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五套纸币

朝鲜圆(원,符号:₩; 代码:KPW)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通货单位,圆之下的单位是钱(전)。朝鲜圆均为纸币,钱除第一套和第二套纸币外均为硬币。朝鲜圆几经再版和增改,迄今共有5套,习惯上以1947年版、1959年版、1978年版、1992年版和2009年版区分。现粗略整理如下,实物大小和比例未作考证,其他多样的纪念币不加赘述。
红军票(1945年)
1945年朝鲜被苏联红军托管,为稳定金融秩序和废除日占时期的“朝鲜银行券”,苏联红军司令部发行了纸币“红军票”。红军票有汉语和汉谚混写两种,分别流通于中国东北三省和朝鲜北部。汉语红军票发行总额为97.25亿元,汉谚混写红军票发行量稀少,数量不详。
面额(4种):1圆、5圆、10圆、100圆。


红军票有浓厚的苏联美术风格,正反面图案基本一致,装饰全为花纹,没有具象的人物或风景。
第一套纸币(1947年版)
1947年,北朝鲜人民委员会在正式建国前夕以自主设计,苏联印刷的“北朝鲜中央银行券”代替了“红军票”,数量不详。市售第一套纸币分为原版币和再版币两种,原版币即为苏联代印,带有水印;重制币则无水印,品相较新且数量很大,可能是朝鲜为流通或通过收藏市场赚取外汇而重印。
面额(7种):15钱、20钱、50钱、1圆、5圆、10圆、100圆。





第一套纸币结合了工农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仍有明显的日式风格。圆的正面以工厂和耕地为背景,主体是扛三齿耙的农民和持钳工锤的工人。农民衣着相对传统,而工人身穿四五十年代苏联流行的套头式夏装。红印是“北朝鲜中央银行之印”,一圆人物下方无朝鲜语“一圆”。背面是长白山天池主峰将军峰。钱没有具象图案,背面上方朝鲜语为“民主朝鲜”。
第二套纸币(1959年版)
1959年,朝鲜发行了自主设计,苏联代印的第二套纸币。其品质超过了第一套纸币,50圆、100圆大额纸币采用凹版印刷,色彩较为鲜艳。
面额(6种):50钱、1圆、5圆、10圆、50圆、100圆。






第二套纸币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是朝鲜首套带国徽的纸币,和最后一代有印章的纸币,正面红印为“理事长印”。50钱正面左下方有镰刀锤头,反面无具象图案。1圆和5圆反面无具象图案,正面分别是拖网渔船和金日成综合大学主楼。10圆正面是朝鲜一号国宝大同门和纪念苏联驱逐日本殖民者的解放塔,背面是采收苹果的妇女。50圆正面近景为平壤大同江和大同桥,远处是金日成广场、中央美术博物馆、中央历史博物馆等建筑和兄弟山,背面是手捧谷物的妇女。100圆正面是黄海北道松林市的黄海钢铁厂,背面是金刚山和大海。
第三套纸币(1978年版)
1978年,朝鲜发行了自主设计并印刷的第三套纸币。它采用了较好的凹版印刷术,正面左上方的千里马水印尚不成熟。
面额(5种):1圆、5圆、10圆、50圆、100圆。


100圆之外的纸币有供外国人赴朝使用的加戳记版本,分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员的红色方形章平版、资本主义国家人员的绿色方印章平版、无主义国家人员(存疑)的蓝色花符凹版和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人员的红色花符凹版。
第四套纸币(1992年版)
1992年苏东剧变后朝鲜发行了第四套纸币,油墨光泽和雕版更成熟,微缩文字、互补图案和折光数字等技术得以应用。
面额(9种):1圆、5圆、10圆、50圆、100圆、200圆、500圆、1000圆、5000圆。500圆于1998年启用,1000和5000圆于2002年启用,200圆于2005年启用,是朝鲜首版200圆纸币。






1圆正面为歌剧《卖花姑娘》女主角花妮,背面是金刚山风光和吹笛的飞天仙女。5圆正面为手持《金日成著作集》的小、中、大学生群像和金日成综合大学,背面是朝鲜人民大学习堂。10圆正面是工人、千里马雕塑和取景自降仙炼钢厂的的画作《降仙的晚霞》,背面是南浦港西海拦河大坝。50圆正面为工人、农民、劳动知识份子三人像和主体思想塔,背面是白头山和作为朝鲜国树的松树。100圆正面是年轻的金日成像、朝鲜国花木兰和原产自印度尼西亚的金日成花,背面为平安南道的金日成故居“万景台”。200圆正面是木兰。500圆正面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陵墓锦绣山太阳宫,背面是平壤清流桥。1000圆和5000圆相仿,正面为金日成像,背面为万景台。
第五套纸币(2009年版)
2009年底,朝鲜实行了包括以第五套纸币取代旧币等措施的币制改革。改革以失败告终但第五套纸币保留了下来,尚不清楚目前流通的朝鲜圆的全部样式。
面额(9种):5圆、10圆、50圆、100圆、200圆、500圆、1000圆、2000圆、5000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