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107)

图解【半自动推杆式】的各部位名称、功能及原理

本图解以结构最为简单的半自动推杆式发射器——死拽夫的内构,来讲解这种供弹模式。
图解未绘制电路、弹簧等部件请自行脑部,谢谢。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半自动推杆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部件——扳机、杠杆、推杆。这三个零件的安装顺序是:扳机先装,并将滑轨套在扳机定位柱上,推杆与扳机安装在同一层上,将滑轨套进下大黑点上,那是模拟圆柱。杠杆装在推杆和扳机上方,杠杆有一个孔一个滑轨,位于上方的滑轨套在推杆上方的圆柱(图为黑点)上,下孔套在被推杆套进的圆柱上。
杠杆的支点在下圆柱上,动力臂插入扳机上由两个小圆柱组成的空隙中,阻力臂固定在推杆上。扣动扳机时,扳机上的前圆柱推动杠杆绕轴心逆时针旋转,实际表现为动力臂“后移”,阻力臂“前移”。前移的阻力臂推动杠杆前移,推动软弹进入飞轮仓,使其接触飞轮发射。

半自动推杆式发射器采用杠杆是精心设计的,动力臂、阻力臂的长度宽度都是需要细究,同样阻力臂一端的滑轨也必不可少,不能用圆孔替代。
我们假设,未扣动扳机前,杠杆的阻力臂的顶点处于平面A上,此时推杆的圆柱处于阻力臂开孔的顶端位平面B。当我们扣动扳机时,杠杆绕轴心逆时针旋转,阻力臂向左旋转到位,我们会观察到,阻力臂的定点位于平面A+上。而由于与其连接在一起的推杆只能前后移动,不能随着阻力臂的移动而上移至其开孔内最顶端,一直维持平面B的高度,而不是移动到高于的B+或是低于的B-。所以我们会观察到,在扣动扳机时,杠杆旋转,推杆前移,推杆的圆柱会从阻力臂滑轨的顶端移动到下端。但是实际上推杆的水平高度并未变化,变化的只是杠杆阻力臂的相对高度而已。
在杠杆旋转+推杆前移的时候,推杆上方的那根穿过助力臂滑轨的圆柱,会从开口的上端移动到下端,实际的移动距离要比前图所绘长得多。
最后的结论就是,如果不设计成长条型滑轨,而设计成圆孔,推杆就会一动不动,杠杆也一动不动,最终扳机就会无法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