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敬业”主题作文

2021-03-16 20:21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这样诠释“敬业”: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敬业”: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意思是说,敬业,蕴含着专心致志、勤奋刻苦、尽心竭力之意。

对于敬业,你有何感受、见闻或思考?

要求: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敬业是一种美德

莫言曾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何谓敬业?敬,尊敬;业,行业;尊敬行业即为敬业。它是对公民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敬业,就是勤勉的工作态度。

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勤以尽职。他每晚都要工作到深夜,总是要去值班室找人开门,为此院里专门分给他一把钥匙。他一双布鞋,一袭青衣,朴素低调,专心学术,若不是那张青衫布鞋的“扫地僧”图片,他不会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他,他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他勤勉的工作态度,是对“敬业”最好的诠释。

敬业,就是勇于担当的情怀。

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就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挑起了带领村民奔小康的重担。如今,步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这位任职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是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他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他勇于担当的情怀,是对“敬业”最有力的注解。

敬业,就是无私的奉献精神。

莫振高是广西都安高中前任校长,30多年来,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座右铭,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莫振高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到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动员,用筹集来的3000多万元善款圆了1.8万名贫困学子的大学梦。任教30多年,他从没有因为个人私事请过一天假。由于常年超负荷的工作,导致他积劳成疾而离世,但他的名字永远刻在瑶山群众心坎上,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敬业”最真实的展示。

敬业者如沙漠中的绿洲,给干渴难耐之人以生的希望;敬业者如太阳般照耀,为大地带来生机无限;敬业者为我们创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保驾护航。敬业,不仅仅是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拥有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态度,更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应当传承的中华美德。






相关评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敬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其“敬业观”就是涵养和启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论语》中记载:“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只有先持守“敬”的态度和道德情操,才能做好“事上”“事亲”“谋事”等一切事务,正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直指其心,不需假借”,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到宋明儒者,他们将“敬”作为一种功夫修养,一种人格气象,并探索出修“敬”的方法。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敬”首先表现为不怠慢、不轻慢,以事业为重、为上。其次,“敬”表现为对对象的虔敬和尊重,以一种谦卑、感恩的心与人、与物相对待,必能做到专注、专一和专业。再次,“敬”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即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事业不辞辛苦,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神和力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生动地诠释了敬业的最高道德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业广惟勤、爱业乐业的敬业态度。勤劳成为中华民族修身、传家、治国的重要品德。《尚书·周书》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左传·宣公十二年》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首先表现为不辞劳苦、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地投入工作,其内在动力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生生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万物生生不息,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应当效法自然,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拓展事业,建功立业。其次,“勤”表现为精益求精的精神。精益求精是勤勉于事业的必然追求,“会、熟、精、绝”是人们从事事业的四重境界,其中,炉火纯青,手艺精湛、绝妙是执业的最高境界,表现了个人对事业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再次,“勤”之人必俭约自守、力戒奢华。“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勤”乃开源之泉,“俭”乃节流之本,勤劳之人必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合理支配。最后,勤勉于事业之人必爱业、乐业。先圣孔子更多地谈论为学和为师的“勤”之乐,“爱之,能勿劳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个人真正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活中,从工作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的乐趣以及生命的价值之所在,是敬业、勤业的最高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敬业乐群、业以济世的奉献精神和社会理想。唐代孔颖达对“敬业乐群”的注解为:“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敬业”的道德要求不是孤立地要求个人如何,而是在群己关系中理解个人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周易·系辞传》将“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作为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长久地利济天下苍生才是真正的事业。强调个人职业的社会价值,“爱群”“利群”“乐群”,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使自己的事业、功业造福于天下苍生、济世利民是中国传统敬业价值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将本职工作与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群己关系紧密结合,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自觉自为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今天应当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董冰,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敬业”主题作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