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一章-第三章

2022-12-04 01:19 作者:蓬莱山陈海华  | 我要投稿
{"ops":[{"insert":"小目录(?):①君主国的类型及其获得的方式;②论世袭君主国;③论混合的君主国\n\n第一章 君主国的类型及其获得的方式"},{"attributes":{"header":1},"insert":"\n"},{"insert":"\n\n从古至今,对人民实行统治的所有国家及映权分为网类:共和国及君生国。君主国若非世袭的,便是新建的。在世袭的君主国凰,长期以来,任君主的都是统治者的世代子孙。新建的君主国中有一种是全新的,如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的米兰公园;还有一种是君主世袭国征付得来的附庸,如臣服于西班牙国王的那不勒斯王国就是一例。如此诞生的政权一般都是在君主的领导下,要不就是自由的。这些政权的获得,有的靠的是外部或自身的武力,有的则是命运的恩购或德的影响所致。\n\n\n\n第二章 论世袭君主国"},{"attributes":{"header":1},"insert":"\n"},{"insert":"\n\n此处我就不谈论共和国了,因为在别的地方我有详尽的论述。我只讲君主国的问题,把上文罗列的线索进一步梳理,议论议论这些君主国该如何治理、如何维持。\n\n依我看,由一脉相承的王朝统治的世袭君主国,治理起来要比新生的君主国容易得多,因为世袭君王只要不偏离祖宗定下的规矩就够了,而且在面对意外事件时要做到顺时应势。如此,即便君王业绩平平,也可以在自己的国家里长治久安,除非出现了非同一般的强大力量才会使他丧失王权;而且就算他没有了王冠,只要寡权者遇到飞来的横祸,他的王冠就又会失而复得。\n\n我们举一个意大利的例子:费拉拉公爵在1484年遭到威尼斯人的攻击,在1510年又遇到朱利奥教垒的攻伐,却没有垮下来,这其中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家族在该领地的统治源远流长。世袭君王很少有原因和必要去得罪他人,所以备受爱戴就在情理之中了。倘若他没有犯下滔天的罪行,招致人民的怨恨,他自然就会事事如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这种统治历史久远、绵延不绝,其中也有过变革的记忆和动机,但都已烟消云散,因为一次变革总是为另一次变革的酝酿留下一道齿状墙。\n\n\n\n第三章 论混合的君主国"},{"attributes":{"header":1},"insert":"\n"},{"insert":"\n在新生君主国里,有着重重的困难。首先,如果一个君主国不是一个崭新的国家,而是像个附庸国一样(从整体上,差不多可以称为混合君主国),那么,不安定的因素首先就会由于一种自然而然的困难而出现——这种困难存在于一切新生的君主国里。这就是:人民情愿更换他们的主人,认为如此便会有好一些的境遇,于是便拿起刀枪反对主人。结果他们走错了路,因为在以后的遭遇中他们发现自己的状况反不如以前。这也是另一种自然而平常的必须采取的措施所导致的结果——一位君主获得了一块新的疆土,就会带来士兵弹压,还会造成无穷无尽别的伤害,这些势必会得罪新臣服的人民。于是,您攻占该君主国时所得罪的人都成了您的仇敌,同时您不可能与帮助过您的人保持友谊,因为您无法按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且,鉴于他们有恩于您,您又不能采取强烈的手段对付他们。一个君王即便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如欲攻入一个地方,总还是要取得当地居民的支持。正是由于此因,法王路易十二很快攻占了米兰,而失去那块地方也是很快的。第一次收复失地,赶走路易十二时,仅靠洛多维科自己的军队就够了。法王又失去了米兰,是因为那些开门迎接法王的人事后发现自己打错了注意,并未得到他们预料的那种好处,于是便无法忍受新君主给他们带来的烦恼了。\n\n\n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理:起来造反的地区后来再次被征服之后,就比较难失去了。因为统治者会利用造反这一机缘,毫不犹豫地惩罚反叛者,揭露出有嫌疑的人,弥补薄弱的环节。这就是为什么洛多维科公爵只要在边境煽动暴乱便足以令法国第一次丢掉米兰,而如欲叫法王再次失去米兰,就得动员全世界反对他,消灭他的军队,或者将其驱逐出意大利,这中间的原因上文也有交待。但是,法王非但第一次失去了米兰,第二次也没能保得住。\n\n\n对于法王第一次失去米兰的那种普遍存在的原因我们已讨论过了,现在要说的是米兰第二次沦陷的缘由,让我们看看法王有什么补救的良药,看看跟他处境相同的人是否能利用这种良药比较成功地维持自己在领地上的统治。依我看,那些遭到占领,成为占领者古老国家的附庸者的国家,可以分为两类:被占领者和占领者属于同一地区,使用同一种语言,或者相反。在属于第一类情况的占领区,维持统治不费吹灰之力,特别针对那些不习惯过自由生活的臣民更是如此。要让您的统治固若金汤,只要对以前的王子王孙们来个斩草除根就够了。因为在其他方面,当地居民原有的环境一如往初,被占领者和占领者的风俗习惯没有什么差异,于是人们便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已经依附法国很久的布尔戈尼、布列塔尼、加斯科涅以及诺曼底就属于这种情况,这是有目共睹的。被占领者与占领者之间或许操不同的语言,然而风俗习惯却是相同的,他们也可以很容易相互迁就忍让。不管何人征服了这儿的居民,如果想坚持下来,就必须考虑两点:一是要把原来的王族斩尽杀绝,还有一点是不要改变当地的法律及税收;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这块地方就会与古老的君主国融为一体了。\n\n\n但是,当一位君主征服了某地区的一些城邦,占领者与当地人在语言、风俗习惯及制度上有着差异时,就会遇到重重的困难,必须花费巨大的财力及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维持下来。一个最为有效、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请作为征服者的君王驾临该地,并住下来。这样,他的占领就比较稳定和久远,土耳其君王攻占希腊后便是如此做的。尽管您建立各种各样的秩序,希图保住占领地,但如果您不亲往该地扎下营盘,就不可能维持下来。因为,如果您身临该地,骚乱一出现您就可以发现,并可以很快采取行动;但假如您不在现场,乱子闹大了才察觉,到时候就没有补救的办法了。另外,您御驾亲临,您的官员就不会对占领地巧取豪夺,而臣民们则会由于能很容易接近君王而感到心满意足;于是,愿意当良民的便更有理由爱戴您,而企图作叛民的则因此对您生畏惧之心。无论是哪个君王想从外部攻入您的这块领地,都会三思而后行;正因为您住在这儿,所以别人要夺走就比登天还难了。\n\n\n另外,在君主国内有些人是累赘,比较好的办法是把他们作为殖民者派往占领地;这是很有必要的,如若不然,就得用大量的武士及士卒守护领地了。对于殖民者不用花费很多的钱财,君主不用掏腰包,或者用极少的钱就可以把他们派往彼地安家落户;君王把占领地一些人的田地夺走给新来的人耕种,把他们的房屋给新居民住,这就得罪了他们,但他们只占该地人口的极小一部分。这些被得罪的人分居各处,而且都是些穷人,伤害不了他。一方面,其他居民的利益未受到伤害,所以他们悄无声息;另一方面,他们则害怕做错事情,担心遭掠夺的命运也会落到他们身上。我的结论是:这种殖民统治花费不大,殖民者们效忠于君王,且不太得罪当地人;而且那些被得罪的人也掀不起风浪,因为如上所述,他们一贫如洗,且分居各地。对于这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君王要么安抚居民们,要么就消灭掉他们,因为他们会因小的怨仇报仇雪恨,但对深仇大恨却无计可施。所以,君主得罪居民。应该是不害怕对方实施报复的。可是,以军队代替殖民者去占据领地,花费就大得多了,因为君主必须把该地的全部收入用于防务。于是,收获变成了损失,鉴于频繁调动军队,危及到了整个附庸国的利益,这样得罪的人就多得多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种不幸,继而成为君主的敌人,而且是可以危及君主统治的敌人,因为他们虽被打败,但他们是在自己的家园。从各个方面看,这般武力防守是徒劳无益的,而以殖民统治的办法构筑防务则是有效的。\n\n\n无论哪个君主入驻一个与自己的国家毫无关联的地区(如前所述),都应该充当周围弱小势力的首领和保护者,都应该不遗余力地削弱该地区的强大势力,当心不要让跟自己同样强大的君主借助意外的事件混进来。当地那些野心太大、恐惧感太强的居民不满于现状,往往会引狼入室,把外边的人领进来。罗马人曾经就是由埃托利亚人引入希腊的。罗马人所到之处,都有当地人作内应。事情的规律是:一旦哪位强大的外国君王进入一个地区,弱小的势力便会纷纷依附于他,这是因为这些弱小的势力妒忌曾经骑在他们头上的人。对于这些弱小的势力,君主不用费力就能把他们争取过来,因为这些势力全都会迅速地、心甘情愿地与君主征服的国家合为一体。他只要操点心,别叫这些弱小的势力获得太大的力量及权威就行。君主凭借自己的力量以及这些势力的支持,轻轻松松便能镇压住强大的敌人,主宰当地的一切事务。不管是谁,不很好地贯彻这一政策,很快就会失去占领地,即便守得住占领地,也会遇到无穷无尽的困难和烦心的事。\n\n\n罗马人在他们占领的地区曾有效地推行了这些政策。他们派出殖民统治者,迁就弱小势力,同时又不允许他们扩张;他们镇压强大的势力,不准外国势力在当地建立威信。我想只举希腊地区为例就足以说明问题了。罗马人对阿凯亚人以及埃托利亚人采取的是纵容迁就的态度,却摧毁了马其顿王国,赶走了安提奥库斯。阿凯亚人和埃托利亚人虽建立了功勋,罗马人却不允许他们扩展疆土;菲力普播唇鼓舌,想和罗马人交朋友,这也未妨碍罗马人将他打倒在地;安提奥库斯势力强大,也未能获得罗马人的准许在该地区安营扎寨。在这些事件中,罗马人的所作所为是英明的君王都应该采取的措施,因为他们不仅要顾及到眼前的困难,还要有高屋建瓴的目光;他们必须不惜一切手段避免灾难的发生,因为一个人高瞻远瞩,便可以很容易寻找到避灾攘祸的良方;但是,如果等到大难临头,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再采取措施就为之晚矣。这种情况就跟医生疗治肺结核一样——病发初期,这种病容易治疗,却难以发现,而时间一长,诊断起来倒是不费力,但因在初期未得到诊治,再想治愈就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了。管理国家事务是同样的道理——君主登高望远,及时发现国内的祸端(此事唯英主可为),很快便能消灾解难;然而,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灾祸,任其蔓延下去,等到人人都能看得见时,就再也找不到补救的锦囊妙计了。\n\n\n所以,罗马人防患于未然,总是早早就发现问题,从不为避免战争而任凭问题发展下去。他们知道,战争是不能避免的,拖延的结果只会有利于他人。于是,他们决定在希腊对菲利普和安提奥库斯开战,为的是不在将来把跟他们的战事移到意大利去。这两次战争他们本来完全可以暂时不打,但他们不愿那样做。他们不喜欢我们这个时代的智者天天都说的座右铭“要享受时间所带来的恩赐”,而宁愿享受他们的实力及谋略给他们的恩赐。因为时间横扫一切,泥沙俱下,带来吉祥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在带来坏事之际也会带来好事。\n\n\n现在,我们回到法国的问题上,看法王是否采取了以上提到的措施,我要讲的是路易王而非查理王,讲一讲前者所采取过的措施,因为他占领意大利的时间较长,其足迹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您将会看到,他反其道而行之,没有采取为盘踞一个与自己国家各方面都不相同的占领地而应该采取的措施。\n\n\n路易国王是因为威尼斯人野心膨胀才被引入了意大利——威尼斯人想迎入法王,自己瓜分到伦巴第区域的半壁河山。对于路易王所采取的措施,我并不想说长道短。\n\n\n他渴望在意大利获得立足之地,却在占领地没有朋友,由于理查王的倒行逆施的确是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所以他才被迫采用了不管任何朋友都来者不拒的方法。在坚定不移地推行这种政策的同时,如果在处理别的事务时不栽跟头,他肯定会大功告成的。情况是这样的:他在占领了伦巴第之后,很快便挽回了被查理王夺去的威望—热那亚拱手称臣,佛罗伦萨人成了好友;曼托瓦侯爵、费拉拉公爵、本蒂沃利奥、富尔利夫人,以及法恩扎、佩萨罗、里米内、卡梅里诺、皮奥姆比诺等地的王公贵族,另外还有卢卡比人、比萨人和锡耶纳人,全都对他迎近唯恐不及,争着跟他交朋友。这时,威尼斯人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举措是何等愚鲁——他们原想获得伦巴第的两块地方,却令法王成了意大利三分之二珊土的统治者。\n\n\n现在回想一下,法王如果遵守了以上提及的准则,并且笼络住和保护好他所有的朋友,便能不费吹灰之力维持住他在意大利的威信——他的朋友为数众多,都软弱而怯懈,有些害怕教会,有些则畏惧威尼斯人,所以总是需要跟随他左右;靠这些朋友的帮助,他完全可以确立自己的地位,与残存的强大势力相抗衡。然而,他刚一进驻米兰,就大反其道,帮助起教皇亚历山大来,让教皇去占领罗马格纳。他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一决策削弱了他自身的力量,丧失掉了盟友以及向他邀宠的人,同时使教会更加强大。在精神方面占据领导地位的教会,这一下又获得了世俗的控制力。法王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之后,只好一错再错。为了遏制住亚历山大扩张的野心,阻止其统治托斯卡尼,他被追涉足于意大利。仅仅帮助教会扩大势力,自身众叛亲离还不够,他又想获得那不勒斯王国的疆域,于是便跟西班牙国王瓜分了那个王国。起初他是意大利的主宰,而今引来了一位伙伴,于是占领地的那些野心勃物的人以及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可就有委身投靠的去处了。他原本完全可以在王国里安插一个对他俯首听命的国王,然而他却将这样的人赶出去,迎入一个能将他驱逐走的人。\n\n\n的确,产生扩张领土的欲望是极其自然而普通的事情。您只要有这种能力,扩张时就会为世人所称道,而不会遭到指责。但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却企图扩大自己的版图,那就是一种错误,会遭到谴贵的。如此看来,假如法国当年能靠自身之力进攻那不勒斯,那就是应该的,倘若力所不及,就不应该瓜分那不勒斯。如果说法王跟威尼斯人一道瓜分伦巴第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毕竟借此在意大利站住了脚跟,那么这次瓜分那不勒斯应该得到的是指责,因为他没有了上次的那种必要性。\n\n\n综上所述,路易王犯了如下五个错误;扑灭弱小势力;扶植意大利强大的势力;引入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外国君王;没有御驾亲临占领地;没有安插殖民统治者。即便如此,假如他没有犯第六个错误——夺取威尼斯人的国家,那么,在他有生之年,以上的那些错误也是不会对他造成伤害的。倘若他没有帮助教会扩大势力,没有把西班牙引入意大利,实际上他理应把威尼斯人镇压下去。可是,既然他已先一步采取了以上的措施,就绝对不该任由威尼斯人遭到毁灭了。因为,威尼斯人只要保持着强大的势头,就会把别的势力拒之门外,免得在伦巴第燃起战火。除非威尼斯人自己想成为伦巴第的主宰,他们是不会同意外人介入的,要不然就是因为其他势力不愿从法国手中夺走伦巴第,转而赠送给威尼斯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反正没有人敢与法国人及威尼斯为敌,跑来向他们发起攻击。如果有人提出疑问说,路易国王把罗马格纳让给亚历山大,把那不勒斯王国交由西班牙宰制,为的是避免战争,那我就以前边陈述的理由作为回答:绝对不该为了避免战争而纵容祸端蔓延,因为这样不会避免战争,只是拖延时间罢了,结果会造成不利的局面。倘若有谁说路易国王曾对教垒有过承诺,要为他架桥铺路,以换取教皇的帮助,解除他的婚姻以及得到卢安枢机主教的位置,请容我在下文做出回答,谈谈君主的承诺以及如何兑现的问题。对于那些攻城掠地,又渴望守住城池的人所遵循的原则,路易国王连一条也没有遵循,所以才失去了伦巴第。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这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完全在情理之中。瓦伦蒂诺(人们都这么称呼亚历山大教皇的儿子切萨雷·博尔贾)占领罗马格纳时,我在南特曾跟卢安枢机主教提过这事。卢安枢机主教跟我说意大利人不懂得战争,我的回答是:法国人不知道怎样管理占领地。因为法国人如果精通事理,就不会让教会肆意扩张了。从以往的历史可以看到:教会势力在意大利的壮大以及西班牙在该地的扩张,都是由法国一手造成的,而这也正是导致法国影响崩溃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条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帮助别人壮大,势必导致自己灭亡。因为您扶植别人靠的是勤奋,要么就是武力,而别人壮大后,忌讳的正是这两点。\n"}]}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一章-第三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