绝望的人通过,让不幸福的人通过.....但即使是最不幸的人,如果不知道如何在这里行事,也会灭亡。”

至此,在影片赋予的意象中,禁区的灵异切中了哲学的诡异性;潜行者对“禁区对通行者的选择性”的把握使得某种信仰呼之欲出;抛去“掷螺帽选路线”等情节必要的神秘性表达,潜行者对探索禁区的严苛要求即代表一种行动的严肃性、纪律性。“潜行者”同时也是某一特殊职业的隐喻。种种对应关系等等。
可以寓言什么,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