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家、国家

2021-07-10 10:47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牛顿117、国、家、国家

 

亚里士多德(百度百科):…

 

成就

教育

…教、育、教育:见《牛顿85》…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理、性、理性:见《欧几里得19》…

(…《欧几里得》:小说名…)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目、的、目的:见《欧几里得195》…

…国(百度百科):“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上图1-5、下图A是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较早的“国”。字本义是“邦国”“封邑(yì)”。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

右图2中,“囗”的四方都有一横,这四横可能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

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上图5;下图B),“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

(…范、围、范围:见《欧几里得39》…)

秦代的小篆(zhuàn)(下图C)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后隶变为下图D和楷化为图E。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了。

 

洪秀全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后,具有浓郁帝土思想的他也在“国”字上用了一番心思。

(…思、想、思想:见《欧几里得154》…)

在他看来,他所建立的“国家”的“国”字中,不应与一个表示大概或可能等“疑惑”之意的“或”字谐音,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就得将“国”字改一下。于是在1853年,诏(zhào)令将“国”字中的“或”字改为“王”字,即下图F的字形,这样才与他自称的“天王”二字相符,同时也与他一心要代替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相吻合。

洪秀全将“国”字改为“囯”后,使之成为自己国家政权的专用字,立即颁(bān)诏天下,遵照执行,并规定凡是其他国名、地名不得用“国”字,只能用“郭”字替代。不过洪秀全颁行的这个“囯”也只用了十多年。

 

魏晋六朝时代,在镜铭刻文里又出现了下图G的“囗”里从“民”的“囻”字。可能有“国以民为本”之意。反映了春秋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与“国”字形成强烈的对比。

(…反、映、反映:见《欧几里得22》…)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简化。

据统计,“国”的异体有40多种,除上述形体外,还有“囗”中加“氏”、加“戈”、加“方”、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䆐)代表“国”字等。

在选择规范字时,起了争议。

“囯”历史悠久,容易书写,太平天国时期曾广泛使用,但是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囯”并不符合时代潮流;“囻”符合当时现状,也曾使用于民国时期,但因为过于生僻,没有广泛使用。

“囗”也曾被用来做“国”的简化字,但极易与“口”混淆,最终也没有被采用。

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下图H)”,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

有资料显示,在宋元时代的话本、唱词等民间文学作品里,也出现了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字。

(…方、案、方案:见《伽利略22》…)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邑(yì),《说文》曰:“邑,国也。”邑就是国,而“国”主要是指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统治的区域。

《周礼·大司马》注:“国渭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春秋时期,人们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现代汉语还习称友好国家为友邦,邻国为邻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称邦交)。

西汉以后,因为避刘邦讳(huì)才渐用“国”的。《说文解字》曰:“邦,国也。从邑,丰声。”

邦亦是古代诸侯封地之称,在这一点上,与“国”同义,但有大小之分。《周礼·太宰》:“以佐王治邦国。”

郑玄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后“邦国”合称,亦多指代国家。

先秦时称“国”,除了表示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统治的区域,较多还用来指国都。如《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后亦指某个地域,犹如“方”。《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又有指代家乡。如唐卢僎(zhuàn)《南楼》诗:“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离开都城到遥远偏僻的三巴地方来,现在登楼远望,只见万里春光)”。

 

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

引申指地区,区域。

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

后泛指国家。

也指国都…

 

…国(百度汉语)2:1.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徽。~旗。~花。

3.在一国内最好的:~手。~色。

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家:见《欧几里得92》…

 

…国家(百度百科):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政、治、政治:见《牛顿86》…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国家(百度汉语)2:1.一个国家政权所领有的区域: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

2.统治的工具。是占统治地位的人群为维护本人群的利益、巩固统治,对被统治人群施用暴力的机器。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详细释义

统治者实行压迫和统治的组织。

(…组、织、组织:见《伽利略19、20》…)

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也以国家为国的通称…

 

“人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请看下集《牛顿118、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人、人性》”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国、家、国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