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千面女仆与“黑白袭人”——南山橘暖读书时《花袭人》系列观后感

2022-12-02 22:06 作者:ACG-Researcher  | 我要投稿


你能主宰了女仆?(ID:84427970)
不,是你被女仆拿捏(ID:84466064)

参看“南山橘暖读书时”的《花袭人》系列

观后感

我个人认为,在设计上作者(可能不止曹雪芹一人)应该没有刻意把袭人设计成“坏人”或“反派”。

作者给的设定是“袭人素来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要素察觉)宝玉性情怪癖,每每规劝宝玉,心中着实忧郁”(出自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制,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个设定是作者给的,还不是书中某人物说的。所以袭人的行为逻辑,大的原则应该是按照这个设定来的。

up对于袭人的评价是“阴险小人”,并给出了14p的视频予以论述。但是这些论述都是基于具体故事情节推论得出,并非作者给的设定。

因此现在核心围绕的问题就是:第三回给作者给的初始设定,与up的推论是有矛盾的。而这个初始设定又比较关键,和后续的具体情节又是相互关联。如果不解决这个矛盾,up的理论很难达到全面的自洽。

如果按照视频的观点(也是依据红楼梦文本推出的),极有可能是一下原因:

1.“白袭人”论:原作只是想设计一个贤淑的袭人,up存在过度解读

袭人并没这么多心眼,她只是按照大设定行事。比如跟贾宝玉初始云雨,可以解释为她就是为了尽一个大女仆解决主人生理需求的责任;又比如支使史湘云干活,就可以解释成她心眼少,只知道服侍宝玉,对其他主子就不上心了(袭人和史湘云也是发小了,私人关系很好,类似晴雯指派贾宝玉);再有给王夫人告密,就可以理解为她单纯出于规劝贾宝玉不成,只好向上反映……
总之这个思路基本就是基于“阿卡姆剃刀”理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可以按照原文设定进行解释的,就不再进一步发散分析。

2.“黑袭人”论:原作者确实是想刻画一个阴险狡诈的“坏袭人”

因为up的论述也有迹可循,且复合正常逻辑,可成一说。而一般认为,曹雪芹虽然批阅十年,但其实没有最终完成红楼梦的删改,确实有不排除有变更袭人初始设定的可能。而且高鹗续书确实是极大变更了袭人的设定,而对于高鹗续书,学界也不认为这是高鹗独立创作,极可能也是在原著八十回后章节的基础上改编的。至于第三回对袭人的初始设定,曹雪芹可能还未来得及删改,就去世了。(红楼梦很多剧情设定都对不上,比如惜春身世,元春之死,秦可卿之死………)。

我给的解决方案是,删掉第三回对花袭人的初始设定,这样可以完全匹配的up的逻辑链。但这一方案本质属于“同人文”思路,因为要实质删改原著关键设定。

3.“白袭人黑化”论:袭人是从开始的贤淑到后续情节发展中逐步的堕落

袭人“黑化”也有旁证:第七十七回,贾宝玉有言“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针对撵司棋的婆子),可见作者据贾宝玉之口指出,女儿也是可以堕落的。
继续推论,这些堕落成“婆子”的“女儿”,转折点应该就在于嫁人成家。按照这个思路,袭人由“清爽”的“女儿”到“混转可杀”的“婆子”的堕落,关键节点可能有这么几个:1.和贾宝玉初始云雨(事实关系),2.被王夫人内定为姨娘(名分许诺)。这两个事件是袭人从丫鬟到姨娘的关键,也是其个人开始考虑并经营“嫁人成家”的关键节点。而由此,袭人也就开始了从纯洁的“女儿”到污浊的“婆子”的堕落,这一过程也应当时从无到有、积少成多的。

小  结
总得来说,我是倾向“白袭人”思路的(包括黑化线)。因为袭人是戏份极多主要角色,若有设定变动,应当是最先处理的一批角色。现在所有版本都保留第三回对袭人的初始设定,因此极可能曹雪芹的历次删改中并没有“黑袭人”,尤其是“初始黑袭人”的设计想法。
因此,对于袭人一些“反常”情节的解读,尽量还是立足“憨”“痴”“一心”(心眼少)的方向为好。
up的解读并非有误而是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第三回“白袭人”初始人设问题,up的“花袭人”没有专篇针对文本问题,这就导致结论与原著文本的发生关键矛盾。如果这个矛盾不解决,那么up的“纯黑袭人论”就难以成立,其各细节论述的再详细,也只能是在删除第三回删除“袭人初始人设”后作为“同人文”看待。

余  论

尽管“黑化袭人”论使得袭人的形象不再“完美”,但是却也使其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袭人不再是一个一心服务于贾宝玉的工具人,而是一个有自我意识、千方百计以维护自身利益并努力维持的“自主个体”。回归到兵器拟人(如舰娘)的人设设计时,也应当注意这一点——舰娘并不只是服务于指挥官的人形工具,也应当有自我的意识——出于自身利益的形式逻辑。

千面女仆与“黑白袭人”——南山橘暖读书时《花袭人》系列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