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stell&Kern的第一个十年,以这台SP3000作结

2022-10-14 21:50 作者:Woodenears吾等益耳  | 我要投稿

 十年前,曾经的MP3霸主IRIVER艾利和熬过了多年的市场低迷,完成了它的“龙场悟道”,创立Astell&Kern品牌并推出首款产品AK100,开启了AK引领高端HiFi DAP的征程。

也恰恰是这一年,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副价格达到四位数的耳机,并把这个爱好一路坚持至今。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当我拿到这台AK的最新旗舰SP3000,心态与过去十年间经手的无数DAP皆大不相同。一方面AKM工厂那边众所周知的“小意外”让AK不得不打破一直以来的更新节奏,多鸽了一年的SP3000恰好踩在了AK十周年这个多少有些特别的时间点上,让我对它的期待更胜以往的AK旗舰;但另一方面,我也刚好玩了这些产品十年,算是一些人口中的“老烧”了,再没有过去那种孩子抱上新玩具般的兴奋。

于是我此刻投向SP3000的视线,热切却也平静。

由于这一台是自代理处借来的裸机,此次我就不再介绍包装配件规格了,想来大概还是之前的套路,木盒皮套数据线屏幕膜这几件,恐也很难弄出太多的花样,如果正式开售以后发现AK真整了什么意料之外的活儿,我再补充。

本体的设计变化较大。前两代SP1000和SP2000各位都很熟悉了,那两台的外观区别不算大,光看正脸未必能分清谁是谁。而SP3000去掉了机器四角的倒角,线条自滚轮和按键处射出,直接引向顶面和底面。所以不同于比较方正的SP1000&SP2000,SP3000从正面看近似于上四分之一处向两侧扩展的六边形。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SP3000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有点“显胖”,但稍一思索便很快理解了设计师的用意:在屏幕尺寸、电池容量、音频架构等硬件全维度升级的背景下,SP3000的尺寸和重量都没少涨,493g跟隔壁金砖二代伯仲之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一斤砖了。如果沿用前代的设计,必然要增加握持宽度,裸机重量也将突破500g;更不能把滚轮和按键给摁回去,否则会侵占机内有限的空间,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肩膀”略微外凸的造型。

纵向地看AK旗舰机设计演变,除了早期AK240和AK380时代想方设法做得复杂、惹眼外,之后的AK旗舰机造型是逐步简化的,数一下就会发现切面越来越少,越来越照顾手型,来试图平衡膨胀起来的体积对手感的破坏——当然八角尖尖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因而我还是建议戴好保护套使用。

也所以我注意到,AK旗舰DAP视觉上的独特性,正逐渐自线条向质感转移。从方正持重的SP1000开始,AK将不锈钢/铜材应用在并非限量版的通常旗舰上,并且相比AK380时代限量版的钢/铜材,SP1000&SP2000的316L不锈钢与更耐腐蚀的铜材质感有了显著提升,AK还在这基础上做过PVD镀黑、喷漆等等尝试。而SP3000又对机身材质进行了升级,此次AK选择了常用于钟表制造的904L不锈钢,并且放弃了一直以来坚持的拉丝处理,直接抛光成了镜面,提供裸钢和PVD镀黑两种版本。

我拿到的这台是黑色。抛光细致的904L钢镀黑后的质感十分赏心悦目,同陶瓷背板与滚轮座巧妙融合,一体感很棒。相比之下银色版本的色差更容易被察觉,抗刮也必然逊色一些,我更推荐有心入手的读者选择黑色版本。

点亮屏幕,你会发现SP3000的内在变化还要比外观大很多。SP3000将屏幕升级到了5.46英寸FHD分辨率,搭载骁龙665和8GB内存,配合新的定制Android系统,流畅度获得了相当显著的提升,这在使用流媒体服务的时候尤其明显。

新系统的界面增加了很多红色元素,视觉上比过去更加活泼。最引我喜欢的是全新的主界面设计,AK将新系统的主界面设计成了CD架的样式,每张专辑封面都嵌在CD盒里,看着还挺是那么回事儿。

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更强性能的SoC,再加上俩AK4191和四个AK4499EX,这些电老虎并没有让SP3000烫成熨斗,毕竟机身尺寸大了不少,连续使用数小时的温度并不比SP2000高,体感上续航还更强,容量增加到5050mAh的电池立了功——不过充电规格还是9V 1.67A,充满一次的时间跟隔壁金砖二代算是卧龙凤雏。

比较令我不解的是,SP3000自带的存储空间是256GB——没错,缩水了。SP2000好不容易挤到了512GB,SP3000把牙膏又吸回去了,会买这个价位DAP的用户曲库大概率不会小,一张大容量TF卡会是必需品,当然这点赠品经销商通常不会吝啬就是。考虑到2022年有些手机起步容量都要256GB了,AK在这里开倒车属实不应该。

总体来说,SP3000的使用体验我还是挺满意的,SP1000&SP2000用的那颗Exynos 7420已经相当老迈,在流媒体为王的时代肯定是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一波骁龙665+8GB内存再用个两代应该没什么问题,新系统的视觉观感和交互体验也足够舒服。有这一身硬件加持,SP3000的使用体验在当前的高端DAP中可以算是最好那一档。

接下来聊声音。

有关注我微博动态的粉丝应该知道,SP3000首次在广州亮相的时候我也在现场,当时它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意外的,音色相当明亮、锐利、硬朗,说是有些刺激也不过分吧,这在AK旗舰机型当中颇为反常。不过用了这么多年AK旗舰型号,也有过多次提前体验工程机的经验,我清楚后续大概率会改。

所以当我真的把这台SP3000带回家听,第一件事就是升级固件。果然,机器还是先前听到的同一台机器,硬件并无任何区别,但音色已然不是一回事儿了。我写这篇文章时的固件版本号是1.03,如果你在此前于展会等场合听到的机器早于该版本,大可以忘了前面试听的印象。

因为时间比较紧张,这次没机会测指标,后面有机会再补。而且AK机器的指标虽向来不拔尖,但也不至于跟那谁似的太糟糕,所以我重点讲SP3000搭配几副个人常用耳机的音色表现,它们是:Softears Turii Ti&Twilight(平衡),AK ZERO 1(单端),以及森海HD 650(单端)。这几副耳机当中没有音色太偏的,都属于比较自然均衡的范畴,能很好地反映前端音色特点,同时又各自有些适度的特色,便于评判不同类型音乐的适用性。

首先是Turii Ti。相比Turii,Turii Ti在低频有所收敛的同时也增强了高频能量,令它成为了一副具有较强线条感、音色紧凑明快的耳机,缺憾在于有个5.3K峰,在回放制作质量不那么太好的某些音乐时(嗯,主要是ACG音乐),会对耐听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SP3000的平衡输出端口上,你依然能清楚地辨析出Turii Ti的上述特点,SP3000自身的音色并不是风格浓烈鲜明的类型,耳机自身的音色能得到完整的保留。

不过相比我常用的钛菊,SP3000驱动的Turii Ti线条感其实要柔和少许——并不是说它散了糊了,清晰度和动态依然很棒,AK的柔化处理对我而言是讨喜且恰到好处的,而这种处理方式令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SP1000,只不过它动态比SP1000明显要好,音色扎实有底气很多。这样比较下来,反而是在AK旗舰机型中音色稍显浓厚的SP2000有点格格不入了,也算是一种“隔代遗传”吧。

Turii Ti的音色特点搭配SP3000,用来聆听小提琴最合适不过,既保有足够的华丽感,少许柔化过的线条感也令高频更顺畅、富有流动感。当然这个恰好针对Turii Ti弱点的调校方式也会提高耳机对其它类型音乐的包容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小提琴。对比钛菊这个外观CP,我认为SP3000对Turii Ti的相性其实更好。这里有必要注明一下,我选择的是短延时快滚滤波,既是SP3000的默认滤波器,也是我最中意的一个,后面的听感也都基于此滤波器。

然后是Twilight。其实同样镜面PVD镀黑的Turii与SP3000的CP感更强,不过考虑到Turii已经停产,Twilight更便宜且表现几乎同Turii一样优秀,我还是选择了Twilight。有的人觉得Twilight低频要多于Turii,但事实上二者的频响非常接近,只不过Twilight更轻的重量和Ultra Clear耳塞套较强的阻尼令佩戴更加稳固,减少了低频泄漏而已。

相较Turii Ti,Twilight的高频能量要含蓄一些也更加平顺,SP3000的音色特点令Twilight的包容度又增色些许。搞定渣录音的难点在于,原汁原味地放出来会觉得生涩刺激甚至不堪入耳,但多数ACG曲的人声部分都是女声,用偏下盘的厚松散的设备回放又会尽失韵味。而SP3000+Twilight的组合,对ACG音乐的表现力在我听过的搭配中称得上相当理想,Twilight刚好就差这么一点点调剂。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流行乐,但凡不是制作水平或者唱的人菜得过分(那也就没必要听了),这套的表现力都无可挑剔。

除了上佳的流行乐表现力,这套搭配对古典乐等现场音乐的表现力也是很中我意的。Turii最吸引我的就是自然真切的声场,Twilight很好地继承了这点,而SP3000平衡输出良好的分离度和鲜活的结象感令Twilight对现场录音的演绎很出彩。可以说这是相当全能而优秀的一套组合。

点评完平衡之后我们再来看单端。通常而言,同一台机器的单端输出对比平衡输出,驱动力会有所下降,同时音色会显得厚一些,SP3000也不例外。而ZERO 1这副耳塞的小问题在于略低的灵敏度,碰上驱动力不太够的机器,音色会比较生涩粗糙,不过搭配SP3000单端口并没这个问题,既是因为相对温暖的音色令它不太容易燥起来,也说明了SP3000的单端口驱动力应付它绰绰有余。

当然仅仅是驱动一副耳塞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我还试了HD 650。稍稍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虽然录音电平较低的曲目可能需要把音量拨到接近最大,却也并没有出现驱动力不足的生涩粗糙感,相比单端广受玩家好评的钛菊,也并不显弱势——当然如果你的听音量比我还大的话,用SP3000驱动高阻耳机的声压可能会是个问题,不过这样的人也没有很多就是了。

总结下SP3000的声音,我是比较满意的。这之前的历代AK旗舰当中,我最喜欢的是SP1000,所以直到现在我的SP1000都还留在手上,而SP2000的音色相较之下要更稠更肉感一些。在SP3000真正推出之前,我对它的期望就是能够延续SP1000的风格,同时把动态和驱动力给拔上来。在广州初听的时候,SP3000给我的感觉是,虽然SP1000的纤细感有了,但多少有点过于刚猛。而当前固件这个状态,就很契合我的预期——至于后续固件还会不会改,我也不敢打包票,至少我觉得没必要再大改了。

转眼间AK度过了品牌的第一个十年,而SP3000这样一台精致、好用且调音考究的DAP,也对得起十周年旗舰的身份;与此同时,我也迎来了玩耳机的第十个年头,用SP3000作为纪念似乎也很合……呃,我还是先去搬砖吧。

如果你正是那个持币苦等了AK三年的人,我相信这台机器,不会让你觉得被鸽的这段时间毫无意义。


Astell&Kern的第一个十年,以这台SP3000作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