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近代欧洲传教士有多牛,帮越南国王复国,搅动整个东南亚局势

2023-07-24 14:03 作者:冷兵器研究所  | 我要投稿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楠木

字数:12543,阅读时间:约32分钟

编者按:大航海时代以来,来到远东的西方人过江之鲫,有商人、军人、学者、冒险家。这股大潮中,传教士是其中的弄潮儿,他们的到来,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传教,站稳脚跟后,渐渐地开始插手当地的世俗生活,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等方方面面,对所在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小国,譬如本文中将要讲到的—越南。

1799年12月8日,一场备极哀荣的葬礼在广南国嘉定城(今越南胡志明市)举行,包括王太子在内有4万人参加了葬礼,广南王阮福映也亲自撰写祭文吊唁死者。而这么大面子的死者确是个外国人,准确说是个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名叫百多禄,那么这个人具体是什么来头呢?

▲百多禄


一、早年生涯

百多禄原名皮埃尔·约瑟夫·乔治·皮尼厄(Pierre Joseph Georges Pigneau),1741年11月2日出生于法国奥里尼-昂蒂耶拉什,早年事迹已不可考,只知道他自小勤勉好学,被当做天主教传教士培养,是远近闻名的做题能手。

先后在拉昂学院、巴黎的神圣家族神学院进修,最后在巴黎外方传教会神学院完成学业。于1765年12月受巴黎外方传教会之命从法国洛里昂出发,前往越南传教,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传奇生涯。

▲巴黎外方传教会1653年成立,致力于在亚洲传教,远东是其重点传教区域

18世纪的越南的局势颇为复杂,名义上仍处于后黎朝的统治下。但自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起,权臣莫登庸篡位建立莫朝,反对者则拥立后黎朝流落民间的王子与之对抗。历经65年混战,莫朝在1592年土崩瓦解,残余势力依托明朝的干涉保护,盘踞在越北高平一地苟延残喘。

长期的战争,使后黎朝中央威权沦丧,纲纪紊乱,中央有权臣郑氏建立了类似日本幕府的武人政权,被称为“郑主”,后黎朝皇帝则成了如同天皇般的傀儡,郑氏的姻亲阮氏则在南方的广南地区割据一方,号称“阮主”,也被称为广南国。

一山不容二虎,郑阮两家从1627年到1672年45年间先后大战七次,不过菜鸡互啄,谁也奈何不得谁,最终在清廷的撮合下以灵江为界(大约就是后世著名的北纬17°线),弭兵罢战,瓜分越南,各回封地,快乐地剥削自己的领民去了。

▲《文官荣归图》、《武官荣归图》描绘的郑阮分治时期贵族们的快乐生活,现藏于越南国家美术馆

百多禄在海上历经艰险,辗转经过印度、暹罗、澳门多地,直到1767年3月才在澳门乘中国帆船抵达河仙镇(明末华人在今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开辟的藩镇,由鄚氏家族世袭统治,此时是广南国的藩属,但是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19世纪的澳门,从16世纪末开始澳门就是天主教在远东辐射中心传教士在这里经过针对性培训再分配到远东各地

越南和天主教接触很早,据越南史料记载早在1533年就有西方传教士来越传教,也有商人来兜售先进火器,颇受南北双方欢迎。经过各国传教士的不懈努力,到17世纪初,越南各地天主教广为流传,信教者数量大增。不过快乐总是短暂的,正如在中国和日本一样的情况,随着势力的扩大,渐渐地传教士们试图介入当地世俗政治和生活。

要求信徒完全放弃旧有习俗和尊奉教皇的命令,同当地人和世俗政权发生严重冲突。遭到了越南官方的强烈反弹,官方下令禁教,驱逐捕杀传教士,北面强势的郑主政权甚至在1754年直接捕杀越南信徒。越南各地的传教士们和信徒们逐渐转移到不禁教的河仙镇。

▲在越南北部被斩首的传教士

百多禄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来到了河仙镇,担任巴黎外方传教会设在此地的圣约瑟夫神学院的校长。该学院此前在暹罗首都阿瑜陀耶,因缅甸的入侵,在1765年搬到此地,幸运得躲过了1767年4月缅甸人攻陷阿瑜陀耶后,惨烈的屠城。

不过百多禄的磨难才刚开始,1768年暹罗大成王朝王子昭最流亡到河仙,百多禄爹瘾上头,给与庇护。因此卷入暹罗和河仙镇的冲突中,被新任暹罗王郑信控告,河仙镇总兵鄚天赐为安抚郑信,将神学院传教士们拘捕入狱,监禁了三个月,百多禄还被枷号示众。

▲泰国阿瑜陀耶著名景点“树中佛像”,缅甸人和泰国人为争夺中南半岛霸权,争斗了数百年,佛像都被破坏了

好不容易脱难的神学院,又在1769年遭到海盗袭击,房屋被焚毁,部分学员被杀。百多禄不得不带着幸存者,逃到法属印度殖民地本地治里。他也不气馁,在本地治理重建了神学院,并认真学习汉语和越南语,1773年在8名越南人的协助下,编纂了《越南语-拉丁语词典》。

1774年2月24日被任命为Adran主教,兼任印度支那地区的宗座代牧。同一年,暹罗和河仙镇的冲突结束,河仙镇总兵鄚天赐同意百多禄回河仙传教。1775年历经磨难的百多禄带着在澳门招募的人员回到河仙,继续传教,不过就他后面的经历而言,他显然并没有长教训。而此时一场更大的灾难,已是山雨欲来。

▲百多禄负责编纂的《越南语-拉丁语词典》


二、西山军兴

郑阮罢兵言和后,两家的快乐时光,持续了约一百年,但底层人民却已不堪重负,阮主治下尤甚。相比郑氏,阮氏实力弱很多,且地僻民穷,为抵挡郑氏南下已使出吃奶的力气,同时为扩大地盘,又不断对南面的占城、柬埔寨用兵,对治下百姓的压榨已经不是敲骨吸髓能形容了。加之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官府的残酷剥削,终于酿成大祸。

▲传统的广南士兵形象

1771年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在阮主治下的归仁西山(今越南平定省)揭竿而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1774年北方郑主也趁火打劫发兵南下,阮主大败,仓皇南逃到嘉定。1776年西山军向郑主称臣,解决北顾之忧后,向阮主政权发起全力进攻,1777年4月一举攻破嘉定,于9月、10月先后擒杀阮氏太上王阮福淳和新政王阮福旸,旧阮政权覆灭。

战争中阮氏一族几乎被一网打尽,只有少数人侥幸逃出生天,阮福淳15岁的侄子阮福映就是其中之一,他先是逃到沥架(今越南坚江省迪石市),又逃到河仙镇,得到百多禄的庇护,躲在神学院附近的森林中,靠其提供饮食度日。不久为逃避西山军追捕,百多禄帮助阮福映前往土珠岛避难。期间双方达成同盟,阮福映许诺百多禄若协助其夺回政权,将来可在越南自由传教。

▲新兴的西山军武德爆棚,把周边各个势力打了个遍

灭亡阮氏全取广南后,义军在嘉定留下守军后,主力返回归仁,建设政权,建元称帝,史称“西山朝”,军队被称为西山军。阮福映乘机登陆,联络阮氏旧部,于1776年11月夺回嘉定,重建阮氏政权,1778年正月年仅17岁的阮福映被推举为“大元帅摄国政”,随后相继收复附近的藩安、边和、定祥、永清、河仙镇等地。

百多禄协助阮军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武器弹药,甚至买了三艘葡萄牙军舰,将法国探险家幔槐招募到帐下,阮福映授予幔槐钦差该奇中匡队的官职,负责指挥阮军中的西洋船只。因为太过成功,以致此时东亚最大的军火贩子之一葡萄牙人怒火中烧地指责百多禄为越南人制造武器抢了他们的生意。

▲阮福映复国成功后放在太庙前九鼎上的各种西式武器,因为大部分时候他都处于弱势方对各种新式武器特别上心

在百多禄和阮氏旧部的支持和帮助下,阮福映屡次击退西山军的征讨,实力日渐强大,也飘了起来。1779年,柬埔寨亲阮势力发起了推翻亲暹罗的国王安农二世的叛乱,阮福映趁机派兵介入,擒杀安农二世,立安英为王并留兵驻守。1780年正月阮福映正式称王,人称“阮王”。

不久又杀死了功高震主、跋扈的大将杜清仁,导致部下纷纷反叛。暹罗王郑信趁阮氏内乱派大将通銮·扎克里兄弟抢夺柬埔寨的控制权,所幸不久暹罗发生政变,扎克里兄弟和阮氏和解,约为兄弟,发誓在患难中互相救援后,就引兵回国,杀死郑信篡位,开辟了泰国延续至今的却克里王朝,是为拉玛一世。

▲1780年代的东南亚各国图,曾经强盛一时的柬埔寨,此时已很虚弱,被迫在越南和暹罗两国间来回摇摆

此时幸运女神将阮福映抛掷一边。得知阮氏内乱,1782年阴历3月西山军大举进攻嘉定,阮军被迫在嘉定附近的七岐江口迎战,西山军乘着顺风涨潮,直冲敌阵。阮军不战自溃,只有幔槐指挥自己覆铜甲的西洋大船前出抵抗,被四面围攻,寡不敌众的幔槐自料走脱不了,就焚船自杀了。

急得阮福映亲自操鸟枪往前冲,怎奈兵败如山倒,阮军一泻千里,只得弃了嘉定城,逃往富国岛。西山军留下守军后再次返回归仁。当年11月阮福映乘隙再度攻占嘉定,1783阴历2月西山军再度大举来袭,这次阮福映败得更惨,异母弟阮福旻阵亡,家眷都被打散逃到柬埔寨,阮福映再次逃往富国岛,百多禄设法保护阮福映家眷到富国岛与他汇合。

西山军首领阮惠决定要彻底解决阮福映这个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一段时间修整后,当年6月领水师直抵富国岛,阮福映大败,败守昆仑岛,阮惠尾随而至,将孤岛团团围住。好在幸运女神再度降临,海上风雨大作,西山军战船多半沉没,只得罢兵。阮福映乘隙又逃回无人驻守的富国岛。

▲多次供阮小强,苟延残喘的美丽岛屿——富国岛

岛上粮食罄尽,阮福映残部不得不采食草芋。惨到吃草的阮福映召百多禄商议对策,一开始阮福映想寻求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和印度的英国人的协助,百多禄出于私心都予以否决了,转而建议由他带王子去法国求救。

于是阮福映将王长子阮福景和国玺交给百多禄,并修国书由他全权与法国交涉,请求援兵,又给法王修了一封私人信件,命副卫尉范文仁、该奇阮文廉一起护送王子。安排停当后,一方面季风不顺,另一方面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队伍并未出发。恰在此时,此前败逃暹罗的大将朱文接和暹罗王接上了头,1783年底百多禄受命前往曼谷觐见暹罗王求援。

▲暹罗一度几乎被缅甸吞并,但是在郑信的强力领导下,很快光复国土,并迅速强大起来


阮福映本人也在1784年2月到达曼谷,受到暹罗王拉玛一世的隆重接待,并答应出兵助其复国,阮福映趁机收拢此前逃到暹罗的旧部。7月拉玛一世以外甥昭曾为将和阮福映的军队一起共2万人,战船300艘从曼谷出发,渡海攻击嘉定,联军一开始连连取胜,攻占了大片土地,西山军只有美湫和嘉定等重镇仍在坚守,获胜的暹罗人在广南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失人心。

西山三兄弟的阮惠在1785年1月率援军抵达美湫和暹罗人对峙,阮惠先是派老弱佯败,随后假借休战之名向暹罗人送礼示弱,表示以后要以广南地区向暹罗称臣纳贡,从此只认暹罗王这个亲爸爸,一番卑辞厚礼,暹罗人愈发骄横。阮福映见状料定己方必败,就提前准备船只,以备跑路。

果然,1月20日骄横地暹罗军,被阮惠诱敌深入,在湄公河的沥涔、吹蔑地区中伏大败,只有2千余人幸存,倒霉地阮军几乎全军覆没,阮福映仅率亲信数人,用事先准备的船只辗转逃到曼谷。

▲阮惠在西山朝阮氏三兄弟中年级最小,却最有才能,后来,受封为安南国王,并画像,藏于紫光

至此阮福映知道已不能再依靠暹罗复国,于是催促百多禄带王子到法国求援。他和余部被拉玛一世安置在曼谷城外的龙邱,等待机会。

三、赴法求援

1784年12月19日百多禄带着年仅4岁的王长子阮福景,与大臣范文仁、阮文廉乘冬季风出发。

▲“美国国父”摸不着头脑的法王路易十六

1785年2月百多禄一行到达法属印度首府本地治里,并试图直接从殖民地当局获得援助,然而总督和殖民地当局上下都强烈反对介入越南事务,认为“这种干涉与民族的利益以及健全的政策相违,是很困难,很无益的”,如果没有国内的指令,殖民当局绝不会采取行动。无奈之下百多禄转而派人到葡属澳门的议院求助。

葡萄牙派使者安尊垒到曼谷会见阮福映,表示我们愿意提供武器,且已有56条战船在果阿待命(这显然是诈骗,除非葡萄牙人不要本土了),双方在1786年12月18日签订了同盟条约。不久迫于曼谷的压力阮福映只得放弃和葡萄牙人的合作。在印度的英国人得知消息后,对百多禄表示对此很感兴趣,愿意给于帮助,但是百多禄显然不愿敌国兼宗教异端插手越南事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在长时间滞留后,1786年7月百多禄终于被允许到法国直接寻求法国宫廷的援助,一行人乘坐“马拉巴尔号”商船于1787年2月到达法国。

▲1787年王太子阮福景在法国时的肖像画

广南外交使团在巴黎和凡尔赛的沙龙广受欢迎,王子阮福景凭借着异国情调的外表在宫廷和上流社会中出尽风头,王后亲自打扮他,还和同龄的王太子路易·约瑟夫成了玩伴,著名发型师伦纳德将新创的发型,命名为“交趾王子”。莫佩林为他和百多禄绘制了肖像画,这些画至今保存在巴黎的巴黎外方传教会陈列室。

百多禄得到了路易十六的接见,但是他提议的法国举行远征,扶立阮福映为越南国王的计划被拒绝了。早在七年战争中法国在北美和印度遭到重大损失,丢失大片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实力和颜面尽失。10余年后美国独立战争,为报仇,法国卖头援美,直接下场撕带英,虽然最终击败了英国,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再加上大革命前夜的法国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法国高层对在远东发起行动,兴致不大,暂时不愿意将触角伸到远东。

▲法国占领越南后在西贡为百多禄和阮福景树立的雕像

不过事情还没到让人绝望的地步。早在17世纪为了便于对华贸易,西方殖民者就希望能在中国获取殖民地,设立贸易点,但是鉴于清朝强大的实力和强硬的一口通商政策,就转而寻求在尽可能靠近中国的地方开设商馆和拓展殖民地。

法国为此积极开展工作,并逐渐瞄准越南,并在越南进行贸易和传教活动,1749年皮埃尔·波弗尔一度在广南建立商馆,不过因为越南方面拖欠货款和此公在越南诱拐翻译,被驱逐。

后来因政局变化和战争,法国人的计划时断时续,但一直都惦记着这事,并形成了一个致力于拓展法国在越南地区利益的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知越派。越南局势发生剧变后,1778年知越派特意从印度派人去调查情况,得到的结论是法国应该支持阮福映,干涉越南的战争,这会获得极大的利益。同一时间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不过英法两国作为殖民大国,在其他地方牵扯了太多精力,一时间都没有采取措施。

▲广州的各国商行,西方殖民者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在美洲和非洲直接抢掠,而对中国、越南这种有强大政权的地方,一开始是老实做生意,还被当地奸商各种敲诈

在知越派和百多禄的积极奔走下,1787年5月5-6日路易十六召集了一次海军大臣卡斯特里侯爵、外交大臣蒙莫兰和百多禄参与的会议。会上百多禄解释法国应该支持阮福映复国。

这样如果要在远东抗衡英国,“在交趾支那(指广南)建立一个法国的殖民地,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稳妥、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考虑这个国家的出产和它所处的位置,我们便不难看出,如果我们把这个国家占领,则无论平时战时,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他列举了五方面的“利益”:

  一是有效打击英国人的商业。占领了广南,中国商人自然喜欢到就近的广南的法国埠口,而不是遥远的英属印度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埠口贸易;

  二是战争的时候,从广南出发将更容易隔断一切敌人和中国的贸易,禁止任何船只出入中国的埠口;

  三是广南的海港是优越的避难所,便于修理、建造船只;

  四是在广南可以找到一切生活必需品,以补给法国在远东的舰队,并供应法国遥远的[诸]殖民;

  五是由于有利的地位,将容易妨碍英国人势力继续向东扩展。

  此外,从长远看,越南资源丰富,若建设一条直到中国的商道,将获取莫大的利益。

  百多禄也直言不讳的指出阮福映曾经试图从英国和荷兰人那里寻求帮助,如果法国不能提供帮助,阮福映必定转投英国和荷兰人。这番说辞可谓是说到法国高层的心坎里了,有足够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能给英国人添堵,制约英国,进而控制中国,颇合路易十六心意。

▲1787年凡尔赛条约的双方代表签名

最终在1787年11月28日百多禄以阮福映的名义和法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内容如下:

1.法国国王许诺支援4艘战船和一支包括1200名步兵、200名炮兵和250名非洲黑人士兵组成之军队,并装备足够的武器弹药;

2.阮王必须将会安港口和昆仑岛割让给法国,以为酬谢;

3.阮王必须允许法国人在国内享有出入贸易的自由,且不允许欧洲其他任何国家之人前来贸易。

4.当法国在东方需要军队、粮食和船只的时候,阮王则应给予法国以充足的援助。

5.阮王在复国之后,必须每年建造一艘与法国所援助的船只完全一样的船只,以奉还法国国王

条约虽然签订了,但是处于破产边缘的法国政府根本无力执行。签约后不久的12月2日,路易十六亲自告知百多禄,已下令由印度殖民地就近负责援助越南事宜。外交大臣暗地里却给本地治里总督汤玛斯·康韦发出指示,要求他根据亚洲的实际情形,决定是否执行条约,且明确说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决定是否完成此次远征,或者予以推迟。

▲法属印度本地治理总督汤玛斯·康韦,此公是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老兵期间还策划过推翻华盛顿的阴谋活动。

百多禄一行在1787年12月乘坐Dryade号离开法国,同行的还有的Pandour号。队伍在1788年5月到达本地治理,立即联络殖民地总督汤玛斯·康韦要求其按照条约内容,给予帮助。

但是总督只是命令Dryade号继续驶往昆仑岛,会见阮福映,将保罗·谊神父在法国为他购买的1000条火枪送过去,至于条约内容就一概不予履行。有传说,百多禄到印度后给殖民地政府上上下下都送了礼品,唯独漏了总督夫人,然后夫人一顿枕头风把这事搅黄了,不过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法式护卫舰,必须承认在海军建设方面,当时西方比远东各国强太多了

百多禄两次交涉,法属印度殖民当局都果断地拒绝了,其实很好理解,法国在印度太虚了,根本无力行动。自1634年本地治里殖民地建立开始,就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打成一片,一百余年间两国政府在全球争霸,每次法属印度殖民地都遭了老罪,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打得死去活来,特别是最近的美国独立战争。1

781年10月约克镇战役后,英美已基本停战,英法双方却仍在全球开片,法属印度殖民地倒了血霉。早在1778年英法宣战之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攻占了本地治里,到1779年整个法属殖民地全部沦陷。直到1781年皮埃尔·安德烈·德·叙弗朗率领法国主力舰队抵达印度,联合印度王公,接连血战,才堪堪在1783年巴黎和约签订前,夺回法属印度殖民地。

此时战争才结束几年,殖民当局仍然心有余悸,也非常虚弱,担心刺激到好战地英国东印度公司,根本不敢轻举妄动,而且1788年10月,皇家会议明确表示支持汤玛斯·康韦的决定,而百多禄直到1789年4月才知道法国政府的真实意图。为此百多禄被迫使用在法国筹集的资金招募法国志愿者,他不无蔑视的写到:“我将独自掀起广南的革命”,并再次拒绝了英国人的“好意”,从在印度的法国商人那里筹集资金。

▲今天的印度本地治理,法国人就是靠怂,一直将这块殖民地苟到1954年,迫于独立后印度的压力才被迫放弃

康韦最终还是给了百多禄两条船,一条是罗斯利指挥的“美杜莎”号,以及一条护卫舰,百多禄又用他筹集的资金额外购买了两条船和相应的武器弹药,其中一艘命名为龙,由让·巴蒂斯特·沙依诺指挥,另一艘命名为凤,由腓力·瓦尼埃指挥。离开印度前还大肆在殖民地雇佣志愿者和引诱法军当逃兵。让·马里·达约从Pandour号逃到百多禄麾下,受命主管后勤供给,用St. Esprit号运送武器和弹药。“美杜莎”号的指挥官罗斯利抛弃职责当了逃兵,只身投奔百多禄,负责招募士兵。

▲身着法越混合风格军服的让·巴蒂斯特·沙依诺


四、返回越南

1789年6月19日,百多禄的队伍离开本地治里返回越南,并于7月24日到达头顿,受到阮福映的亲自迎接。

打不死的小强-阮福映已在1787年8月趁西山朝阮岳、阮惠兄弟内讧,及后续攻略北越,和清朝发生军事冲突的时机,重返广南召集旧部又攻占了嘉定。这一次阮福映整顿内政,制定法律,改易风俗,劝课农桑,开垦土地,整顿税务,大兴商贸,同时大修武备,招降纳叛,一时间阮氏旧部、中国海盗,西方冒险家纷纷来投。

▲阮福映

百多禄虽然没有为阮福映从法国带来援兵,但是他招募到14名训练有素的法国军官和80名士兵。百多禄被阮福映授予达命调制战艚水步援兵监牧上师的官衔(越南的奇怪官衔,应该是负责协调水陆军中的法国军官,兼带给予的宗教头衔)。

法国雇佣兵们协助阮福映构筑堡垒,改造军队,使之现代化。奥利维耶·德·皮曼纽尔参照沃邦法分别在1790年建造了西贡城堡; 1793年又建造了延庆城堡。同时整训阮氏军队使用现代火炮,将欧洲的步兵思想带到越南,到1792年就训练出一支600人,掌握欧洲技术的部队。

▲西贡要塞,1833年天主教徒据城反叛,政府军毫无办法通过两年多围城才拿下

18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督黑斯廷斯的使者约翰·克劳福德访问顺化时的笔记中,曾提到法国人对越南军队现代化的影响:

在交趾支那,一支在来到该国的法国佣兵示范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军事组织,至少外表看起来威风凛凛。这只军队由大约四万名穿着英国式宽大制服,行欧式军礼,并且被分为旅和营。炮兵数目众多而且训练有素。

▲装备了新式火器的阮军

而更加重要的是,法国军官对阮氏海军的整顿。让·马里·达约和让·巴蒂斯特·沙依诺等法国军官负责训练海军,到1792年阮福映建立了一支由两艘欧式战舰和15艘护卫舰组成的舰队。除了整顿军队,法国军官还受命用广南的农产品,在澳门、马尼拉、马六甲、印尼甚至远到印度马德拉斯进行贸易,获得了充足地武器弹药。

▲阮军中精锐的火枪兵

经过不懈努力阮军相对西山军在军力上已经拥有了很大优势,1792年西山朝的阮岳联合华南海盗,组织了一支舰队,停泊在归仁外海的施耐港,准备伺机南下讨伐广南。得知消息后,阮福映决定先发制人,在阴历3月趁着季风转为南风之际,阮军突袭施耐港,一举焚毁水寨,击沉西山军5艘大型军舰、90艘桨帆船和100多艘小船,然后全身而退。

从1792年起至1799年期间,西山朝和广南阮氏的海军经常利用季风的改向向对方发动进攻。广南海军在夏季刮西南风的时候对西山朝发起进攻;而冬季到来之时,西山朝海军便利用东北风到来之际进攻广南,阮军逐渐取得了海上的主动权。

▲虽然装备了西式军舰,但双方主力战舰还是以各种中式战舰为主

阮福景在1793年被册立为东宫太子,封为元帅,郡公,对百多禄以师礼待之,百多禄从1794年开始陪同阮福景王子四处征战。

1799年10月9日为了阮氏复国事业鞠躬尽瘁的百多禄在归仁围城战期间,因疟疾病逝,赠太子太傅、悲柔郡公,谥忠懿,归葬嘉定,拨给50名守墓人,阮福映和王子阮福景都亲自写了祭文,在1799年12月8日发表的祭文中,阮福映赞扬百多禄为保卫阮氏政权所做的贡献以及和自己的私人友谊。

勅曰:哲人于知己,固不远千里而来,好会正相亲,又何忍一朝而逝,缅思旧德,载贲新恩,富浪沙国,故特差逹命调制战艚水步援兵鉴牧伯多禄上师,西土伟人,南朝上客,总角日幸逢佳契,志气交孚艹昩初,近接德音,询咨实赖。偶值国家多难,予时丁忧,少之崎岖,翻教天海两岐,公允迪汉储之阿保,虽往愬言诣于宗国,特以兵来援,半途而事与心违,然同仇拟作于古人,宁为义相遇共会,而谋乗衅发,戊申返故邦之旆,正望好音,庚戌浮东庯之舟,弥义信约,美言时复,正养蒙之师道,尤严晋接,日常隆拯涣之竒谋屡出,道德中谈笑义,既契于盍簪风尘外,经营情允,孚于联辔,终始之真心,不二平生之奇遇均欢,但期历通年华永为好也,谁料尘埋玉树,静言思之,爰赠为太子太傅悲柔郡公,謚曰忠懿,以彰硕德之幽馨,以表嘉宾之伟绩。于戏!客星一陨,天堂之去难留,华衮荣褒,魏阙之情曷罄,系公灵爽,沐我宠光故初

  景兴六十年十一月十二日


▲阮福映写给百多禄的祭文(文言加骈文,断句加标点符号,累死我了,还不一定对,凑合看吧!)


百多禄虽然去世,但是他招募的雇佣兵们仍继续为阮福映服务。

▲1795年让·马里·达约绘制的归仁港口地图,这里是西山朝的起家地,战略重镇,其归属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1801年2月阮军和西山军在归仁附近海域,爆发大规模海战,双方都损失惨重,参战的法国军官在给朋友的信中就称“这是广南地区前所未有的血腥战斗”,阮福映实录也称“是役为武功第一”。

不过西山军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5万将士,大部分船只和火炮,连海军统帅东海王莫观扶和大将梁文庚、樊文才(都是被西山军招抚的华南海盗)等也被俘虏,西山朝残余势力,逃往越南北部,经此一役西山军大势已去

▲整个18世纪中国海盗才是远东海域最强大的水上势力,为西山朝打工时期也是其全盛时期。

同年6月3日阮福映率舰队北上,直扑顺化,并在10天后一举攻克,西山朝土崩瓦解。1802年7月20日阮福映攻占河内,西山朝正式灭亡,分裂了二百多年的越南,居然这样戏剧性的完成了统一。

五、身后余波

百多禄虽然竭力在越南传播天主教,试图将越南变成一个天主教国家,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他想象中的成果。

首先他最大依仗—阮福映。虽然非常感激百多禄的帮助,也珍视两人的友谊,但他明显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尊奉儒家思想的君主,对天主教更多的是抱着利用的态度,不可能皈依,更不可能协助他在越南建立一个天主教国家,只是对天主教的传播,不设限制而已,从一众雇佣兵只是帮助训练军队,购买武器,但是并没有掌握丝毫兵权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利玛窦,百多禄一直希望复制耶稣会前辈走上层路线的成功经历

眼见阮福映靠不住,百多禄又打算将太子阮福景变成一个天主教徒,等他继位后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各种西方的资料记载,太子有强烈的亲天主教倾向,甚至拒绝在宗庙前行跪拜礼,并且在佛坛前画十字,临死前还可能秘密进行了洗礼云云。

但是这可能只是西方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阮福景5-9岁期间虽然一直和百多禄在一起前往法国求援,但13岁被立为太子后,在三观形成的关键,身边各种儒士环绕,著名学者翰林院制诰郑怀德和黎光定担任东宫侍讲,吴从周为东宫辅导,教授儒家典籍,按照标准的儒家理想储君模式进行教育培养,几位师傅对他勤勉好学,也赞誉有加。百多禄虽然也是师傅之一,但是施加的影响很有限,这从下面事件中可见一斑。

▲越南戏剧中的场景

1799年百多禄和武将宋曰福一同辅佐太子镇守重镇延庆城,期间宋曰福当众辱骂了百多禄,不过阮福景并没有维护自己的师傅。由此可见,阮福景并不尊重这个师傅,甚至可能因为天主教的缘故厌恶他。要不然不管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还是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他都不可能对自己师傅受辱无动于衷。最后还是阮福映听说此事后,写信告诫要阮福景要处事要果断,要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严申将令,并剥夺了宋曰福的兵权。

▲古代越南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冒犯上级的权威,常常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更加不幸的是,阮福景在百多禄去世后的第二年,即1801年因感染天花,年仅21岁就病逝了。

另一方面百多禄积极宣扬天主教,引发了天主教和占越南主流的儒家思想的冲突,本来就对宗教非常反感的儒士,直接将天主教斥之为左道,认为其乱政惑民,比佛道危害还大,必须出重拳。儒将陈大律就“具棺上密奏”,请求斩杀百多禄。搞得阮福映不得不和稀泥,连忙将密奏中陈大律的姓名抹去,藏起来,然后悄悄夸赞陈大律是诤臣,但现在东征西讨用人之际,还是先把这事放一边吧。

▲到日本长崎贸易的越南船只

阮福映在1802年改元“嘉隆”称帝,建立阮朝后,还有几个法国人仍在越南宫廷中出任官员。比如让·巴蒂斯特·沙依诺与腓力·瓦尼埃、戴福桑(de Forsans,越南名字为黎文棱)以及德斯皮奥(Despiau)一起获得了“掌奇”的官职,每人拨给50名亲兵,并免去跪拜之礼。一些人还娶了越南天主教官员的女儿,沙依诺就是其一。

百多禄和其他传教士在越南的努力,并非全无作用,经过多年的经营,以嘉定镇守(实际上的藩镇)大将黎文悦为核心,在越南南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天主教势力。

▲19世纪初西方旅行者眼中的越南民众

嘉隆帝去世,明命帝继位后,法越关系逐渐紧张起来,法国顾问纷纷离开,到最后让·巴蒂斯特·沙依诺和腓力·瓦尼埃在1824年也携带他们的越南家人返回来法国。1825年一直不待见天主教的明命帝,下达禁教谕令,只有黎文悦拒绝执行命令,传教士们仍在越南南部公开活动。

▲阮朝第二任君主明命帝阮福胆,在位期间开始收拢地方权力,政策趋向保守

1832年黎文悦去世,明命帝立即派人到南部削藩,怎奈措施太过激烈,加上所托非人,第二年激得黎文悦的养子黎文傀在嘉定发起大规模叛乱,在越南的传教士和天主教徒,也积极参与叛乱,试图推翻明命帝,建立一个天主教国家。明命帝调动大军围剿,黎文傀在当年底病死,而意志坚定的叛军们,直到1835年才被彻底镇压。

主谋者之一传教士若瑟·玛尔香(即游神父)和其他几个主谋被押赴顺化凌迟处死。迫害随之而来导致大批传教士被杀,让·夏尔·高尔内在1837年被杀,皮埃尔•鲍里在1838年被杀,同时还有大批当地天主教徒被杀,百多禄的传教事业在越南彻底失败了。

▲经历了叛乱后政策进一步收紧,但是传教士们仍然前赴后继来传教,越南朝廷则针锋相对,抓到了处以极刑。

百多禄在越南的活动,法国政府基本没有帮上半点忙,后来看到百多禄在越南取得的巨大成就,法国人悔的肠子青。1817年经过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复辟了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厚着脸皮派人到越南来,要求阮福映按照凡尔赛条约,割让土地。阮福映只是派人答复“法国未曾履约,条约已作废,不应再提及”。

法国人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直到1847年法国借口,越南人迫害天主教徒,以自由传教为由进攻越南,并逐步将越南完全变成殖民地。

▲1859年2月17日法国西班牙联军进攻西贡



参考资料:

1、《越南通史》-陈重金;

2、《越南通史》-郭振铎、张笑梅;

3、《大南实录前编》-張登桂,武春謹,何維藩,阮中懋,潘伯達,杜光,蘇珍,范芝香,范文誼,杜輝談, 阮輝藩;

4、《国朝正编撮要》-越南阮朝国史馆编;

5、《大南典例撮要》-杜文心;

6、《大南典例撮畧新编 (兵例)》-杜文心;

7、《钦定大南会典事例》-越南阮朝国史馆编;

8、《大南正编列传初集》-阮仲合, 裴殷年, 張光亶, 段文評, 黃有稱;

9、《海权论》-马汉;

10、《The Vietnamese Response to French Intervention, 1862–1874》-Mark W.Mcleod;

11、《Viet Nam :Borderless Histories》-Nhung Tuyet Tran / Anthony Reid;

12、《东南亚的历史与宗教》-罗晃湖;

13、《东南亚华人史》-李恩涵;

14、《东南亚史》-米尔顿·奥斯本;

15、《东南亚史》-D·G·E·霍尔;

16、《剑桥东南亚史》-尼古拉斯·塔林 主编;

17、《越南古代史》——陶维英;

18、《越南阮氏王朝社会经济史》-李塔娜;

19、《越南社会发展史研究 》-明峥

20、《华南海盗 一七九〇—一八一〇》[美]穆黛安

21、论法国传教士在阮福映统一越南过程中的作用-万永彬

22、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研究——兼论与中国清朝天主教政策之异同-张英顺

23、会安:17-18世纪远东新兴的海洋贸易中心-李庆新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楠木,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近代欧洲传教士有多牛,帮越南国王复国,搅动整个东南亚局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