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此番标题的一点点小小见解——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经济(非评论番剧内容向)

2022-04-11 03:16 作者:烟雨Offiro  | 我要投稿

    说实在的,我只看了番剧的第一集,主要是因为听别人说后面稍微不太好,剧情也比较有问题,所以也就没敢看下去,所以我这样没看完就开始评头论足肯定是不好的(所以这个长评的内容不是有关于番剧内容的,又或者后面会有相关内容但是我看不到),so,十分感慨出现了这类“中古或近代早期等架空历史文(包括异世界)”的番剧时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我过来稍微写下一些我能弄懂的东西给大家看一看,毕竟这番好不容易能提起我的兴趣(至少比隔壁现实主义勇者王国..........咳咳我就不提出来恶心大家了奥),以来更好的让大家对一些东西,也就是近代早期的经济有一点点了解(也许?)。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经济,简直是人间灾难

    这里说的主要是中世纪的经济十分的繁杂,这是因为在货币体系不完备且各国不统一:总的来说就是货币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还处在蛮荒阶段,这段蛮荒时期因为没有固定的秩序和规律某种程度上显得比现代的金融行业还复杂,还难让人弄懂,从开局的设定(这几乎是一定的了)就能看得出这个番剧的设定也是这样的一个时空位面,大致对应15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好看但是没P用的板甲,建筑风格,这些都是尽可能往刻板印象对标的),也是我们要聊的时代,想要弄懂这时候的经济是很难的,反正我是没懂,例如布罗代尔先生在他的成名作《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时代》里面就详述了那些金融家们是怎么利用法律的不完善(应该是完全没有)和各种灵巧的手段来发家致富的,以及拥有了铸币权和解释权的君主又是怎么大发横财的,同样也是大量过去作为土地管理者的领主们作为一个个本不相关的“诸侯”是怎么在货币流通之后小农经济被粉碎的情况下破产的,这足可看见原本本不相关的各个作为土地管理者(和食利者)的领主或者是旧贵族们是怎么在小农经济破碎之下凝成了一个阶级,这个阶级里不能适应新社会的领主们和农民们即便是在持有大片土地的情况下又是怎么破产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领主们是简单的大地主,作为土地的所有者,而许多佃农或者农奴同样也是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在几乎没有流通和货币的小农经济社会,大家只要种更多的地来养活自己就行,可以说这些人即没有财政收入来源也不需要财政,他们的财富就是实物,是实打实的物品,自产自销,不会把物品拿来流通,可新社会的到来,随着货币流通,并且贵族接触到更多世界上的新奇事物并开始更加奢靡以及应对新社会的旧的贵族和有地农民没能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而破产,相比之下疯狂玩起金融战的好几代法王在百年战争末尾和结束之后就是这样一面靠加税一面靠通货紧缩(把发行的埃居银币的含银量下降然而不改变其面值,这样一来即使银储量不变自己的银存款就自动能熔铸更多银币了)来成功发家致富,而来自热那亚的商人们也开始产业脱实向虚发展金融业而扔掉了基础的商业和工业,进而转为幕后操控各国金融(这里点名批评西班牙),你以为中世纪过后热那亚就销声匿迹了?错,人家和隔壁佛罗伦萨一起双飞转幕后了,不过这也导致热那亚本地实质性的实业经济(例如工业)没有发展(这破地方也没啥田可种)的热那亚贫富差距很大,有钱人都跑出去搞金融了。

    同样的,新的阶级“资产阶级”也是这么开始一步一步蚕食这个世界的,然而需要插的一句题外话是,一方面,这时候资产阶级还算不上阶级,另一方面,这时期的有钱的资本家纷纷加入贵族阶级,这时期的平民上升为贵族的通道相当的大,并不是后世想象的一般只要是贵族就绝对看不起平民,也不是这两个阶级之间一点上升的渠道都没有,平民一辈子都只能是平民。在“经济”也即是金钱逐渐掌握了国家生活的情况下资产阶级大量涌入贵族阶级,同时国家的财政赤字(这里再次点名批评西班牙)也使得国家卖官鬻爵行为十分普遍,大量的“贵族”实际上就是平民,甚至是贫民,他们的“贵族”头衔很可能不是继承的,而是买来的,没错,即便是贫民也有很多这样的所谓“贵族”,因为许多刚新“创”的头衔就是针对这种又没钱又想顶个头衔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傻客户,所以这时候的贵族挺烂大街的,基本听个响,除非真的是有钱有势的大贵族。

比较好的几个“振兴国家赤字”的方法

1.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前一个主要针对债务,毕竟要是通货膨胀了那钱就不值钱了,在早期近代这招还真就有用,毕竟过去很多事情完全都不完善,很多事也都没有概念,没有教训,而且国际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很多事儿还是说不清道不明,就比方说我今天我的国库欠你200万,值20万金币,假设这200万的单位是“杜卡托”(欧洲近代很常见的一种记账单位),然而当我还账的时候“杜卡托”这个单位贬值了,可账目分明写着“欠200万杜卡托”,那么贬值了之后我还是还这些,那实际运过去的金币就少了很多,西班牙用这招赖掉了很多本来该换的本金和利息,以至于最后西班牙的杜卡托完全不值钱了,同样也因为把各路商人坑的老泪纵横,国家信誉下降,后来只剩下放高利贷的愿意借了。后面那个参照我刚刚上面说的法王的做法,可以凭空生出来许多钱,只要你不介意往银币里面掺杂亿点点的别的成分。

2.    盯上“拥有土地的人”。此举一般情况下不明智,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需要各位穿越者们谨慎根据实情食用,总的来说,土地作为不动产又产出作物,是国之根本,有了更多的土地也能收更多的住在土地上的靠这些土地吃饭的平民的税,一般拥有土地的除了你还是EU4里的老三样:贵族,布尔乔亚,教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手是很明智的,但是行为过分也很可能导致国家动荡,这些阶层根本上还是你统御国家的基石和工具,毕竟改革是改革,永远都是缓慢的过程,是要循循渐进的,只有革命才是直接了当的,收土地方面的例子瑞芬的瓦萨王朝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一世——注意!这不是后来的叱咤风云的欧洲军神瑞典大王古斯塔夫二世(古二爷),而是重名的他的祖先——就是依靠把国家主流信仰从天主教改为新教进而水水推舟把原天主教会土地顺理成章的纳入国家,使君主的土地从5%一下变成28%,但是过度出卖你依仗的阶级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各位君主们听之慎之。

3.    发展实业。当然这是要看情况,什么地方适合什么发展什么,在近代早期城市的兴起是不可忽视的,小的城邦如北意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米兰,其他的如大国的板鸭的巴伦西亚,法国的马赛里昂,低地的安特卫普,德意志的马格德堡,这都是典型代表,别让小布尔乔亚这帮龟孙子全去玩儿万恶的金融业去了,自己亲自下场投资点实业经济,贸易好的搞贸易,工业好的搞工业,产品好的弄特产,盘活了经济国家自然也会有钱。不过要是城镇独立性过高,这也是富有城市的常态,那估计钱也很难流到你手中,国企重要性了然。

4.    纯种地。这是很现实的事儿,实际上,近代早期的土地开发是很不完善的,实际上土地的完全开发是要到现代才算达到,在过去的千年里人类一直和自然搏斗着,双方没有胜负之分,土地的再垦殖是直接在你所拥有的土地上进行垦荒活动,直接进一步加大地区财富和税收,所以说中世纪才会有大拓荒,即便是人多地少也要搞,领主大人们比起打仗也更热衷安心的种地,这样才能很好的征收到更多的食物和其他物品,也能促进人口增长,国家方面兴修工程和推动移民是必不可少的,近代早期法国有对地方大片难以开发的沼泽湿地的开发,意大利地区也有大量的兴修水利工程(某种意义上,这样的垦殖活动也延缓了法国,间接阻止了亚平宁地区的一些强国对其他大陆的殖民活动,毕竟人口流动已经要导向一个地方了,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间接因素罢了,仅供参考),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5.    最最直接也是最最受欢迎的:直接扩军打仗发战争财,以战养战。这是十分可行的,前提是你针对的目标很富裕,兴兵一旦开启是停不下来的,最终很可能走向毁灭的道路,地盘大了引来的豺狼自然多,而且穷兵黩武还是会招致许多问题,国家从财政上还是虚弱的,如果没有投资国内(或者国内本就没有值得投资的东西,譬如瑞典),这种方法从根本上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无论怎么样,这种模式有成功的可能,最典中典的可能就是三十年战争期间古二爷的以战养战了,对于富庶的德意志地区,主(被)动(打)归(服)顺(的)的德意志邦国要缴纳巨额的贡赋,也就是实际上的保护费,来维持瑞典的军事行动,而至于敌人的领土,直接抢就可以,能搜刮多少是多少,当然这套打拖延战也是挺好,但没人能保证自己一直胜利,军事模式会被很快的学去,而这种建立在这样不稳定基础上的小国出来的霸权是脆弱的,一次性的,一次都输不起,后面的卡尔十二世很好的印证了这一道理,所以在抢个爽之后还是赶紧议和,让他们付长期的战争赔款。并且卡尔十二本来在远征俄国的时候也希望以战养战,结果发现俄国人的地太烂了,甚至抢无可抢(唉,你没想到吧,只要我够穷你就没办法抢我,这波俄国人在大气层,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于是乎补给线成为了卡尔十二的生命线,而且在俄国的这一段时间内即没法靠抢来维持日常也不能靠抢来还债,可能以战养战古往今来举世无双的还得是亚历山大大帝,大帝出征亚洲钱举债800台仑,然而他开始征服整个拥有无尽财富的亚洲(最主要是波斯)时800台仑在大帝那里已经和一根头发一样不起眼。

发动战争需要三样东西————钱!钱!第三还是钱!                                                                                                                                  

                                                                                      ————16世纪初教皇的佣兵首领吉安.吉亚科莫.特里维齐奥

本人稍作整理了几个比较有效的振兴近代早期国家赤字的方式,在近代早期,赤字是某个全欧洲最西边地区的伊比利亚半岛的某个配色总是黄色人民酷爱斗牛的由两个国家联姻合并而成的某个纯正天主教信仰的殖民和海路两霸权并立的事情总之那么糟糕的国家的常态,许多例子能给予我们灵感,这也是我对本番标题的一大见解,同样也是我只看了一集就过来瞎吉儿发评论和扯一大堆和剧情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的理由,嗯(微微颔首)。

各位看官们到这里请允许我这个卑贱的“维兰”(中世纪法国地区农奴的称呼之一)向各位领主老爷们求赐上一个免费的赞吧,也欢迎各位来评论区里一起来讨(对)论(线)你关于近代早期和中世纪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看法(bushi,不可以对线哦,要保证评论区风气),那我先run去打一把钢丝了,by~


关于此番标题的一点点小小见解——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经济(非评论番剧内容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