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趣闻】|古人能活多少岁?

2021-08-26 22:31 作者:韩子丞  | 我要投稿

很多人以为古人都很长寿,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说当时采用的是“小花甲计岁法"

即60天为一年,这样计算的话,彭祖的800岁步只相当于130岁。那么一般情况下,古人能活多少岁呢?学者林万孝经过研究统计,在《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给出的古人平均寿命是:先秦18岁,汉朝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朝33岁。

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活过三十都不易。

为何会这么短?

首先,古代的婴幼儿天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寿命乾隆皇帝17个儿子,有7个不到8岁就天折了。皇家尚且如此,育婴条件欠佳的寻常百姓家,孩子的天折率肯定更高了。夭折率一高,平均寿命就会低一大截。对于古人来说,10岁是一个槛儿,活过去了,后面的日子就细水长流了。不天折的话,一般能活到四五十岁。陕西临潼新丰镇秦文化墓地的考古结果显示,在200例确定年龄的遗骸中,死于24-35岁壮年阶段的占39例,死于36-59岁中年阶段的占73例,还有29例活过了60岁。这座墓葬中不含未成年人,古代天折的孩子一般是不和成人埋在一起的。

其次,即使古人好不容易活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寿终正寝还有好多考验等着他。比如频繁的战乱。像五胡乱华的魏晋时期、蒙古族人人主中原的宋末元初时期,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晚清时期,都是我国古代人均寿命的低谷时期。另外,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也会使很多人饿死。

最后,还有一个影响寿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医疗条件。

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贵的,《红楼梦》里讲医生出诊一次要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近半个月的收入,这还不算药费。在古代,除了达官贵人等有钱人家,普通民众几乎看不起病。尽管古代也有慈善机构可以免费诊治疾病,但仅限于大城市,且作用有限。“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国古代的普遍医疗状况。小说《骆驼祥子)里,虎妞难产,样子去请医生,却花不起诊费,最后只能看看虎妞死去。

在古代即使你有钱看得起医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运气,因为那时医术普遍不高,“庸医杀人”的事经常出现。在没有现代医学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个流感都可能会死。现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结核在古代叫肺痨,有分析认为林黛玉就是得这个病死的。(现在一些学者认为,林黛玉除了肺痨,还可能有抑郁症)还有天花,死亡率极高,以至于清朝皇帝立储时都会考虑皇子是否已经熬过天花的考验(从北京没多长时间就能传到西藏去,可见当时天花传染的恐怖)。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在现代已经被根除消灭了。在古代,被狗咬了都会有生命危险,如伤口感染,一旦染上狂犬病,那更是必死无疑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普及现代医学,提高了人均寿命。一五计划时期,我们依靠苏联援助建立了华北制药厂,基本满足了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需求。不要小看青霉素,这个在20世纪由英国科学家弗菜明发现的抗菌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趣闻】|古人能活多少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