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目标前先想想这个问题
你设立了一个目标,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结果成功了,哦,还没成功呢,失败了,嘿嘿嘿。
结果有两个,成功或失败。
但是这好像在你人生中只是一小插曲,从中你或许能有点经验,但也像某种情绪,慢慢消解了。
但换一种思路,你尝试在这里目标前,系统地思考这个目标是否能持久地发挥作用或者能长久的改善人际关系。
如果可以,那么务必做下去。
如果不行,那么就该考虑一下这个目标的重要程度,是否只是自己的一时脑热。
“
关注“体系”涉及选择能带给你有用的技能或人际关系的项目和习惯,即使在外人看来这些项目和习惯可能会带来“失败”。换句话说,你的选择应当可以让你最终获得“成功”,因为你一直在积累能够用于之后的项目的资源。
从根本上说,“体系”可以这样理解,你可以问自己:“我能够培养出哪些持久的技能或者人际关系”,而不是“我可以取得什么样的短期目标”。前者具有强大的滚雪球效应,而后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鼓励奖这一说法。斯科特在其著作《咸鱼也有翻身日》中对此有过详细描述。下面是一个来自现实的例子:
“在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我的未婚妻经常问我,我的目标是什么。写博客似乎让我的工作量增加了一倍,而因此增加的5%的收入并没有对我的生活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这项工作看起来很愚蠢,似乎是在浪费时间。我曾经解释说写博客是在创建体系,但一直没有解释清楚。在此我再试着解释一次。
“写作是一种需要实践的技巧,因此我创建的体系中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培养自己经常练习写作的习惯。说实话,我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练习,这也正是“它是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目标”的原因。我希望能由一个较低的起点(因为自己是个未经过大量实践的作家)一步一步向着高端方向发展(成为一名视野更开阔的有经验的作家)。
“我的体系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将写博客作为研究我的写作与得到的反馈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会撰写各种主题的文章,然后看一下哪些主题得到的反响最好。我还会用不同的‘声音’撰写文章,包括具有幽默感的自嘲的声音、愤怒的声音、经过深思熟虑的声音、善于分析的声音、半癫狂的声音、具有攻击性的声音等。我的读者们表现得很好,他们会告诉我哪些声音有效,哪些无效。
“当《华尔街日报》关注到我博客中的文章之后,他们邀请我撰写一些特邀文章。多亏我的那些写作实践以及对于哪些主题能得到最佳反响的研究,这些特邀文章十分受欢迎。这些文章也没给我赚来大钱,但它们属于我的体系中公开实践的那部分内容。
“我为《华尔街日报》撰写的文章以及我在博客上公开的文章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这种注意演变成了出书合同,而出书合同又催生了非常赚钱的演讲邀请——撰写博客的回报之日终于到来了!虽然之前我并不知道从写博客到以此赚大钱之间具体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路径。在过去的岁月里,我的博客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商业机会,让我可以向任何方向发展新的事业。”
”
---《巨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