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仇恨到感激

2022-09-12 10:39 作者:喜欢艾丽卡的汉斯  | 我要投稿

     1945年8月30日,下午2点05分。

   一架飞机在日本横滨以西的厚木机场缓缓降落。

   整个机场高度戒备,因为这架名叫“巴丹”号的飞机上面坐的是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作为二战期间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现在,他的头衔是“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在日本战败投降之后,他要接管日本。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和他的“巴丹”号C-47运输机

   久经沙场的麦克阿瑟,在走出舱门的那一刻,心里非常紧张。

   其实他一周前就应该抵达日本,但他得到的情报是:厚木机场停着数不清的日本飞机,而一大批日本飞行员的态度是这样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和他同归于尽。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在战争的中后期把日本吊着打,从硫磺岛到关岛,从冲绳岛到东京大轰炸,再加上两颗原子弹,使得日本有许多人灰飞烟灭——当然,日本人未必会检讨是他们自己先偷袭珍珠港的。

   那么麦克阿瑟呢?就是他指挥着美国军队,冲破了日本军队一层又一层的防线,从澳大利亚一路反攻,打到了日本——在许多日本军官和日本士兵的心目中,他就是“罪魁祸首”。

   此时的日本本土还有300万士兵尚未完全缴械,对于这种孤身前来接受投降的麦克阿瑟来说,他是很得意自己这种“孤胆英雄”行为的——只要有一点点“哗变”,他就可能被撕碎。

   所以,麦克阿瑟在命令厚木机场的所有日本飞机拆除螺旋桨之后,才敢降落到这里。

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场
二战结束时的日本
麦克阿瑟走出机舱

   事实证明,麦克阿瑟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机场到横滨市区,有13公里的路程,而这段路上,麦克阿瑟发现,日本士兵全都站在沿途道路的两旁,可能有3万人之多——所有日本士兵都背朝着他的车队。

   旁边有人给麦克阿瑟解释:这是他们拱卫天皇的方式。

   但是麦克阿瑟没有理由因为这种安慰而平静下来,面对明显有敌对情绪的日本士兵,他的任务很艰巨:接管这个国家,稳定这个国家,恢复这个国家。

   但首先,他决定震慑这个国家。

   1945年9月2日,上午9点。

   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盟军的代表团以麦克阿瑟为首,日本的代表团是新上任的外相重光葵,以及梅津美治郎。

   整个签字仪式只进行了18分钟就结束了,之后的场面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撼:400架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列队掠过“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上空,旁边围绕的又是整整1500架舰载战斗机。

   整个天空都被遮蔽,整个海洋都被震动。

   日本代表团的成员面面相觑,沉默不语——如果能回到1941年,一定不会去发起偷袭,去招惹美国这个拥有超级生产能力的怪兽。

   麦克阿瑟安排这一出的用意也很明显:不是不肯投降吗?不是要“玉碎”吗?“碎”给我看看?

麦克阿瑟在日本的投降书上签字

   

  如果说第一步是震慑,那么第二步就是要瓦解意志——瓦解谁的意志?瓦解日本国民的意志,他们的意志来源于何处?来源于天皇。

   在举行投降仪式之前,美军曾给日本天皇草拟过一份投降诏书,第一句是:“我,天皇裕仁……”

   麦克阿瑟认为这句话很正常,但在场的日本人都面露愠色。

  旁边有人告诉麦克阿瑟:“天皇从来不用‘我′,用‘朕’。”

   麦克阿瑟由此深深体会到了日本民众对天皇那种近乎癫狂的崇拜,于是告诫部下:“不要不尊清日本天皇,这样会惹怒日本的军人!”

  尊敬归尊敬,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可能让日本人彻底接受改造的。

   于是麦克阿瑟就让裕仁天皇发表了一个宣言,也就是著名的《人间宣言》。

   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朕ト尔等国民トノ间ノ纽帯ハ、终始相互ノ信頼ト敬爱トニ依リテ结バレ、单ナル神话ト传说トニ依リテ生ゼルモノニ非ズ。天皇ヲ以テ现御神(アキツミカミ)トシ、且日本国民ヲ以テ他ノ民族ニ优越セル民族ニシテ、延テ世界ヲ支配スベキ运命ヲ有ストノ架空ナル观念ニ基クモノニモ非ズ。

朕ノ政府ハ国民ノ试炼ト苦难トヲ缓和センガ为、アラユル施策ト经营トニ萬全ノ方策ヲ讲ズベシ。

   中文版:

朕和诸等国民之间的纽带,是依靠互相信赖互相敬爱所形成,并非是单靠神话传说而生出。而说朕是神,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优越的素质,拥有能扩张统治世界的命运,这种架空事实的观念,也是无根据的。

朕的政府是为了缓和国民的苦难和磨练,为了能够更好的运营国家和发布政策才有如此之说。

裕仁天皇

   换句话来说,就是让天皇通过一份诏书的形式告诉全体日本国民:我不是神,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凡人。

   这个举动既保住了日本军人的颜面,但是也让皇皇的威信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大大降低了。

    可是麦克瑟却给东亚乃至全世界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地雷——天皇如果不被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又怎么可能不招魂?

   打好前两步的基础之后,麦克阿瑟正式开始了他对日本的改造。

   首先,麦克阿瑟要为日本制定一部新宪法。

   新宪法草案被称为《麦克阿瑟草案》,但其实是麦克阿瑟让占领军中那些太平战争爆发前是律师的军官和士兵经过详细讨论后写出来的。

   日本的形象法是美国制度与英国制度的结合,代表着那批年轻律师最大的理想:最大程度保障国民权利。

   这部宪法曾被一些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最自由的宪法,也被一些人认为是麦克阿瑟在占领日本期间最大的成就。

    1946年4月10日,日本根据新出炉的宪法举行了战后第一次国会选举,当时有1300万名日本妇女也参加了选票——麦克阿瑟坚持给妇女投票权,因为他认为这将打击处于男权社会的日本男人的自信和尊严。

    

 把政治体制搞定了,接下来就要搞经济了。

 在这一方面,麦克阿瑟用的秘诀就是一个字:

   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有大约80%的工业和金融财富都控制在一批大财阀的手里:三菱、三井、住友……这些公司不仅垄断了国家财富,还左右了国家政治与决策——二战期间,这些大财阀公司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的的发动机之一。

    于是,麦克阿瑟就下令把这些大财阀全部解散——规定财阀们必须交出所控制的股票,一半公开出售,剩下一半作为财产税上缴,让这些“巨无霸”全部变成普通公司,既增强了市场的活力,又避免了这些公司以后再影响国家的政策。

  如此简单粗暴的行为当然会引起反抗,但是和让日本人接受新宪法一样,麦克阿瑟手里有飞机大炮和机关枪(但其实这项改革的收效并不大)。

   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同时,麦克阿瑟还要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农民。

   怎么解决呢?土地改革。

   在战前,日本的土地高度集中,全国大约有一半的耕地集中在地主手里,他们仅靠收租就能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而穷苦的农民没有地种,这样的行为大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麦克阿瑟在1946年6月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农村的地主可以保留大约两亩半的土地,多余的由国家收购;不在农村的地主的土地,全部由国家收购,然后这些土地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转给佃农。

   到了1950年,日本大概有3000万亩的土地被国家收购,475万余户的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这些人占日本全国农民总数的75%,日本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这些改革的方向都没什么问题,虽然在过程中肯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弹,但最后还是被保障实施,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已经被全面解除武装的日本在全副武装的美军面前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一边是棍棒,一边又是蜜糖(麦克阿瑟为日本整来了大量的粮食援助),所以麦克阿瑟有足够的筹码来保证他的改革可以得到有效的推行。

    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赶上了一场对他们极其有力的战争。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争的爆发出乎美国的意料,但是对于日本而言,却像是一块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由于日本离朝鲜战场很近,又是美军驻扎的主要基地,所以日本马上就变成了美国在远东的兵工厂和前沿基地。

    由于战争的需求,纤维、金属乃至汽车等行业迅速振兴:生产化学纤维的东洋人丝公司利润率一举超过45%,本来已经赤字高达7600万日元的丰田公司接到了大量的美军卡车订单之后,公司利润急速攀升,原来的工人骚乱现象和工人罢工现象全部停止。

   朝鲜战争期间,日本的出口额明显增加,仅1950年下半年就比上半年的出口额增长了55%,外汇储备从1949年底的2亿日元飙升到了1951年底的9.4亿美元——在这个时候,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恢复到了1934年的水平。

   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吉田茂后来回忆:“由于朝鲜战争的军需物资在日本订货,以及海外市场的全面繁荣,日本的商品输出有了飞跃的增加……” 

   可以说,麦克阿瑟对日本的各方面改造,如果没有朝鲜战争这个机遇,不敢说肯定失败,但如果说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那是真的。

   因为这一切,美国彻底改变了“要彻底惩罚和限制日本”的初衷,转而开始大力帮助日本的发展。

  

   麦克阿瑟在日本当了6年的“太上皇”,直到1951年4月,他被解除了职务。

   麦克阿瑟为什么会被解除职务?因为他在朝鲜战场上糟糕的表现,以及对美国总统杜鲁门糟糕的态度。

   那么如何评价他在日本的那6年呢?或许,从他离开时日本民众的反应就可以看得出来。

  1951年4月16日清晨,麦克阿瑟悄悄坐上的去机场的汽车。

   在此之前,他除了告诉少数身边的日本高官以外,并没有通知任何人——毕竟,被解除职务回国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日本媒体报道麦克阿瑟被解除职务的消息

    但他坐上汽车后发现,沿途的马路两边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日本群众,从他的官邸一直延伸到厚木机场,人数达到了数十万之多。

   在6年之前,他们是那样地恨麦克阿瑟,恨不得把他干掉……

   而此时,这些日本民众齐声大喊:“大元帅!大元帅!…………”

   戎马一生的五星上将,在那一刻泪流满面。


【写作不易,但愿过审,谢谢!】

从仇恨到感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