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载我自己写的评论。

2023-05-12 01:30 作者:爱做梦的梦小羽  | 我要投稿

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约束。而外人建立的道德往往也会被用于维护外人的利益,例如程朱。换而言之,有时候别人所拥护的道德并不一定能够用于代表所谓的正义。仅仅能代表他被别人拥护,仅此而已。除此以外,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是一种博弈的结果。在许多非胁迫性的团体(胁迫性的团体例如奴隶制)那么这个团体中个体所获得的往往得是大于他付出的,(这里的获得指的并不一定是他真的获得大于付出,例如舔狗对女神的付出,所谓的沉没成本有时也是这样,他认为自己得到了翻盘的机会,或者得到了避免某项损失,例如钻石和爱情,两者本是几乎毫不相干的。但是在群体中,为了避免失去,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雄性人类,不得不为其买单。换而言之,这里的得到指的是他认为) 例如我们现在常说的流水线生产,在这种生产模式下,每个人的产值比单独生产更高,哪怕被剥削了一部分,也比个体单独生产更多。而被剥削的那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剩余价值。例如一个工厂里面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种。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价值是很难评定的例如我们很难衡量一名发明家/程序员/清洁工他所创造的价值一共有多少但是当他们的劳动成果累加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称呼其为公司利润,而地球上一部分所谓的法律(但且允许我这么称呼他吧。)也是如此。本质上来说就是集体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利益,或者说统治阶层认为更大更多的利益。而所设立的一种对于人们各种各样行为的一种约束。(无论其是否合乎情理)而道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例如我从前听说的一个不那么有趣的新词。恶作剧(一种骚扰他人让他们产生负面情感却不将其使用的一种浪费行为。)在道德上,人们反对这种行为。一方面是因为被骚扰的对象受到的损失是大于骚扰者得到的收益的另一方面这种收益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无法获得。再举个例子例如盗窃/和别人的配偶交配/抢劫,这一类的行为一般并不能创造收益他的收益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行为。他所获得的是从其他个体的损失中获得的。换句话说,他获得了多少其他的个体的损失就有多少(甚至更多。)再加上这种行为本身也需要行动所以其成本是远大于收益的,故而往往会被群体禁止。例如偷窃本身并不能产生财富,反而还在成本上多出了调查和偷窃本身的成本。例如未经允许和他人配偶交配。会增添了信任的成本社会运转有一个很重要的底层逻辑就是信任人类的很多逻辑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的。当这种信任被破坏,人们为了保证自己所养育的是自己所想要养育的孩子,这种利益,就得调查自己所养育的是否是自己的孩子。平添了更多的成本。抢劫也是同样如此。后面懒得写了。

转载我自己写的评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