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都保髋专家谈:60+患者保髋意义大,治疗不应“一刀切”

2023-03-17 13:53 作者:bili_48948473581  | 我要投稿

中老年一直是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主要人群,然而在日常接诊过程中,不同于年轻患者治疗方案的再三权衡,中老年骨坏死患者在就诊时,往往无论病情如何,大部分医院医生都会直接建议患者做关节置换。而这其中主要原因竟是——年纪达到置换手术的“年龄标准”了!

确实,由于置换的假体都有使用的年限,无法满足患者高质量关节活动以及长期使用的需求。因此,临床上常将60岁作为关节置换的一个年龄分水岭。而“人工关节置换术”作为一项常用于终末期关节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各级医院开展普遍,大部分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也可开展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医院及医生而言,相比于综合条件要求更高、更复杂的保髋治疗,关节置换手术显然“更快”“更省事”。为此,但凡达到了一定年纪,更多的医生们总是优先向患友推荐手术置换。

然而,符合了年龄指标就真的要关节置换了吗?

60+中老年患者置换

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虽然关节置换已经较为成熟,但毕竟是开放性四级大手术,手术本身时间较长、创口较大、出血量较多,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且不可忽视的并发症风险,也是让所有医生都惧怕的存在,包括感染、松动、脱位、骨折等。所以,临床上对于关节置换手术设置了严格的手术指征,而年龄只是其中之一。

关节置换术的其他手术指征:

1、并发有严重的骨性关节炎;2、关节面及软骨严重破坏;3、股骨头碎裂严重,伴有中重度持续性疼痛;4、通过半年以上治疗功能和疼痛无法改善。

此外,手术安全永远是关节置换要考虑的第一位的问题。而60+的骨坏死患者,往往年龄大,身体机能较差,半数以上患者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或其他器官的严重病患,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方面的问题等。其次,老年人通常还会伴有骨质疏松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风险更高,后续发生骨折、松动、移位的概率更高。

62岁老人,关节置换后骨折

65岁老人,关节置换后脱位

60+骨坏死人群的特殊性

更适合保髋治疗

除了手术风险、身体条件限制外,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老年患者的主观治疗需求,对于大多数的中老年患者来说,是比较排斥置换手术的,谁也不想临到老了还得挨刀、受罪,也不忍拖累子女。

而老年患者对关节的使用需求并不高,如果能够做到祛除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生活自理的水平,不拖累子女,对他们而言就够了。所以相对而言,考虑到60+骨坏死人群的特殊性,其实更加适合保髋治疗。

中老年保髋意义大

越来越多知名专家发声呼吁

无论对于哪个阶段的老年骨坏死来说,保髋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对于病情处于早中期的老年患者来说,可以保住股骨头,避免开刀大手术。而对于病情处于中晚期的老年患者来说,也可以通过保髋解决疼痛受限症状,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所以综合来说,保髋对于中老年骨坏死患者们意义更大!

专科保髋

为中老年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作为骨坏死专病医院,成都保髋股骨头医院成熟的保髋体系,为中老年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成都保髋医院的成骨因子技术、成骨细胞种植术等,可以针对不同时期的骨质破坏、塌陷等问题进行有效防治。同时,快速恢复血运的架桥引血技术、可视血堵融通术等,可以针对性恢复骨内及骨外受损血运,阻断坏死机制。

而且这些技术均以微创、超微创、无创为主,且获得专利保护,可以帮助老年人患者,以最小伤口获得最大的保髋疗效,更好实现科学保髋!

结尾:

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尤其是60+骨坏死特殊人群,不应该一刀切,而是要结合他们的病情、身体素质、治疗需求等,帮助他们找到更适合的治疗方式,过个幸福高质量的晚年。


成都保髋专家谈:60+患者保髋意义大,治疗不应“一刀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