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孙秀文:担心“阳”?焦虑到失眠?教你正确应对

孙秀文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特聘专家孙秀文,曾任职于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30余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曾在《中华医学会杂志》,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内科医学杂志》发表多篇毕业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擅长运用内科诊疗技术与精神、心理诊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及精神科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行医格言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你是否:
总觉得自己身体哪里不舒服,咽痛、头痛、肌肉酸痛……
参照网上或身边阳了的亲友的症状反复比对自身,对身体感受过度警觉与检查,例如多次吞咽口水以判断嗓子是否干疼、身体感到燥热便忍不住测量体温、肌肉有酸痛便担心是不是出现症状、一天多次测抗原等等;过分关注相关信息动态,例如身边有谁阳了、阳了有什么症状、多少人阳了、阳了后会如何;反复询问、分析、判断自己是否有接触阳性人员或环境的可能性及接触时间等等;既担心自己是否阳了,又希望早点阳了算了。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焦虑反应。
经历了三年抗疫过程,大家先后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不确定性。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情况,担忧、焦虑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就算经历过再多,也仍然可能会出现。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害怕、担忧不可控的事情,恐慌地、极力地去避免负性情况的发生,而是尽量保持适度的情绪反应,并采用积极的、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力虽然增强,但对人体机能的危害性确实是减弱了,大部分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或者无症状,因此真的阳了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与其思前想后,不如保持情绪稳定,更有益于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对于疫情与防疫的相关信息,应保持适当程度的重视,既不宜过分关注影响正常生活,也不能过分乐观而掉以轻心。更重要的是,无论没阳、“阳过”或者“阳康”,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各种状况的实际应对能力。
最后,若发现“幻阳”无法通过自行调节缓解,甚至逐渐发展为“恐阳”,并对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建议您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
当然除了焦虑很多人还会有睡眠障碍,如果你也睡眠不好,可以这样改善?
1.正确认识失眠,保持合理预期
睡眠就像一个警报器,当我们遇到紧急状况或者处于焦虑状态中,就容易出现失眠。这更类似与一种生物本能,它让我们的身体保持警觉状态,调动各种认知资源更好的应对困境。所以,失眠本身并不是问题,也不需要那么恐惧和排斥失眠。当身体逐渐康复,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逐渐增加,睡眠往往也会自然有所改善。
2.改善睡眠环境
患病期间,有的人会提高室内温度,担心身体再次生病。但是千万不要温度过高。因为过高的温度会让人变得心浮气躁,不利于睡眠和休息。
另外,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不要总是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起来适当活动。同时尽量屏蔽噪音,如果环境噪音不受自身控制并影响休息,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声机器。白噪声能压制环境噪音,让入睡变得更容易。

3.调整生活习惯
睡前的几个小时,应避免食用太多不易消化、过于油腻的食品,也不要吃得太多,避免增加胃的工作负担,影响睡眠质量。已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可尝试睡觉前半小时洗1个热水澡,让心情更加的舒畅,有利于安眠。
4.减少手机使用频率
短视频对人的吸引力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在睡前尽量不要再使用手机,尤其不要观看短视频或者玩游戏等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容。
5.学习放松和助眠技巧
睡前通过正念、冥想、呼吸放松、肌肉放松、音乐放松等方法,帮助自己更好的进入睡眠状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依然无法改善睡眠,那就需要寻求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