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声名显赫到门可罗雀,这一名酒跌入泥潭后任人宰割,究竟为何?

2022-10-09 15:46 作者:笑我为魔道1  | 我要投稿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度适宜,是国内酿酒的黄金地带,这里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诞生过无数的美酒佳酿。

如今在酒坛大放光彩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都来自此地,除此之外,当地还有一款白酒曾声名显赫,跌入泥潭后只能任人宰割,如今门可罗雀,被大家逐渐忘记。

它究竟为何沦落至此?


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

文君酒的来历伴随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相传西汉时期,卓家之女文君大胆追爱,离开富贵之家,与才子司马相如在一起后,做起了酒坊,它由此而生。

此酒芳香醇正,入口甘美,在古时深受爱酒人士的喜欢,凡是有它的酒馆,无不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时间如白驹过隙,到了20世纪中后期,文君酒的发展已经十分规范,不仅建立了酒厂,注册了商标和品牌。

还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酒质,在前四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授予四川省名酒的称号。

那时候,文君酒的发展,让其他白酒都为之心头一颤,酒厂门口的大路上,从早到晚,人、车络绎不绝。


就连走在大街小巷中,也随处可见文君酒的身影,不少酒友都成了它的忠实粉丝,在它鼎盛时期,年销售额甚至突破2亿元,让闻名天下的五粮液都倍感压力。

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有时候还请收敛

不过,好景不长,它的辉煌止于1988年,这时,第五届评酒会召开,它本来是想延续之前的盛名,一举拿下中国名酒称号的,然而却因为一些内部原因,中途退赛,潦草收场。


关于其中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因为没有获得想要的荣誉,一怒之下选择了退赛,没有前去领奖,也有人说它质疑评酒会存在黑幕,有失公允,于是不屑为伍,离开了赛场。

说到底,还是年轻气盛惹的祸,有疑问可以合理提出并解决,而不是与其赌气一走了之,最终它什么荣誉也没拿到,这也间接影响了它的发展。


九十年代,电视广告兴起,荣誉加身的白酒本身就是一个活招牌,很多酒借此机会走出当地,开拓更广阔的的市场,而文君酒却因之前的错误,遗憾错失良机。

再加上白酒定价权的冲击,它的发展受阻,销量骤减,而酒厂不知道审时度势,反而坚持走高端路线,导致它逐渐走向衰落。


柿子专挑软的捏

2000年,因为长期的入不敷出,酒厂被四川蓝剑集团收购,2001年,它又被卖给剑南春,在曾经的竞争对手手底下讨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它也只能任其搓扁揉圆。

2007年,它再次易主,被轩诗尼接手,不过经过10多年的发展,酒厂销量仍没有什么起色,所以,2015年,它又重新回到了剑南春的怀抱。


如今,它的发展不温不火,沦为市场小透明,随时可以任人宰割,从声名显赫到门可罗雀,当真是可惜可叹呀!

白酒市场自兴起到现在,一直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酒企之间龙争虎斗,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虽然热闹非凡,但是也残酷无情。


很多白酒都和文君酒一样,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就影响了自己的前程,像河南的杜康酒、广东的梅鹿液、贵州的三君台珍藏酒,江苏的高沟酒等都是这样。

贵州茅台镇是我国著名的酱酒之都,这里气候环境适宜,是天然的酿酒圣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美酒在此诞生。

其中有一款三君台珍藏酒近年来从众多白酒中脱颖而出被大家誉为当地的“小茅台”,它的酒质和口碑在当地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主要归功于陈兴希老师。

这款酒,不管是原料选材,酿造工艺,还是窖藏,勾调,都由陈老师亲自把关,她在业内非常有威望,是原茅台研究所所长。

原料和工艺采用和茅台相同的红缨子糯高粱以及12987大曲坤沙法,整个生产周期长达1年,出酒后,又增加了窖藏5年这一工序,使酒中的有益微生物增多,让酒质更加醇正,有质感。

在勾调时,选用不同轮次,不同酒精度,不同风味的基酒,按照一定的比例与十几年窖龄的老酒进行中和调制,以达到口感最佳。


它的酒体醇厚圆润,酒液呈微黄色,倒酒时,酒花密集持久不散,口感柔和丰满,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酒香协调自然,酱香虽浓却不呛鼻,陈味突出,饮后还有淡淡的花果香萦绕在口鼻之间。

如此美酒,自然收获了一大波好评,成为了贵州的酱酒新贵,可惜,酒厂很少做宣传,导致它出了本地很少有人知晓,算得上是酒生一大憾事了。


对于以上白酒你有什么看法?你的家乡有类似的白酒?欢迎评论留言~



从声名显赫到门可罗雀,这一名酒跌入泥潭后任人宰割,究竟为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