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流浪群体观察笔记五,杨叔
王大爷今年81岁,他是最年长的流浪者,2018年到现在,他在人民桥流浪了4年。
王大爷是汕头人,1942年出生在重庆,父母带着襁褓中的他辗转到缅甸做生意,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蔓延,只得又回到重庆,抗日胜利的时候,他们一家迁到上海,王大爷在上海读的小学。
接着又随着父母回到汕头,王大爷是游泳选手,青年时期,汕头曾选派他到北京学习,当时他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每月可以领12月补贴。正当刻苦训练希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遇上了政治运动,他被调回汕头,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他也结婚生子,19831
年,他获得平反。
改革之初,汕头是经济特区,华侨和港商投资热浪滚滚,王大爷帮着一位香港老板打理生意,1991年,王大爷的独生子开车出去玩,发生车祸往亡故。妻子不久之后也去世了。
失独,丧妻之后的王大爷,只有独自一人,2000年快60岁的王大爷还随着朋友在广西做生意。
2018年王大爷开始在人民桥和流浪人群一起,前两年他每天还会去街头捡拾垃圾,每天大约可以有10~15元的收入,这两年不再捡拾垃圾,牙齿全部掉光了,每天在海幢寺领两顿斋饭,不会像张叔那样开伙做饭。
有个老乡送了一部山地单车给王大爷,他每天就踩着单车在附近的街头
身体很健康,耳聪目明,王大爷对地方口音很敏感,能根据对方的口音猜出籍贯。
他也很幽默,当爸爸问他,“您贵姓?”“我姓王,三横王。”跟着王大爷加上一句“我冒肚。” 粤语王黄同音,通常说姓王,就说三横王,姓黄,就说大肚黄。
黄昏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在车里头看到前面一位踩山地车的老人,正是王大爷,夕阳落照中他慢慢地踩着单车。不知道我们在后面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