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以阿尔巴尼亚国歌为珂朵莉献礼
本文又名“纪念爱的殉道者——珂朵莉”。 真正的爱存在于相信她的人心中,除此之外,山海亦将腐朽,举世皆为荒凉。 ——题记 从两年前的枣华之时始,当彼时尚年少的我第一次知道了珂朵莉的事迹(请允许我用“事迹”,而不是“剧情”这个词,因为于我而言珂朵莉的意义实在已超过了一部动漫太多,以至于她更多地像一位同袍,一位凋零于我少年的好同袍),即想以庄严而美的方式纪念她,纪念她的生命,与她为之牺牲的幸福。 或许,珂朵莉之爱是此浮世间,人类用文学与艺术之形式,所能描绘出的,所能造得如信仰般崇高、星华般璀璨,又如晶石般唯美的无上之爱。曾经笔者不相信爱,于叛逆中千千万万次质疑与蔑视,至遇珂朵莉时止。是她,把人类的信仰、想象、艺术、渴盼,所能诞生之爱,变得可见可感,引人泪下,从存在于思想之中虚无之物,变为了真实而动人之美——用她的生命,她的泪水,她的鲜血与她的纯真,完成了对爱的献礼,告诉所有闻此事迹之人何为真正之爱。 所以珂朵莉是一个爱的殉道者,一个今世的真正殉道者——她的生命来自笔间,可是却给了人真实之泪,与感召之赐。她所带给我们的,是人性中最光辉最宝贵的一点,那就是对爱的信念。是这信念创造了她,使她从艰难的战斗中生而不倒;是这信念改变了她,让她因为对幸福的追求所受之苦变成了甜;是这信念重生了她,使她的生命不再局限于短短十五年,而是与一代代相信真爱之人同在。
或许也正因此,“珂朵莉之爱”,这个艺术化的象征,这种理想化的感情,再一次地脱离了尘世。她似乎不再属于这个时代,也不再能从被生活重担和命运驱使所累的我们身边找到。“只有最纯洁的心才能挥动瑟尼欧里斯之剑”,可想复制“珂朵莉神话”的人往往都以悲剧收场。珂朵莉生在十七世纪会是剧院里口口相传的主角,生在十八世纪会是启蒙学者们警谕世人的象征,生在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会是文学名著中不朽的记忆。而在今天,在那个很多人为了她流泪的夏日,却只是淹没在二次元洪流中的一颗明珠,甚至这股洪流本身也一再受着不被理解的冲击。再一次,珂朵莉,和她追求的爱,超脱了这个世界。
就像塔列朗曾经对波旁王室所作出的评价那样,“珂朵莉之爱”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希望,我们把灵魂中被唤起的情感,最纯洁的情感,给予这遥远的寄托;她是希望,她是慰籍,在一次次的渴盼中,奇迹之美终将降临。
所以,六年后的今天,我仿照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72-1792年在位)纪念托尔斯滕森元帅的方式,为珂朵莉写了这样一篇纪念文章,并将两年前为珂朵莉填词的一首歌公布。歌的原曲为阿尔巴尼亚亲王国国歌,按照我的歌词可以做到以中文演唱,其赞颂了珂朵莉为爱而斗争的圣洁与勇气。 ——芙拉,2023年夏初第一日 歌词共分为两段,如下:
我们在,渺远之地相遇,
怀朦胧希望,而游往。
不曾有,此般美好英华,
让我为幸福而承诺。
我不畏,来日漫漫长路,
因璀粲真情,驻心间。
果勇地前进,百折不回,
为所爱,绽放与胜利!
热泪再一次,涌出我的眼眶,
心念着所爱,勇牺牲,
是这啊,尘世上,
最高的幸福,
烁闪着,神圣的耀焞。
吾凤侣,早已不畏苦难,
殷挚而契爱,共励行。
金斜曦,映照彼此誓言,
愿美景良辰君勿忘。
上主曾,亲口普告我们,
圣洁之瑶情,将永恒!
如,不谢桔梗,芳华永绽,
为所爱,我坚贞不渝!
上主曾,亲口普告我们,
圣洁之瑶情,将永恒!
如,不谢桔梗,芳华永绽,
为所爱,我坚贞不渝!
原曲即为阿尔巴尼亚国歌,可依照本版本歌词跟唱。 BV18x411W7FV