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准尉的历史小课堂之阿尔贝托.达.朱萨诺号

2022-04-23 09:51 作者:3D坦克12345657  | 我要投稿


文案来源搜狐网

阿尔贝托.达.朱萨诺

地中海上的“佣兵队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和法国在隔着地中海对岸的非洲大陆都拥有各自主要的海外领地,埃及则属于英国。也就是说,当时的地中海交错着欧洲三强国的海上航线。其中,英法是一战时站在同一战线的盟友,战后仍保持着同盟的关系,两国间还达成协议,法国要协助英国确保大西洋方面(含北海)的制海权,而英国要协助法国确保与法国南部邻接的地中海的制海权。

另一方面,起初与德国等国同为盟国,之后又转投协约国阵营参战的意大利并没有与英法两国结成紧密的盟国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1922年,法西斯党的贝尼托·墨索里尼登上了首相之座。1925年,墨索里尼成为法西斯党的领袖,确立了独裁体制。他妄想再现强大的罗马帝国的荣光,企图将地中海变为意大利的“内湖”,故而视英法为假想敌,其中又特别敌对在地中海沿岸和内陆部分都有国境相接的法国。

然而意大利海军在一战期间没有新建巡洋舰,战终时保有的国产巡洋舰全部是老式舰,另外,作为战利品,从德国海军和奥匈帝国海军分别获得三艘和两艘轻巡洋舰,其中前者的三艘轻巡洋舰性能良好。因此,鉴于战后财政紧缩,墨索里尼决定以这三艘轻巡洋舰凑合使用,在一战结束后约10年时间里,都没有研究过新建巡洋舰。

反观法国海军,不仅拥有重、轻两种巡洋舰,最早的豺级大型驱逐舰也开始服役了。此大型驱逐舰并不是舰队驱逐舰战队的向导舰,而是只由此舰种编成战队,用于击灭目标舰队驱逐舰战队、海上航线的警备、在比轻巡洋舰更近的距离进行敌情侦察等,可以说是“舰队的触角”。

为了对抗法国海军的轻巡洋舰以及大型驱逐舰,意大利海军计划了一种高速轻巡洋舰,也称“大型驱逐舰猎人”,这就是1926~1927年计划的阿尔贝托·达·朱萨诺级轻巡洋舰。最初作为“侦察舰”设计,之后改为轻巡洋舰。从最初意大利海军将此新造舰划分为“侦察舰”来看,可以看出意大利海军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侦察法国轻巡及大型驱逐舰,同时又能有斩杀法国大型驱逐舰的表现。另外,还能理解的是,法国和意大利都考虑利用与鱼雷艇和驱逐舰同等高速却又更强大的大型驱逐舰及轻巡洋舰担起地中海这片狭窄海域的海上航线的主角。

话说回来,阿尔贝托.达.朱萨诺级及以后的路易吉·卡多纳级、莱蒙多·蒙特库科利级、奥斯塔公爵埃曼努埃尔·菲利贝尔托级、阿布鲁齐公爵路易吉·迪·萨伏伊级轻巡洋舰都是以意大利史上的佣兵队长和著名军人之名命名舰名,为此,广义上将这些级别的轻巡洋舰统称为“佣兵队长”型轻巡洋舰。

高速、重武装、轻装甲的“猎人”

毋庸置疑,朱萨诺级所追求的是“猎取猎物”——法国大型驱逐舰的“猎人资格”。所谓资格是指可捕捉“猎物”的高速以及凌驾“猎物”的火力。

从造船角度来说,“大功率发动机”、“适于高速的船体”以及“轻量化”是获得高航速的三要素。首先是发动机,借鉴了意大利海军最早的条约型巡洋舰特伦托级的交替式动力舱布局,大大提高了抗损性,其最大输出功率达95000马力,当时还没有哪一艘以双轴推进的舰船能够达到如此大的马力。不过,相比其169.3米的船长,其宽度仅有15.5米,船体又细又长,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不能并列放置锅炉,需要加长动力舱的长度。

船型为船艏楼型,在维持所必须的强度同时,合理组合配置纵肋骨材与横肋骨材以减轻重量,再加之采用电气焊接技术,达成整体轻量化的目的。如此追求轻量化的一个结果就是只保留了极其薄的防御装甲。

主炮采用意大利安萨尔多(Ansaldo)公司生产的53倍径152毫米双联装炮塔,凌驾于法国大型驱逐舰装备的138毫米炮,这也是意大利海军的轻巡洋舰首次使用双联装炮塔,在舰前后各装备两座,共计4座8门。该炮采用利于速射的定装式炮弹,发射速度最快每分5发,常态下为4发。不过由于过份追求船体轻量化及小型化,此联装炮架装在共鞍式炮架上,左右的炮管需要同时俯仰,而且两炮管的间隔小,在齐射时炮弹相互影响,致使炮弹的散布界较为分散。不过,意大利海军也并没有考虑将该级轻巡用于远距离炮战,着眼点还是在于与假想敌大型驱逐舰在中近距离交战,这个散布界分散的缺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除了53倍径152毫米双联装炮塔之外,还装备了3座发射速度每分8~10发的47倍径10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4座发射速度每分60发的54倍径37毫米双联装机关炮、4座13.2毫米双联装机枪、2具533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管以及搭载96颗水雷。关于航空设施,在舰首前甲板中央设置有一座马加蒂(Magaldi)飞机弹射器。舰桥构造物下层是舰载机机库,起初搭载两架CANT 25AR水上侦察机。该级的武器装备不可不谓强大。

于是乎,朱萨诺级在每分钟32~40发(单舷齐射时)主炮弹的基础上加上相当数量的100毫米高射炮弹,如果交战距离进一步靠近的话,还能再加上相当数量的37毫米机关炮弹,这对于防御脆弱的法国大型驱逐舰来说,无疑是极度危险的“猎人”。

1931年2月5日,此级首舰“阿尔贝托.达.朱萨诺”号服役,之后的3艘也陆续服役。其中“朱萨诺”号与二号舰“阿尔贝托·达·巴比亚诺”及三号舰“巴托罗缪·科莱奥尼”号出于工人的熟练程度以及经济效果的考虑在热那亚的安萨尔多造船厂建造,只有四号舰“乔万尼·德莱·班德·内雷”号在那不勒斯附近的卡斯特拉马雷船厂建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该级轻巡服役之初,在公试时虽然最大航速达到了令人惊异的38节之上,但是事前预想的复原性问题比想象的更严重。头重脚轻即复原性欠缺不只是在天气恶劣时引起故障,由此产生的船体摇动对高速航行中的炮击准确度也产生恶劣影响。之后对此进行了部分改进,如三脚式后桅改为杆式、撤除后部的测距仪和射击方位盘、舰桥轻量化改进等逐次实施消除头重脚轻的“对症疗法”。

为此,意大利海军在1929年至1930年的建舰计划中,计划以朱萨诺级为原型加以修改设计建造路易吉·卡多纳级轻巡,即第二群“佣兵队长”型,全部采纳原型服役后实施的“对症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复原性缺陷,即取消舷缘内倾。

例如,朱萨诺级考虑弹射器在弹射飞机时获得的合成风力,在舰首配置航空设施,然而由于机库设在舰桥构造物下部,导致舰桥高度过高,使之成为了复原性欠缺的原因之一。卡多纳级则将航空设施移至后部烟囱和三号炮塔之间,在面向右舷斜前方固定设置弹射器。不再设机库,在弹射器上放一架以及在左舷侧固定放一架,共计两架舰载机露天系放。

卡多纳能主炮采用OTO公司生产的53倍径152毫米炮,收放在新设计的炮塔内,但仍使用共鞍炮架。水雷根据型号的不同能够搭载84~138颗。

卡多纳级建造了两艘,首舰“路易吉·卡多纳”号以及“阿曼多·迪亚斯”号,均于1933年间服役,特别是“迪亚斯”号,在公测时最高速度竟有39.7节,是所有建成的6艘“佣兵队长”型轻巡中最高纪录保持者。

就这样,“大型驱逐舰猎人”四姐妹与堂姐妹诞生了,然而,由于法国早早投降,朱萨诺级与卡多纳级一次也未能执行“作为猎人的任务”。在1940年7月19日的斯帕达角海战中,“科莱奥尼”号被英军轻巡洋舰及驱逐舰的鱼雷及舰炮击沉,在1941年12月13日的波恩角海战中,“朱萨诺”及“巴比亚诺”号被本来应该是狩猎对象的英军驱逐舰的雷达捕捉,在夜里遭到奇袭,命中鱼雷双双被击沉。结果,朱萨诺级的4艘姐妹舰与“阿曼多·迪亚斯”号在二战的水深火热中成了意大利“内湖”的藻屑。唯一残存下来的“路易吉·卡多纳”号在战后成了重建的意大利海军的训练舰,1951年除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轻巡洋舰“阿尔贝托.达.朱萨诺”号主要参数:


标准排水量:5191吨

全长:169.3米

宽:15.5米

主机/轴数:贝卢佐式齿轮传动式蒸汽轮机2台/2轴

功率:9.5万马力

航速:36.5 ~ 37节

续航力:3800海里/18节

燃料搭载量:1150吨(常备)

武备:M1926 53倍径152毫米双联装炮塔 X 4、M1927 47倍径10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 X 3、M1932 54倍径37毫米双联装机关炮 X 4、M1931 13.2毫米双联装机枪 X 4、533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管 X 2、水雷 X 96。

装甲:侧舷20毫米、甲板24毫米、炮塔23毫米

乘员:约500名


刚竣工的轻巡洋舰“阿尔贝托·达·朱萨诺”其优美的侧影的确是战前设计的意大利舰风格。舰首挂着当时意大利海军的徽章的雕像。船锚已经下降到投锚准备的位置,1号炮塔前的弹射器底部上停着一架CANT25AR飞艇。2号炮塔后的舰桥构造物下部有可同时容纳2架飞艇的机库,从库门有导轨可以通到舰首弹射器底部,利用导轨移动飞艇

152毫米双联装炮塔,这是朱萨诺级轻巡3号舰“巴托罗缪·科莱奥尼”号的炮塔。此双联装炮塔架装在单一炮架上,与他国水上战斗舰的舰炮相比,炮管间的距离狭窄。

“佣兵队长”型轻巡之一的路易吉·卡多纳级的2号舰“阿曼多·迪亚斯”号。此级比朱萨诺级的舰桥低,此外,舰载机改从后方的烟囱附近起飞。

1940年7月,“巴托罗缪·科莱奥尼”号在斯帕达角海战中被澳大利亚海军轻巡“悉尼”号的舰炮击沉。朱萨诺级的四艘姐妹舰未能与假想敌的法国海军大型驱逐舰交火,反而全部沉于海中。


准尉的历史小课堂之阿尔贝托.达.朱萨诺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